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冲突背后是权责利的博弈,你站哪边?
创始人
2025-08-06 11:43:34

在团队中,冲突往往源于权责利的微妙博弈。当各方对职责的界定存在模糊,利益的分配不均,权力的行使有别时,冲突便如暗流涌动。一边可能是坚守职责底线,渴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力求权力的恰当运用以维护团队秩序;另一边或许是为了突破束缚,争取更多资源与权力,以实现自身价值和团队目标。这并非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在复杂的团队生态中,对权责利的不同解读与追求。站在何方,需综合考量团队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在博弈中寻找平衡与共赢的路径。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当上级不喜欢你怎么办,本节我们继续探讨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下属之间起冲突了怎么办?


再次回归此图:



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点状问题处理是人治的核心,也是英雄最重要的工作,而经理作为常备英雄,处理冲突属于必备能力,如经理能力模型(应变能力)所示:



其中不一样的点在于:应变是临时解决,针对的是人;但员工之间一旦起冲突,就会产生裂痕,严重的会连正常对话都难,所以经理需要抚平这种裂痕,这里的重点反而是人,不是事。


冲突根源


如第一章所述:公司场景有两个排序,员工排序的核心是影响力,而影响力之争是一个负和博弈,你多点我就少点,这是一种天然的竞争态势。


而影响力的核心又在于多做有效工作,少做无效工作,所以抢功、甩锅、争夺评价权就会变成员工的日常,这也是冲突发生的根源之一,如以下案例:


项目中,后端负责接口开发,并整理了一份接口说明文档。前端读后发现某处描述有歧义,建议后端修改为更清晰的表述。


然而,后端认为文档已足够清楚,反问:“那你说怎么写,我就按你说的改。”


这让前端感到不满,回道:“文档不是只给我看的,我只是提个建议,怎么搞得像我在找茬?你要是真觉得没问题,那就不用改了。”


最终,讨论不欢而散,问题也没有解决。


这是一个很小的事件,甚至都不能被称为问题,但这类小小的事件却可能导致大大的隔阂!


而你真要细思,又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涉及两大根源问题:


1. 信息通道阻塞,因为这个问题太小了,很可能只会在两个员工之间传播,于是上级难以发现这个信息,即问题被隐藏了;


2. 评价失效,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评价失效的问题,整个事情没有公允的评价方式。


回归公司治理框架,如果是人治的做法,很可能是各打五十大板,然后一起吃个饭、喝个酒,经理吃亏买单,把这个事糊弄过去。


法治的做法就比较麻烦了,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就这个场景来说,错的人是前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的前端对后端没有评价的权限:


第一是没有评价的权限,第二是没有评价的标准(专业),那么这个事情一开始就一定会是一场口水战。


正确的做法是向双方的Leader反馈,建议更高层Leader站在全局考虑类似问题如何处理。


因为上述小问题真的不小,在表面上看是前端与后端的问题,其实是上下游工作交付的问题。


如果上游交付标准极差,老是让下游吃闷亏,兜底、背锅,那么一来是效率高不了,二来是没有标准约束,大家的能力也提高不了,就永远是草台班子了!


所以,人治方面除了请客吃饭外,还得倡导文化价值观,让大家将暴露问题作为建设团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上纲上线。


好逸恶劳,天性也


我们再从任务有效性角度看看这次前后端之争。


首先,前端去找后端提建议,其实是其权衡利弊的结果,权衡的点是后端造成了他额外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后端导致了前端的无效工作量。


但后端拒绝了前端的建议,因为这会加大他的工作量。


随后,前端很快就放弃了与后端的进一步交涉,原因是他为了双方长期的合作氛围,而放弃了短暂的输赢;并且可能他并不认为后端会妥协,这种争吵没有意义。


但从全局来看,如果后端真的文档质量有问题,会导致全局效率低下,所以团队应该作为更高层面角色出现,为了让团队整体效率更高,至少需要解决争议。


而这个问题出现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前后端互相不理解。


但从改变的结果来说,团队难以短时间拉齐彼此的专业认知,所以除了呼唤文化价值观,更好的做法是:从边际量考虑问题。


举个例子:设定一个规则,如果后端做文档优化只需要10分钟,那么后端就需要优化。因为前端在不理解文档的情况下产生的误解或者沟通成本,一定会大于这个数。


在规则完善的情况下,上游要尊重下游的建议,在这里,从管理的层角度应该要维护能够发生囚徒困境的场景,让双方出现互相伤害、斗而不破、互相促进的场景。


这里的核心文化宣导是鼓励暴露问题,因为只有暴露出来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很多时候大家认为的小问题,其实很复杂。


管理不确定性


至此,相信各位对冲突的本质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到,人治简单而法治难的关键。


站在员工角度,工作可分为两类:确定性任务与不确定性任务。


确定性任务即目标明确,标准清晰,过程可以量化或用固定流程完成的任务。


比如生产线工人、客服人员、行政岗位等。业内大概数据是:


