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上煌4.95亿跨界收购 多元化突围前景几何? 煌上煌收购 煌上煌并购立兴食品是利好吗
创始人
2025-08-27 12:13:59

中经记者 阎娜 孙吉正 成都报道

近期,“酱卤第一股”煌上煌(002695.SZ)发布公告,拟以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兴食品”)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立兴食品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立兴食品是冻干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此次收购被视为煌上煌拓展产品线、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煌上煌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以借助立兴食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入新兴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拓展。

然而,多元化布局背后,是煌上煌主业连续四年下滑、门店大幅收缩的现实。在卤味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煌上煌能否通过此次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仍充满未知。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煌上煌高溢价收购立兴食品,一是看中其冻干食品赛道潜力,该领域符合健康消费趋势且增速快,能助力企业开拓新的增长点;二是立兴贴牌代加工+自有品牌模式成熟,可快速为煌上煌补足技术、渠道与品类短板,降低自建壁垒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此次收购将加速煌上煌切入冻干食品赛道,丰富产品矩阵,分散主业风险,但高溢价也带来商誉压力,若整合不及预期,可能拖累利润。”

高溢价收购冻干龙头

公开资料显示,立兴食品成立于2006年,业务涵盖贴牌代工和自有品牌,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方便食品、咖啡、茶及婴童食品等。公司建有37条冻干生产线,年产能达6000吨。此前双方已有合作基础:2021年,煌上煌子公司真真老老曾与立兴食品共同研发并推出应用冻干锁鲜技术的粽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溢价较高。立兴食品100%股权估值为9.7亿元,51%的股权对应作价金额为4.947亿元,相较于立兴食品2025年6月末的净资产,溢价率约为250%。

关于此次高溢价收购的原因及后续计划等,煌上煌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卢克林分析认为:“此次高溢价收购的核心目的在于获取‘时间+牌照’:自建冻干产线需2~3年,而立兴食品已具备15条冻干线、婴配粉SC资质及国际客户资源,可帮助煌上煌快速完成供应链布局。其福建基地可辐射华东、华南,压缩冷链半径20%,降低物流成本。溢价虽高,但用5亿元换来10亿元级新赛道的入场券,比继续烧钱开卤味店划算。收购完成后,立兴的B端代工业务将平滑煌上煌的季节波动。”

面对较高估值,立兴食品作出业绩承诺:立兴食品2025年至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三年累计为2.64亿元,年均不低于8800万元。若未达成承诺,需进行补偿。立兴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4221.7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4188.3万元,承诺目标约为当前水平的两倍,实现仍具一定压力。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立兴食品在冻干领域处于龙头,拥有军工订单并已进入大型商超,技术、资质和客户壁垒短期难以复制。对于煌上煌来说,立兴食品的业绩承诺相当于把部分溢价‘后置’,若其完不成可冲回商誉,降低一次性风险。”

“但若立兴食品未来三年利润达不到承诺,煌上煌或将面临减值冲击;立兴食品线下零售基因弱,煌上煌想借其打开C端仍需重建渠道;冻干赛道已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布局,品牌竞争、价格战不可避免。”柏文喜提醒。

煌上煌在多元化方面并非首次尝试。煌上煌曾于2015年和2023年合计出资近1.9亿元控股粽子生产企业真真老老。然而2021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真真老老米制品收入除2023年外均同比下滑。

此外,煌上煌还曾推出猪蹄小吃品牌“独椒戏”,但其市场表现与主品牌及“真真老老”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财报中被列为小型微利企业。2024年年底,公司公告拟收购休闲食品企业展翠食品,但仅两周后因条款协商不一致而终止该交易。

主业持续承压

煌上煌急于拓展新业务的原因,在于其传统卤制品主业正面临挑战。

从财报数据来看,煌上煌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核心业务与销量均呈下滑态势: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9.84 亿元,同比下降 7.2%;归母净利润虽同比增长 26.9% 至 7692 万元,但增长并非来自营收健康提升,而是依赖原材料价格下降与销售费用缩减。作为营收主力,酱卤肉制品与米制品合计贡献超九成营收,同期两者营收分别同比下滑 11.65%、1.36%。事实上,煌上煌营收已连续四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 23.39 亿元、19.54 亿元、19.21 亿元、17.39 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指出,作为区域品牌,煌上煌供应链与品牌势能不足,难以抗衡绝味食品、周黑鸭等全国化巨头,加上产品创新滞后、数字化与营销升级缓慢,错失年轻消费趋势,多重因素共同加剧了业务困局。“煌上煌需重构加盟管控体系以提升终端一致性,依托冻干业务收购打造差异化产品壁垒,同时升级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营。”他建议。

