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创十年新高,牛市真的来了么? 中国股市十年创新高 中国股市近10年的大涨纪录
创始人
2025-08-20 18:20:48



时隔十年后,上证指数再度突破3740点。

期间,沪深京三市成交量,持续多日突破2万亿,北证50创出历史新高。

A股的牛市真的来了么?

为什么一面是经济学家们纷纷担忧国内通货紧缩影响经济增长,一面却是上证、深证指数不断创出近年来的新高?

本轮行情为什么能行至今日?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究竟是什么?

展望未来,大A的行情又能持续多久?

今天,柏年就来和大家详细拆解一下,本轮A股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点赞关注,柏年号即将发车。

一、本轮行情的“三大流派”

这轮A股的行情,对不少股民来说,有点“踏空牛”的味道。股市看上去很热闹,但要么是自己买的股票没有涨,要么是压根没想到行情会来得这么快,没来得及建仓。

随着最近A股持续升温,分析A股上涨的各种论调也是越来越多。化繁为简,柏年把各种观点总结为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存款搬家派”、“楼市替代派”、“股市夜壶派”。

首先是“存款搬家派”。

截止,2024年12月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达到302万亿。这里面,老百姓的存款规模,也就是居民存款,达到152.25万亿。

最近几年,央行持续降息,商业银行的存款收益是越来越低。今年5月,央行再度降息,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官方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降到了0.95%的历史新低。

面对持续走低的存款利率,自然有一部分资金会从银行存款流出,流向风险和收益都更高的股票市场。当高达150万亿的存款开始搬家,这股力量所形成的巨大洪流,确实能有力的支撑股票市场的持续向上。

这个逻辑也确实有明显例证,就在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份中国社会融资数据中,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创出近10年来最大单月降幅,同期非银行存款却超预期大增2.14万亿。这一增一减之间,就是居民存款从银行搬家至证券公司,进而投资股市的有效例证。

第二是“楼市替代派”。

根据前恒大地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统计,中国楼市在2021年高峰时期的总市值逼近500万亿。但以这一年为分水岭,此后各个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持续的、不同程度的下跌。

而伴随着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房地产作为中国老百姓最大投资品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8月份,A股的总市值正式突破100万亿,当地产作为核心投资品的时代过去,股市作为中国老百姓核心投资品的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工薪阶层炒股票,三千五千很正常,三万五万都算是大钱。但当曾经炒房团的大钱进入A股市场,少则三五十万,多则三五百万。这股力量,无疑也将成为长期推动股票市场向上的重要力量。

第三则是“股市夜壶派”。

老股民有个民间段子,说的是A股像个“夜壶”,每当经济面临较大压力的时候,股市就容易被拿来应急,作为提振经济的手段。

比如1999年,当时中国经济正面临海外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国内国企业改革带来下岗潮等多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上马大型基建项目、连续降准降息等多重政策手段,提振经济。在政策加持之下,上证指数在当年5、6月份就出现了超60%的涨幅,并在此后2年的时间里持续走强并最终走出翻倍行情。

类似的现象,在2014年再度出现,当年中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国内产能过剩行业面临出清压力,在此背景下当年央行开启连续降准降息,A股也迎来了牛市行情。

自此,每当经济面临内外部双重压力,叠加政府政策持续积极给力的阶段,往往容易带动A股的趋势性行情。

在柏年看来,这三大流派的解释各有各的道理,而且也并不割裂。从本质上看,存款利率之所以持续走低,本身就是经济下行的必然结果,这个时候,为了提振经济,政府就更容易出台强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从而带动股市的上涨。

不过,这些理论应该说只是触及了A股上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貌。

在市场不常讨论的另一面,国家从政策层面、监管层面等多个维度所做出的努力,才是支撑A股走的更稳、更远的关键。

二、政策的无形之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种子,在不同土壤中,最终结出的果实也很可能不同。

对股市来说,如果没有一套良性的制度框架作为保障,那股市最终很有可能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赌场。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去年以来,在资本市场建设,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监管框架等方面,政府做出了系统性的优化。而这,在柏年看来,才是本轮行情的支点。