1. 制造业:70%~80%的工作是确定性的(例如装配、检查、包装);


2. 客服中心:90%以上的工作是确定性的(基于响应时间、解决率等指标);


3. 技术开发:50%左右的工作是确定性的(如代码提交量、bug修复量)。


不确定性任务即涉及创意、决策或需要在灰色地带处理问题,难以直接量化或拥有明确标准的任务。


比如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人员、高管等:


1. 产品创意:80%以上的任务是不确定性的(如创意方案的优劣);


2. 咨询行业:60%~70%的任务是不确定性的(如战略建议的有效性);


3. 高管层:90%以上是灰色地带任务(如协调资源、制定战略决策)。


不确定性任务的好坏很难评价,这极大依赖于经验与专业性,也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


1. 对不确定性任务的处理能力,体现了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素质高低;


2. 对不确定性任务的评价能力,体现了一个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


所以,管理的价值也就在此:管理更多是在管理不确定性,也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尽量提出客观的评价。


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两个现象:


1. 岗位工作要求的不确定性越高,其公司定价越高;


2. 不确定性越高的岗位,其对忠诚度的要求越高。


这里再次回归人治法治框架,以及强调经理的责任感与应变能力的原因。


责任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应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结果。在人治较好的团队,就算没有机制,一旦问题爆发,也会由于团队有几个“英雄”而被很快消灭。


所以,公司管理者素质较高,那么他们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就强。


但根源问题不被处理,点状问题就会不停爆发,结果就是英雄数量不足,那么就只能消耗英雄潜力,但英雄也有疲惫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机制的方法去解决,如图所述:



在“法治”较好的团队,所有的不可确定性任务都应该被归类定义,做了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坏处,之前没遇到过的如何处理,都应该被清晰定义。


只要处理策略定义清晰,就算没有英雄,团队的不可确定性任务也会被极大收割。


不可确定性的降低,意味着评价权的减少,评价权的减少,意味着这个公司的管理精细化程度越高,那么其管理问题会越少!


最后,我们聊聊具体如何处理冲突。


冲突处理


在第二节经理的五件事中,我们已经对冲突处理做了概要设计。但那更多是对事的框架,我们这里聊聊对人的框架:



冲突处理的核心要着眼于权责利模型,谁担责、谁疼帮谁,而不是谁大声帮谁:


1. 在事件紧急且目标明确的基础下,谁对事件结果负责帮谁,关注事件本身,不关注人;


2. 在情况不明,并且事情很小的基础下,展开冷处理、和稀泥的方式,关注人际关系不关注具体事件;


3. 面对上下游问题,本着谁有理帮谁,但最终要回归谁擦屁股、谁吃亏帮谁的逻辑;


4. 在都有道理,事情也不紧急的情况下,开展复盘大会,就事论事培养团队复盘文化;


……


其实所有的冲突处理都要先思考:是资源争夺?任务分配不公?还是个人价值观差异?不同类型的冲突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是对任务目标的分歧,可以通过重新明确目标解决;如果是对人际关系的不满,则需要更多的情感调解。


在处理艺术方面,要避免直接说“谁对谁错”,而是专注于事实和客观问题。要问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这么做。


所有的问题都是结构导致的,具体的事件是结构下的必然产物,平和对待即可。最后再根据团队角色给出一些处理技巧:



只要是冲突,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倾向性排序是:


1. 嫡系;

2. 老黄牛;

3. 反抗者;

4. 信息串串;

5. 刺头;

6. 打手;

7. 滚刀肉;

8. 炮灰。


这里有两个技巧点:


1. 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就牺牲滚刀肉与炮灰;


2. 在不方便出面的情况下,让嫡系与打手出面做主持人;


结语


处理冲突的核心,不在于解决具体的事,而在于管理好人心。和谐的关系是向心力的重点,以下是一些技巧:


1. 谁担责,谁重要:关注最终需要负责结果的人,对其给予资源和支持,帮助其迅速平息矛盾;


2. 情绪先行,缓解紧张:对冲突中的情绪变化保持敏感,优先处理情绪问题,避免让冲突升级为个人对立;


3. 平衡利益,修复关系:找到平衡点,确保冲突双方都感受到公平,这种公平可能是一次倾听、一句认可,甚至是一个机制承诺;


4. 文化价值观导向:倡导“暴露问题是建设团队”的正向价值观,鼓励员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矛盾,而非将其视为破坏关系的危险信号。


冲突表面上是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深层含义是评价权与影响力的争夺,而非任务本身的不可调和。


冲突是团队成长中的必经之路。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将冲突中暴露的问题转化为学习和改进的契机,你的团队关系将进入一个问题关系。


