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跌73%,市值蒸发三分之二,洽洽食品能否重拾王座? 净利润大跌62% 净利暴跌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26 10:54:21



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洽洽食品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业绩考验。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降5.05%;归母净利润为8864.16万元,同比下降73.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09万元,同比下降84.77%,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大中期净利润跌幅。



这场转型阵痛正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表现。截至发稿前,洽洽食品股价报收23.3元/股,总市值117.86亿元,相较2020年底的历史高位,市值已蒸发近三分之二。股价长期震荡下行的曲线,成为企业战略调整困境的直观写照。



来源:百度股市通

面对主业增长乏力、第二增长曲线尚未成型的困境,洽洽食品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今年陆续推出了瓜子仁冰激凌、魔芋产品等新品类,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然而,当前休闲零食市场的竞争正日趋激烈。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偏好转向更加多元化的零食品类,市场正倒逼企业加快创新步伐。

站在传统与变革的十字路口,洽洽食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遇。

01

归母净利润下滑超七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事实上,洽洽食品的下滑态势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就已显现。当季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下滑24.79%。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扭转。第一季度,公司录得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13.8%;净利润为772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7.9%。

具体来看,作为公司长期以来的支柱业务,葵花子板块已显露增长疲态。

今年上半年,葵花子业务实现营收17.72亿元,同比下降4.45%,占总收入的64.39%。尽管洽洽食品为寻求突破,陆续推出了臭味系列(如榴莲瓜子、螺蛳粉味瓜子、辣根瓜子)、茶系列(如茶艺瓜子、茉莉龙井瓜子、荔枝茉莉瓜子)以及椰香瓜子、雪梨味瓜子、陈皮味瓜子等多种创新口味,但市场反响平平。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馈认为这些产品“只适合尝鲜,不会回购”。可见,此类创新虽在短期内吸引了眼球,却未能有效转化为持续的购买力,难以真正拉动品类增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毛利率的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洽洽食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1.96%、26.75%和28.78%。然而进入2025年,毛利率出现断崖式下跌,上半年骤降至20.31%,同比减少约8个百分点。

洽洽食品将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其中,葵花籽因2024年9月下旬内蒙古产区收获期连续阴雨,导致霉变率升高,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供应量减少,推高了采购成本。同时,巴旦木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受行业周期和天气因素影响,采购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扬。

面对成本压力,东吴证券下调了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10.5亿元和11.2亿元,低于此前预测的7.6亿元、10.9亿元和11.6亿元。

为维持品牌热度,洽洽食品持续加大营销投入。2022年至2024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18%、9.06%和9.99%。2024年销售费用达7.12亿元,同比增长15.55%,其中广告促销费为4.99亿元,较上年增长超1亿元,增幅达27.27%。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研发费用占比长期在1%左右低位徘徊。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8%、0.95%和1.06%。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不仅导致产品创新能力受限,也难以从根本上契合年轻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一大瓶颈。

02

消费者为什么不爱吃洽洽了?

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洽洽瓜子已连续五年全球销量第一,2024年葵瓜子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61.45%。然而,这一核心品类增长明显乏力,全年葵瓜子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60%,远低于休闲零食行业8.3%的平均增速。

那么,洽洽瓜子为什么卖不动了?

首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已发生显著变化。

美团2024年数据显示,18-30岁消费者中选择坚果、辣条和薯片的比例分别高达42%、38%和35%,而选择瓜子的消费者仅占21%,较2020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再加上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持续扩张休闲零食版图,肉脯、果脯等新兴品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相比之下,瓜子的消费场景日趋局限,吸引力大不如前。

其次,竞争对手正积极布局,不断蚕食洽洽的市场。三只松鼠推出“轻烘焙瓜子”系列,以低热量概念赢得市场,2024年线上销量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47%。良品铺子则联合热门IP推出“盲盒瓜子”,创下单月最高售出500万袋的纪录。

渠道转型缓慢也是关键障碍。洽洽长期依赖传统商超和经销模式,其经销渠道占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80%以上。然而,当前零食销售已转向线上为主导,行业线上前三分别为三只松鼠、百草味和沃隆。



洽洽电商业务增长缓慢且毛利率偏低,2024年经销及其他渠道毛利率为29.75%,同比上升3.47%;而直营渠道毛利率为25.01%,同比下降4.32%,其中线上电商板块毛利率仅19.39%,成为毛利率最低的板块,严重拖累整体盈利。

