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
这段时间,不少朋友都在等「育儿补贴」上线,今天看到育儿补贴已经邀请我来领了~
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流程很简单,首先在支付宝或微信搜索「育儿补贴」:
图源:支付宝-搜索“育儿补贴”
信息填写一共有4个页面,涉及申请人身份信息和婴幼儿本人信息,我们按照提示填写就可以了~
里面需要上传图片的部分有:孩子的「出生证」和「户口本首页」、「户口本婴幼儿页面」,还有申领人的「结婚证」;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这些证件。
ps:所有涉及「详细地址」填写的部分,都要按照户口本上的信息填,不要只填小区和门牌号啦~
目前只是开放了「申领通道」,但这笔钱什么时候能到账,还要看审核进度。
原则上各地都是每季度发放一批,比如江苏省是3月、6月、9月、12月发放;而重庆市则是5月、8月、11月、次年2月。
符合条件的爸妈们,不妨多点耐心~
01
这次的育儿补贴是全国统一标准: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人300元/月。
以2022年1月1日为界限,只要是在这个日期后出生的孩子就可以申请领取;无论民族、户籍、一孩二孩还是三孩;按人补贴,每个孩子都有一份。
拿我们家来举例,我是2024年9月生产,那么我们家总共能领9900元,但这笔钱不是一次给我,而是分三年:
2025年领3600元、2026年领3600元、2027年领2700元;每年的上限是3600元。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家孩子能领多少,不妨参考下面这张表格:
领取流程上,以家庭为单位,每家派1个人去申请就可以了,最好是孩子父母的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其他监护人代领。
如果不方便线上领,也可以「线下领取」:在婴幼儿户籍所在社区或街道办提交材料,经县级卫健部门审核后发放至银行卡或社保卡。
其实,在国家出台统一补贴前,不少省市已经在「育儿补贴」这件事上发力了。
比如山东济南(符合户籍要求):
针对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每个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3周岁。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在国家补贴+省市补贴,领满的情况下,大概有4.3万元。
呼和浩特市则更给力,不仅补贴力度大,覆盖面甚至涵盖了一孩——
从2025年3月1日起,新生儿首次落户呼和浩特且符合「人房户」条件的:一孩一次性发放1万元;二孩累计5万元,分5年发放(每年1万元);三孩及以上累计10万元,分10年发放(每年1万元)。
除了发放现金,还有补贴「购房款」的形式:
浙江义乌对于新购房的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补贴。
或者,以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的形式:
上海二孩及以上家庭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京籍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02
除了「育儿补贴」,还有3个和生育相关的福利,我们来一一说清楚:
1)假期类:产假、陪产假、育儿假
-产假:标准产假是98天,如果是剖腹产、难产,则增加15天;如果是多胞胎,每增加一个胎儿,也可以增加15天。
另外,大部分地区在98天产假之外,会再给60~90天的「生育假」或者叫「延长产假」;所以我们习惯性地说产假是158天,但其实这两者略有区别:产假遇法定节假日不顺延,生育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之前看到有些宝妈说到自己的产假只有98天,没有额外补假;在最近的新闻中已经看到了「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的措施。
-陪产假:产妇配偶可以申请,各地标准不同,上海是一共10天,需要一次性连休,休假期间工资照发,遇到节假日不顺延。在「育儿新举措」中也提到了陪产假要延长到15天左右。
-育儿假:是指孩子三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各5天育儿假。
*要注意:育儿假是按照孩子出生周年计算,比如我们家孩子是在2024年9月出生的,那么我需要在2025年9月之前,休完这5天育儿假。
2)现金类:生育津贴
以上海为例:能领多少生育津贴,一般跟两个变量有关:一是产假天数,二是工资水平。
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产假就是前面提到的算法:
如果是顺利的单胎就是158天,如果是剖腹产单胎/难产单胎就是173天,如果是剖腹产双胎就是188天。
提交申请后,社保会拉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核算表,我们只要看好,是个人工资高,还是单位平均工资高。
当单位平均工资>个人工资时,我们一定是赚的。
单位上年度平均工资为1万元,单胎顺产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领取52667元。
假如我的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那么我也不用把多出的部分还给公司(因为是社保直接打款给职工);这种计算方式下,在一个平均工资高的公司,就能薅一笔不小的羊毛啦~
当个人工资>单位平均工资时,我们也不亏。
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我的月平均工资为1.2万元,那么我就可以向公司申请补差额:12000÷30×158-52667=10534元。
原则上,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选其一,所以拿到生育津贴后,单位就不用再向我们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了。
之前看见有外地网友说,自己的生育津贴是打给公司的,而公司要到复工后按照工资水平发放,因此产假期间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敢推辞。
今年看到国家出了一些利好举措:
一是,越来越多的地区,社保绕开单位,直接把生育津贴给到产妇;
二是,简化申领流程,由于现在医保都是联网的,生产医院直接上传了产妇生产的材料,产妇本人还没去申请办理,生育津贴就到账了。
图源:网络
3)税收优惠:个税抵扣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
可以夫妻每人抵扣1000元,也可以由工资更高的一方直接抵扣2000元(这样节税力度更大)。
写到这里,发现国家对于「有娃家庭」的政策倾斜还是蛮明显的——
现金补贴、购房补贴、二孩三孩多生多补; 延长相关假期:产假、陪产假、育儿假; 降低社保压力:员工端可以享受个税抵扣,企业端可以减免女职工产假期间一半社保费用; 简化办事流程:无论是生育津贴还是育儿补贴,避免层层转款,直接发到当事人手里。
说到底,育儿补贴不只是几千块钱的「实惠」,更是一种态度——国家和社会,正在努力回应年轻家庭的压力与焦虑;也许这些补贴远不足以覆盖养育一个孩子的全部成本,但它是一份支持、一种鼓励。
作为普通家庭,我们能做的,是多留意政策变化,及时申领应得的权益,把每一份小小的利好都落实到自己的生活里。
好啦,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