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医疗、房价,曾被诟病为年轻的深圳必须推倒的“三座大山”。
若回到 2015 年,倘若有人说深圳的“教育短板”不仅能在 10 年内补齐,甚至能在部分领域赶超老牌一线城市广州,恐怕无人会信 —— 毕竟那时的深圳,还正承受着深圳家长们的“口诛笔伐”。
但是,如果从今年各阶段的教育成绩单而言,深圳的“教育短板”似乎真的补上了,还变成了吸引人才涌入的“长板”。
别急着打我脸,我们就以老大哥广州为例,看看在这个底蕴浓厚的一线城市面前,深圳的这份教育成绩单,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中考:73%普高率全省领先
首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普高学位”,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深圳发布”消息,2025年,深圳市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安排招生计划13.7万个,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7.4万个。
据测算,今年深圳中考人数大约是超14.3万人左右,全市普高录取率超73%、公办普高录取率超52%。
73% 的普高率在广东全省遥遥领先,要知道这意味着每 100 名深圳中考生里,就有 73 人能踏入普通高中校门,这一比例在省内几乎无出其右。
就算是公办普高率,深圳同样也是数一数二。
虽然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我们无法与广州直接比较,但从媒体报道获知,2025年广州市共有约13.9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而广州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共90476个。
注意,这9万个招生计划,可不全是公办高中。有自媒体根据广州各区学校招生计划进行了统计,得出广州今年公办高中计划为(含普高、综合高中、民办公费)为68916个。(非官方最终统计,仅供参考)
我们以此测算,广州今年的公办普高率约为48.6%,普高率约为64%。
可以当做佐证的是,在2023年,南方都市报做了一版广东教育的专题报道,其中就明确写道:深圳普高录取率超70%,而广州仅有63%,与上述数据基本吻合。
所以,同样是约14万中考学生,深圳公办普高招生7.4万个,广州实际不足7万个,深圳普高率73%,而广州却连70%都没有。
可见,在深圳读书中考的孩子,能够上到普通高中的几率已经是全省最高的了。
高考:85个清北“一战封神”
你知道今年高考成绩一出,广东省哪座学校一战封神吗?
答案是:深圳中学。
2025年,深圳中学共有85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再次刷新广东省单校被录取的最高纪录。
△来源于深圳中学高一新生线上说明会
怎么理解“85人上清北”的含金量呢?
一个学校占了清北在广东全省总录取人数的近1/3,就算是广州最强的华附和省实,清北录取人数加在一起仍不及深中;即便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北京顶尖名校,每年也就100多人上清北,深中在北京也能进入顶尖的第一梯队。
据统计,从2019-2024年这五年间,深圳中学已累计263人被清北录取,不仅断档领先深圳第二名的深外(84人),也大幅领先于广东省第二名的华南师大附中(149人)。
这么说吧,深中不仅生生把深圳的“四大八大”,打成了“一家独大”,更是有望晋升全国前十大中学,从地方强校变身为全国名校。
△广东各校清北录取排名 图源:暖爸聊升学
在2025年的《中国百强中学》名单中,广东4所中学入围,其中深圳是深圳中学,广州则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
相比于广州的百花齐放,深圳除了深中遥遥领先外,四大八大的星光显得没那么耀眼,但深实验、深高、深外、宝中、红岭、育才的高考成绩单,相比广州的名校也并不逊色。
在考生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近5年,深圳每年被清北录取的学生总数,都比广州要多。而不管是600分率,还是重本率,广州深圳的学校基本上已经并驾齐驱,互有胜负,各具特色。
大学:深圳高校颠覆格局
当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时,广东家长们直呼:时代变了,看不懂了。
全广东分数线并列第一的,除了珠海的北京理工大学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物理类最低分为666分,排位1355;历史类投档最低分为644分,排位372。
再看省内本科批次,以物理类投档线为例,哈工深662分,南方科技大学652分,深圳理工大学629分,深圳这三所大学,都比广州传统985/211名校中山大学(628)、华南理工大学(622)要高。
要知道,超越中大华工的这四所深圳院校中,南科大成立于2012年,深理工成立于2024年,这俩都是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土院校。
另外,“三非”的深圳大学,投档线已连续三年超过211暨南大学,还有深圳技术大学(580)的排名,也比老牌的南方医科大学要高。
就连这几年才刚升本科的深职大(566)、深信大(566),在今年投档线均力压华农、广外、广工、广医、广大、汕大等省内传统名校。
△深圳高校2025录取分数线 图源:幸福福田
虽然说,由于招生名额、专业设置等因素,导致深圳院校的投档线普遍拉高,但从深圳高校最近每年不断攀升的分数线,从广东高分学生们一个个用脚投票来看,深圳这些新高校,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不少广州的传统名校。
关键是, 深圳高校不仅受到广东省内学子的青睐,更是走出去成为了全国的香饽饽。除了深圳大学每年都要从各省吸引走一批高分学子外,今年南方科技大学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是660分,竟然超过了本土的浙江大学658分。
要知道,浙大不仅是高校天花板的C9名校,而且今年最火的“杭州六小龙”之中,有3家公司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能让从小浸润在‘浙大光环’下的浙江顶尖学子,甘愿放弃 C9 名校的橄榄枝南下深圳,这份吸引力足以证明:
深圳高校影响力,已走向全国。
直面差距,肯定成绩
普高升学领先,高考成绩拔尖,大学分数逆天,就深圳今年这个成绩单,我们是否可以说,深圳的教育已经追上了广州?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追上”,而非“超越”,更不是某些标题党的“全面碾压”。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平心而论,对于只有45年城市史的深圳而言,之前一直被诟病存在教育短板,但随着这几年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硬件等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深圳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对于年轻的深圳而言,能在教育成绩上与有着千年商埠底蕴的广州掰掰手腕,无论输赢,这种相提并论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与褒奖呢?
成绩固然可喜,我们也要看到差距。相比于广州,深圳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攻克的难题:
例如,广州的基础教育资源更显百花齐放,而深圳虽有深中摘金夺银,但难免招致“掐尖”的质疑,深圳原关内关外的教育资源依然失衡;
在高等教育上,2024年广州的在校大学生高达168万,全国第一,而深圳仅有20万大学生,不在一个量级上。另外,广州还有84所高校(全国第二),其中38所本科院校,7所双一流,而深圳这方面仅为个位数。
另外,深圳高校当前侧重培养精英人才与技能人才的模式,虽能快速见效,但也属于是另辟捷径,长期发展仍需补课。
至于一直有家长质疑的“一半学生没有高中读”,这并非深圳现象,而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普遍问题。
有人说,为什么人家北京、上海公办普高录取率可以做到70%~75% 左右,加上民办高中后整体普高率接近 90%,深圳为什么不能?
你要知道,北京上海对考生存在着社保和户籍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如果深圳中考也学上海北京,限制住大部分非深户考生,那么深户的普高率肯定也能超过80%,甚至更高。
但非深户的孩子怎么办呢?换句话说,能在深圳参加中考的非户籍家庭,他们去北京上海大多数是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被公办普高录取了。
这反而是大家一直在“嘲讽”深圳教育时,一直被忽略、被误解的深圳“偏见”。至少深圳已经努力让更多非户籍学子,有了读书考试的机会。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深圳的教育水平,已经追上广州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圳子,作者:小圳子
上一篇:2478亿,今年最大并购要刷新了 24亿并购案宣布结果 24亿并购最新消息
下一篇:A股爆发!50只券商股全线上涨,西南证券净利增超2成,4家券商分红34亿 a股放量上涨证券科技齐爆发 a股突然爆发万亿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