量贩零食店的快速崛起进一步冲击市场。“零食很忙”“爱零食”“爱折扣”等品牌凭借“低价快销”策略深耕社区场景,在三、四线城市广泛布局,大量分流潜在客户。

无论是线上转型还是线下量贩,洽洽的应对都显得滞后和乏力。

此外,产品质量控制也成为一大痛点。越来越多消费者抱怨经典牛皮纸包装的洽洽瓜子“不如以前好吃了”,典型评论包括:“瓜子仁不香,还常吃到坏的!”“添加剂太多,吃了喉咙不适。”“价格涨了,品质却降了,颗粒又小又瘪还有臭味!”

这些反馈指向供应链问题:洽洽的葵花籽采购采用“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直采和“代理商与合作社”采购两种模式,后者导致企业对原料质量把控较弱,消费者购买洽洽瓜子仿佛“开盲盒”。

面对原料成本上涨,洽洽近年多次提价,2018年香瓜子等品类提价6%~14.5%,2021年葵花子产品提价8%~18%,2022年再度提价约3.8%。

然而涨价未能挽回市场,反而引发消费者反感,并带来库存压力。2024年在营收与净利润双增的背景下,库存积压问题凸显,占用资金、推高仓储成本,令经营雪上加霜。

今年上半年,洽洽休闲食品生产量同比下降10.47%,销售量下降7.7%,整体业务呈收缩态势。

重重挑战之下,昔日的瓜子巨头正面临严峻考验。

03

第三条曲线能救洽洽吗?

早在2020年,创始人陈先保就曾提出“未来2~3年营收破100亿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愿景,洽洽食品很早就开始尝试拓展新的业务增长曲线,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然而,这条路上洽洽也走了不少弯路。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洽洽的跨界尝试曾涉足基金、白酒甚至护肤市场。

2021年,洽洽与绝味食品联合成立了一支注册资本达11亿元的投资基金,主要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业务。次年,洽洽成立江洽酒业,入股贵州酣客君台酒业有限公司,推出酱香酒品牌“君台酒”。同样在2022年,洽洽还与华熙生物联名推出“瓜子脸面膜”,试图借势美妆消费热点。

然而几年实践下来,这些跨界尝试均未掀起太大水花。真正形成规模、站稳脚跟的,仅有以“洽洽每日坚果”为代表的坚果类产品。

随着瓜子市场增长见顶,洽洽自2017年起发力坚果品类。今年上半年,坚果类产品实现营收6.14亿元,占总收入的22.32%。

但坚果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除了三只松鼠等老牌企业不断推新,赵一鸣、零食很忙等新兴品牌也凭借高性价比快速抢占下沉市场。受此影响,洽洽坚果类产品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6.98%。

面对增长压力,洽洽食品开始积极寻找“第三增长曲线”。董事长陈先保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中短期策略仍聚焦瓜子和坚果,同时正积极孵化第三大品类。”

报告期内,洽洽推出了五款新品,覆盖“魔芋千层肚”“鲜切薯条”及“瓜子仁冰激凌”等多个方向,这些品类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偏好。

2025年,洽洽正式进入冰激凌市场,推出香草、山核桃和焦糖三种风味。产品线下便利店单支售价8.8元,线上天猫店约为7元。不过从初期消费者反馈来看,出现了“甜度偏高”“瓜子仁含量不足”等评价,市场接受度仍有待检验。

此外,当前市面上已有伊利、天淇、零度企鹅等多个品牌推出果仁冰激凌产品,单价多在2至5元之间,相比之下洽洽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除冰激凌外,洽洽今年也开始试水魔芋产品。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6月起魔芋产品已在海外试销,目前反馈良好,未来将陆续在国内线上和部分重点城市线下渠道上架。

尽管概念吸引人,但冰淇淋属于冻品,洽洽还需重新搭建冷链渠道和经销商体系;魔芋赛道也已聚集了卫龙、盐津铺子等成熟企业,市场早已不是蓝海。这些新尝试的市场反响目前仍显平淡。今年上半年,包括新品在内的其他品类实现营收3.04亿元,同比下滑13.76%,占总收入的11.05%,尚未能承担起增长重任。

在年轻消费者口味快速迭代、零食赛道持续细分的背景下,洽洽食品的破局之道需回归商业本质:既要通过供应链优化对冲原料成本波动,更要构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