而保障稳态关系,也就是团队中排序的稳定性,大家就不会频繁地争权夺利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小钗,作者:叶小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厦航回应上市传闻:目前无明确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8月6日,有报道称厦门航空有计划上市,厦门航空方面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
同比增长超300%,新易盛进入... 文丨泰罗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新易盛的股价以旱地拔葱的姿态狂涨2倍,公司市值更是从不到500亿直接跃升...
北上广商场最近一股首尔味?嫌弃... 商场现在也是越来越有逛头了。好不容易刚把BF、DM、OM、WM、TWOI等线面一样无限繁殖的快时尚品...
美国学生贷款拖欠率“飙升至新高... 美国学生贷款拖欠率“飙升至新高”,这一现象预示着一场新的债务危机即将来临。众多美国学生在毕业后背负着...
社保新规马上实施!这些变化与你... 文/国是直通车近些年,职场上关于社保的讨论从未断过。有人吐槽“工资被扣社保后到手少了”,也有人因为公...
80元的票被炒到上千元,脱口秀... 01.携程、美团等五家涉旅企业被约谈02.小米推出169元车主专供雨伞03.Gucci面临罢工威胁0...
用“未来感”包裹一块汉堡,这很... 在未来的美食世界里,一块汉堡也能展现出极致的“未来感”,而这与特斯拉的理念不谋而合。那汉堡的外壳仿佛...
宗氏家族“信托案”管辖权为何在...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近期,娃哈哈宗氏家族在香港的诉讼案件迎来判决。香港高等法院公开的判决书披露了...
宗氏家族“信托案”管辖权为何在...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近期,娃哈哈宗氏家族在香港的诉讼案件迎来判决。香港高等法院公开的判决书披露了...
餐饮人的下半年:不下牌桌,就是... 餐饮人的下半年,可谓是一场与时间和市场的激烈博弈。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阶段,“不下牌桌,就是胜利”成为了...
政策解读】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看完谷歌Meta最新财报,终于... 文|锦缎 上周,美国科技巨头谷歌、META、微软陆续发布了最新一期财报。这三家美国科技巨头,营收利...
A500ETF深度研究报告:基... 作者:东明作者简介:东明,中国公募基金评价与研究体系的创始人之一,拥有超过20年基金研究和投资经验,...
ETF期权分+仓风险管理方法 ETF期权分仓风险管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ETF期权分仓它像是一个 “拼单团长”,将券商主账户这个...
同类唯一规模超百亿的人工智能E... 消息面上,备受市场关注的算力龙头海光信息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再创佳绩,实现营业收入...
新瀚新材:8月5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8月5日,新瀚新材(301076)融资买入1.15亿元,融资偿还1.49亿元,融资净卖...
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 据“贵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5日下午,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
“卖不动了”!金饰消费,下滑2... 4月下旬以来,黄金陷入横盘震荡,但这并不妨碍其是今年以来表现最亮眼的资产之一,年内上涨超24%。 不...
关税阴影下,美国零售业之“怪现... 消费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家沃尔玛商店内采购商品。 邱 晨摄(新华社发) 同款商品全球价格稳...
许家印香港大宅被曝违建 挖出4... 出品 | 风财讯fengcaixun 作者|王婷婷W=T=T 根据港媒消息,恒大集团原主席许家印的香...
炒菜机器人开始进入国内餐饮圈,... 7月的成都餐饮行业科技智能峰会上,多台由机械手、调料盒与小锅组成的炒菜机器人惊艳亮相。它们精准地挥舞...
AMD二季度“增收不增利”,美... 芯片巨头超威半导体公司(AMD)二季度营收超预期,但未能充分展现出在AI(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竞争力...
奥迪心态崩了,突然反悔要继续造... 车圈,永远不缺戏剧性。就在不久前,#奥迪CEO高德诺宣布,撤回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计划。原本说...
晶泰控股达成59.9亿美元授权... 8月6日,晶泰控股(02228.HK)上午股价大涨8.48%,这跟全资子公司晶泰科技达成授权合作有关...
控股股东近4亿元欠款仍未收回 ...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春兴精工新能源汽车车间。公司官网/图)历时多年,苏州春兴精工股份...
日本市场,不接受快节奏洗礼 日... 作者|岭南人鱼机编辑|李小天“a tough nut to crack”,难撬开的坚果壳,这是《南华...
83岁博士一年卖近23万台自行... 记者丨吴佳楠编辑丨孙超逸“中国折叠自行车第一股”,或将花落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行科...
A股重磅!时隔十年,两融再破2... 杠杆资金正在加速入场。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已经达到了20002.59亿元,再次突破2...
进击的国产3A:当大圣成为集体...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ChinaJoy排队等待试玩国产3A游戏的玩家 时代周报记者/摄...
豆豆钱用担保费推高利率至36%... 36%利率里面的“秘密”。手工劳动/兽妹手工编辑 /掘叔出品/独角兽观察今年来,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