回溯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证指数10年间反复在3000点附近震荡,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融资文化盛行,不少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融资、是圈钱、是套现,而不把投资者的利益当回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上市公司欺诈、违规减持股票等问题,往往惩罚力度也不够,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的犯错成本很低。

二是在这个背景下,股票市场渐渐形成了,短钱多、热钱多。一些上市公司和游资们,彼此心照不宣,大家目的都是为了赚快钱,不明所以的散户则在人性的驱使下,跟风炒作、追涨杀跌,最终形成A股牛短熊长的风格。

从去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务院和监管层针对这些问题,做了系统性的优化和应对。期间,有几个关键节点值得重视:

1、去年4月颁布的“新国九条”;

2、去年3季度的“924”新政组合拳;

3、今年1月份的六部委联合声明。

首先是去年4月份国务院推出的“新国九条”。原文件名称是《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股票市场的核心构成要素——上市公司,做了全面的约束。

在市场准入层面,一方面提高拟上市公司的上市门槛要求;另一方面强调证券公司保荐人的终身追责机制,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在过程管理层面,一方面,严查违规减持、突击分红等割散户韭菜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要求上市公司增加分红的比例和频次。

比如,对连续三年盈利但累计现金分红低于年均净利润30%且累计分红金额主板低于5000万、创业板低于3000万的公司,强制纳入ST警示范围。从而在根本上,开始让股票市场从融资型市场向投资型市场过渡。

此外,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上市公司退市的标准要求,也都更加严格。

在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优化股票市场投资环境的同时,政府在提升投资者信心,优化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第二是去年3季度,在股票市场面临持续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又联合开会并推出了多项对股市具有长期利好的政策工具,比如“金融机构互换便利”。

在当时柏年对“924”新政的解读当中,我就提到,这一工具对于当期股票市场信心的提振,以及未来的想象空间都很大。正所谓,央行给你兜底,首期就提供5000亿让大家买股票,后续不够可以再增加额度;同期,作为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公司,也开始持续增持ETF基金。

而这也是后来,很多专业投资人每每提到股市“下行有底”的由来。

今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高层又提出要“多部门协同”共同稳股市,其中,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财政部加快专项债发行、金融监管总局放宽险资入市比例,从而形成“政策—资金—预期”三重对冲体系。

所有这些努力,都从根本上扭转了市场对股市没有政策支持、没有资金托底的担忧。

在夯实“下有底”目标的同时,政策也在不断引导长期资金的入市。

第三是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再次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及“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5月份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导向之一也是引导公募基金建立长期化的考核机制,避免考核期限过短,导致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短视。

7月份,财政部又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要求国有险资要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机制。

在A股市场上,机构资金是造浪者,散户往往是跟风者。

伴随着本轮各项约束金融机构投资行为的政策落地,以超过10万亿持股体量的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为超长期资金,以及以同样超过10万亿持股体量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资金为中长期资金,参与A股的耐心资本力量正在逐步形成。

有了金融机构长期资金的定海神针,规模更为庞大的散户资金的投资风格也将趋向理性化。

应该说去年以来,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可能才是影响本轮股市行情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但就在这样一轮大行情下,仍有不少老铁正面临着“指数越涨越高,但账户并没有什么起色”的窘境,更残酷的一点是:牛市往往才是散户亏大钱的开始,因为行情越热,散户越容易被吸引进场,越涨越追,越买越贵,一旦被套,可能几年都回不了本。

三、A股能否长牛?

回顾今年大A的行情,上证指数似乎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持续走牛。后市又将如何演绎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看A股的祖师爷,华尔街。

过去的20年,美国股票市场一路长虹。代表美国科技公司的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上涨超10倍。

股市即国运。

它既是一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也能成为支撑国运持续向上的关键引擎。

柏年在此前分析“美国霸权”的文章里曾分析过,美国最为重要的霸权就是美元霸权;而美元霸权的根基,就是美国的股市。

试想,如果美国没有庞大的股票市场容纳美元资金,那不断超发的美元货币将如何保值?