如何在保持瓜子品类优势的同时,培育出真正具备市场穿透力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成为这家老牌零食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命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达、腾讯成立合伙企业 出资额... 工商资料显示,近日,万达、腾讯旗下公司在深圳投资设立深圳智薯投资合伙企业,该企业出资额约160.76...
原创 张... 嘿,各位朋友!最近这国际经贸圈里又有热闹事儿了。就在中国甩出一笔约 5 万吨的澳大利亚油菜籽订单后,...
汇顶科技总裁柳玉平涉内幕交易被... 中经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8月25日晚间,指纹芯片龙头汇顶科技(603160.SH)发布公告称,公司...
内地客赴港买房创十年新高:每卖... 在内地楼市成交量低位徘徊之际,内地客在港买房量却创下近十年新高。 据香港中原地产数据,2025年截至...
特朗普政府拟对印度征收50%关... 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预告通知,拟自8月27日零时起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据彭...
金奥博跌0.13%,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5日,金奥博跌0.13%,成交额1.80亿元,换手率4.62%,总...
A股见顶信号一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D不扯蛋,作者:一级棒的Sam,题图来自:AI生成最近A股涨得让人怀疑人生,作...
湖南黄金子公司一员工因松石垮落... 近日,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龙矿业”)一名员工被垮落松石砸中身亡。8月26日,南都N视频...
俄罗斯的远东:离莫斯科太远,离... 前段时间,俄罗斯政府总理米舒斯京跑到黑龙江边上视察。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
ST帽子还没摘 苏宁开始反攻线... [ 8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苏宁易购广州区庄店看到,尽管在盛夏周末的下午,店内客流三三两两,但店...
午评:A股集体翻红,超3300... 8月26日,市场早盘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6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9...
上海家化:走出阵痛,这家百年老... “刮骨疗伤”后,上海家化迅速开启了高质量的新篇章。文/每日财报 仲宇日前,上海家化发布2025年上半...
71岁的成龙,给中国电影人上了... 夏天虽然还没收尾,一年一度的暑期档已经要结束了。应该说今年的暑期档是先抑后扬,从一开始的不温不火,到...
小扎亲自出马挽留AI 大神,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超207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8月25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
农行还在狂飙、股价涨幅也登顶,... 8月26日,农业银行股价续创新高。截至当日盘中,农业银行A股流通市值达到2.33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
农行还在狂飙、股价涨幅也登顶,... 8月26日,农业银行股价续创新高。截至当日盘中,农业银行A股流通市值达到2.33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
假想击沉53艘中国军舰,美军官... 近日,美国海军将下一代核潜艇SSN(X)的建造从2035年推迟到2040年,这引起了急于逆转美军在西...
小红书最热白领运动,有人靠它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编辑:张昊,作者:李晓天又一个...
农行还在狂飙、股价涨幅也登顶,... 8月26日,农业银行股价续创新高。截至当日盘中,农业银行A股流通市值达到2.33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
成功登陆港交所!双登股份在AI... “智算中心(AIDC)储能第一股”来了!8月26日,双登股份(06960.HK)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联交...
专访陈宣宇:做演员,就像在风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段志飞,编辑:尤蕾“我不喜欢‘演’...
张超祥:跨界赋能 以全链操盘力... 从物流管理到金融深造,从工程师到招商运营,1992年出生的张超祥以跨界学习的韧性与全流程操盘的能力,...
A股集体翻红,超3300股上涨... 记者 | 金珊编辑 | 陈思颖8月26日早上,A股集体低开,随后探底回升。截至午间收盘,三大指数均小...
哇,9900块大红包 | 育儿...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小白轻松入门~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这段时间,不...
“哗众取宠”的孙宇晨,路为何越... 如何拯救危机事业?更大的泡沫。波场上市,“孙割”上岸今年以来身价暴涨的华人商业领袖有很多,有一跃成为...
中国最硬核养生:在81℃的吐鲁... 湿气,中国人的一生之敌。它是墙面上悄然凝结的水汽,是连日缠绵的阴雨,是无法驱散的闷热,是纠缠不休的魔...
李林阳:15载深耕酒店业 以专... 在酒店行业的浪潮中,李林阳凭借15年的深耕积淀,从餐饮板块的专业人才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运营管理者。这位...
泡泡玛特的下一个LABUBU,... 今年年初,LABUBU风靡全球,也引起了很多人对泡泡玛特这家公司的讨论:“黑马”“神话”“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