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经济正当“夏” “绿水青山”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 这个暑期,贵州凭借凉爽的气候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走进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桥头社区,群山环抱间,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这里平均海拔16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9℃。凭借宜人的气候条件,这里成为夏季避暑旅游的热门选择。
除了民宿,不少游客也选择房车露营。为了给驾驶房车的游客提供便利的停车点,当地特意将一处停车场临时调整为房车露营地,不仅配备标准化车位,还提供水电补给、垃圾清运等配套服务。这段时间,已有700辆房车前来停靠。
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暑期期间,不少中小学生来这里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通过观摩石上森林与水上森林、实地体验洞穴环境等形式,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及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福建寿宁:游客慕名来避暑 村民吃上“旅游饭”
眼下,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韶托村正是避暑游的好去处。那里群山叠翠,因为海拔较高,气候也凉爽宜人。近几年来,当地通过生态修复和水系治理,不仅重现了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还盘活了绿色资源,这个小山村焕发出了绿色新活力。
走进寿宁县清源镇的韶托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湛蓝的天空下,碧波荡漾的小托水库镶嵌在青山绿野间。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别致的民居和露营帐篷在山间错落分布,滨水步道沿湖蜿蜒。湖光山色和凉爽的气候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避暑。
游客们的良好体验源于近年来当地不断推进的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从2016年开始,当地启动了全面的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同时还开展了库区水域扩容,完善河湖基础管护设施建设,随着环湖滨水步道与森林栈道陆续建成,小村庄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
景色变美了,游客变多了。韶托村还不断升级村里的文旅产业,比如废弃的水库管理房被改造成了咖啡厅,闲置的荒塘则打造成了露营区,此外还引入垂钓、游湖、草坪音乐会等文旅业态。据统计,今年以来,韶托村共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江苏太仓:以荷为媒 串联逛吃新玩法
眼下,正是江南“水八仙”之一莲藕的采挖旺季。在江苏太仓双凤镇勤力村,300亩荷塘迎来了丰收,藕农们忙着采挖鲜嫩的莲藕,而塘边的特色荷花咖啡、荷花宴和荷花市集,则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感受这份限定的荷香和烟火气。
一大早,在双凤镇勤力村的荷塘里,挖藕师傅正在“水下摸金”,他们手上动作不停,大篷布上的莲藕高高堆起,一早就收了1500斤。很快,刚出泥的新鲜莲藕就被批发商装车运走。
在这片300亩的荷花塘中,一家荷花主题的咖啡馆成了新晋打卡地。游客既可赏荷,又能品荷。
此外,村里的民宿还推出了“荷花宴”,食材大多取自荷塘的嫩藕、鲜莲子等。将鲜嫩的荷花瓣裹上薄面糊,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荷香牛肉、凉拌荷芽等一道道以“荷”为魂的创意美食别具风味。
华灯初上,“荷花夜市”准时开市。种类丰富的农产品吸引着游客争相购买。其中,扎花摊位最火爆,人们攥着刚买的荷花,似要把诗词里的“荷风”直接捧回了家。
从清晨藕农的汗水,到荷花夜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当地以荷花为纽带,不仅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更催生出乡村文旅新场景。这片荷塘,光莲藕、莲子等农产品,每亩就能增收2000元,一年给村里带来120多万的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