恰恰因为有了美国股票市场,全球资本就能不断汇聚到美国。这些资本给美国的科技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这些科技公司在做大做强并最终上市之后,又构成了美股的重要一员,从而支撑股市持续向上,最终完成“美元—美国科技公司—美股”的正向环流。

反观日本,尽管他也曾经辉煌过,但在9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经济衰退、日元贬值、股市崩盘,资本外流导致日本的科技公司无法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导致日本企业相继错过了互联网浪潮、新能源浪潮等多轮全球科技浪潮。

这种负向循环,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30年。

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中国最终能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如果你真的相信在国家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之下,我们国家的科技公司终将突破美国围堵的话,那么A股的长牛,我相信也将是个必然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蔚来变相降价2万元,老车主补偿... 红星资本局8月20日消息,蔚来(09866.HK,NIO.US)宣布下调100度长续航电池包(包含4...
ESG评级冲上AA,陆金所还有... 文 / 八真来源 / 节点财经陆金所控股(NYSE LU,06623.HK)这会牛气了一把!近期,国...
科创板80后总经理被留置,去年... 来源丨每日经济新闻8月19日晚间,达梦数据(688692.SH,股价248.8元,市值281.7亿元...
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业绩下... 必和必拓 视觉中国 资料图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公司最新公...
滴滴在巴西花10亿让商家二选一... 作者:高藤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今年6月开始,巴西圣保罗的餐饮商户们突然迎来了一场“...
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深化协同、... 8月20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
小镇做题家不敢离开漕河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作者:Holly、Bela,编辑:Bela,插画:Shirl...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 据上证报,8月20日,在港交所2025年中期业绩会议上,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在保持...
美小盘股还有机会吗 美小盘股还... 美股中的小盘股一直备受忽视,因为它们在资产类别中的存在感并不高。今年年初,投资者一度因预期中逐渐宽松...
千亿恒力迎来24岁「少东家」 ... 文 / 十界来源 / 节点财经8月5日晚间,一则公告,再次让资本市场关注到恒力。*ST松发发布公告称...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和溢利创历史新高。8月20日,港交所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
天岳先进在港交所上市,创始人是... 8月20日,天岳先进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公司在港交所公告显示,公司全球发售47745700股H股...
V观财报|盐津铺子:上半年净利... 【V观财报|盐津铺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7%】盐津铺子公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4...
控制权易主后,吉峰科技高层“大... 微成都报道农机流通行业龙头企业吉峰科技(300022.SZ)实控权易主后,高层也随之迎来“大换血”。...
V观财报|索通发展上半年净利增...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索通发展20日晚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
V观财报|永辉超市上半年净亏2...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永辉超市20日晚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牧原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105... 8月20日,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
网红婴儿车bebebus冲刺I... 两位创始人年薪合计超千万元。作者|刘钦文编辑|高远山深圳壹方城的过道里,一位年轻妈妈突然停下脚步。她...
蔡崇信家族办公室看上了Z世代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叶心冉杭州8月流火,但依然无法...
这场会议将影响全球市场走向 这... 全球金融界的目光本周将聚焦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为期三天的全球央行年会将于当地时间8月21日至23...
“玻璃大王”涨停!福耀玻璃上半...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半年报披露后,“玻璃大王”涨势凶猛。8月20日,福耀玻璃(600660...
华润啤酒半年报:高端啤酒赚更多... 红星资本局8月20日消息,昨日,华润啤酒(00291.HK)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营收239.42...
港交所中期业绩创历史新高:营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8月20日,港交所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
网络荐股行为的监管困境与规制进... 文/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经理刘禄生传统的行政监管手段在面对网络荐股时存在监管边界模糊、违法...
二次易主终落地,*ST华嵘欲借... 「虎投财经」获悉,日前,湖北华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华嵘”)发布公告披露股权转让详情,...
马斯克信徒、前百度员工,折腾1...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一亩田,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9日周二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YMT。一亩...
寒武纪股价破千,芯片发力猛冲 ... 1027元!8月20日,寒武纪盘中猛拉10个点,股价轻松破千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它的股价...
原创 加... 一纸关税令,砸掉了几十年的贸易默契。2025年,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宣布,对含中国冶炼钢材的进口产品征收...
港交所宣布取消中国恒大上市地位... ​​​8月20日,港交所宣布,自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将根据《上市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