一心堂近日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400万元购买云南省昆明市的5间房屋,开展医养业务。从财报来看,医养业务已经成为一心堂主营业务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达1.52万亿元。对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跌幅超过45%的一心堂来说,医养业务的“前途”尚不明确,毕竟万亿规模的市场中,细分需求呈多样化,包括保险公司、医疗机构、药店等在内的多方都意图从中掘金。
布局医养业务5年
购买房产议案已经由一心堂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合计2400万元购买云南省昆明市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海源社区春城慧谷小区一期(A2地块)的5间房屋。该房产将用于公司及子公司经营,开展医养业务。一心堂表示,此举是公司基于自身及未来发展规划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财务报表来看,医养业务已经成为一心堂的重要业务板块。在2024年财报中,医养业务在公司“主营业务分析”覆盖的7项业务中排在第四位。一心堂在医养领域的布局已有5年,公司在2020年6月设立云南一心堂医养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一心堂100%控股。
截至目前,一心堂医养业务由昆明金鼎老年病医院为依托,金鼎山养老院为中心,初步形成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级医养融合模式。具体来看,依托药店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网格化节点,构建起医养服务网络,开展居家养老网格化服务。筛选大型门店设立居家养老服务驿站,为老人提供便捷药品配送、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实现医养服务与医药零售业务在社区层面的融合,拓展集团业务边界。在此基础上,一心堂还以昆明为城市试点,开展医康养业务。
多方掘金万亿市场规模
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的21.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也催生了医养结合,其市场也在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医疗养老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医养结合市场规模尤为突出,2023年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达1.52万亿元,复合增长率20.65%。
万亿市场规模下,参与者不在少数,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力量都跻身其中。早在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上门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拓展,为符合条件的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服务;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也一直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国家卫健委在2024年5月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彼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达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7800多家,床位达到200万张。这些医养结合机构中,约5500家是社会力量开办的。包括保险机构、传统药企等在内的多方力量也参与其中,同仁堂医养更是三度递交港股主板IPO。
从产业链条来看,康复辅具、医疗器械等为上游,养老机构及其运营为中游,一心堂居于产业链中游。这家传统连锁药店,近年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3年、2024年,一心堂净利润分别为5.49亿元、1.1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45.60%、79.23%,这家拥有万家门店的老牌药房连锁告别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时代。
医养业务能否成为一心堂的下一个增长点尚不明确,目前其规模尚小。据2024年年报,一心堂除去药品零售、药品批发、便利品销售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为5.39亿元,占公司同期营收比重为2.99%,在2023年,这一比重为2.90%。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