此外,门店规模的快速收缩进一步加剧了营收压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专卖店总数仅2898家,较2024年年末的3660家净减少762家;而2024年年末的门店数已较2023年年末的4497家减少837家,日均关店2.3家,短短一年半内门店总数缩减超1500家。回溯2020年,公司门店数曾达4627家,如今较彼时减少1729家。

煌上煌曾提出“千城万店”战略,计划到2026年在全国开设10000家以上门店。但现实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从门店结构看,加盟店成为关店主力,2024 年加盟店减少 816 家,同期直营门店仅减少 21 家,2025 年上半年加盟店再关 715 家,截至 2024 年年末,加盟店占比仍高达 93.4%。

卢克林认为,当前关店本质是加盟体系的自我出清,暴露了煌上煌 “弱管控”与 “单店模型老化”的核心问题。95%的加盟依赖导致品牌对门店选址、动销、价格缺乏强干预,当下消费分层,低线门店最先“失血”。行业CR5市场占有率已升至45%,区域品牌想突围,一是用冷链前置仓把鲜货日配半径缩到 150 公里,保证口感;二是把加盟合同从“供货制”改为“联营制”,总部直控定价与线上流量,降低加盟商库存;三是把拳头 SKU 从 120 个砍到 40 个,集中打造 3—5 个 10 亿级爆品,先把单店日销拉回 8000 元生死线,再实施全国化。

卤味巨头纷纷寻突破

煌上煌的困境并非个例。2024年,卤味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多家企业业绩出现下滑。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净利润2.27亿元,下跌34.04%。周黑鸭同期营收24.51亿元,减少10.7%;净利润0.98亿元,跌15%。

面对行业瓶颈,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鸭货,纷纷尝试拓展新产品、新渠道、新业态。绝味食品在长沙推出“绝味plus”店型,引入炸卤、小吃、果酒等品类,突破传统档口模式。绝味还通过投资涉足多个餐饮相关领域,包括和府捞面、书亦烧仙草、夸父炸串等。

周黑鸭则推出子品牌“3斤拌·小锅鲜卤”,进军现制热卤+快餐市场,并与泰国企业合作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布局饮料赛道。久久丫也在部分门店引入煎饼果子、牛杂、猪脚饭等小吃快餐品类,尝试向复合型餐饮转型。

卢克林指出,卤味行业规模增速从 2019 年的 18% 跌至 2024 年的 4%,门店密度饱和、客单价触顶,继续开店边际收益为负。巨头现金流仍充沛,必须寻找“第二池水”装下利润。卤味巨头多元布局本质是把手里的冷链、渠道、品牌资产做二次变现,谁先跑出 20 亿级新品类,谁就能在资本市场继续讲“平台化”故事,撑起估值。

与此同时,新兴品牌不断崛起,加剧市场竞争。如麻爪爪、盛香亭等深耕社区,而以王小卤为代表的新锐品牌通过入驻电商平台和进入商超等渠道快速抢占市场。此外,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也早已将产品线拓宽至卤味小吃。

面对当前卤味市场,柏文喜建议,对于煌上煌来说,首先,通过重新梳理加盟政策,如下调加盟门槛、补贴老店翻新,以减缓关店速度;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单店运营效率,包括精准订货、会员复购和拓展外卖团购等增量渠道。其次,收购立兴食品只是起点,关键需推动冻干产品与现有卤味门店、电商和直播渠道深度融合,实现交叉销售;并考虑设立独立品牌或事业部,避免“老团队用老方法做新业务”。最后,应回归区域深耕与供应链升级,聚焦江西、广东、福建等优势市场,做透区域密度而非盲目全国扩张;并通过“中央工厂+前置仓”模式压缩配送半径,降低加盟商库存和损耗,从根本上提升单店盈利模型。

(编辑:孙吉正审核:孙吉正 校对:翟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算力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通胀”环节,由此催生域控的强劲需求,吸引众多A股...
卓越商企服务上半年营收20.2...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8月26日晚间,卓越商企服务(6989.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
全员到岗但领导不来?员工爆杭州... 8月25日据媒体报道,杭州银行(600926.SH)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匿名举报”杭州上城区天城...
免费学TikTok电商,南山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 8月23日,“技能进阶・职达南山”TikTok电商公益培训圆满收官。...
好消息!医保账户余额能转账了 您知道吗? 医保个人账户不光能自己用 还能给家人“钱包转账” 但转账前 一定要看下自己要去的医院 目...
原创 资... 如今币圈大佬的命运两极分化: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币圈人物,如今有的破产,有的退圈,有的面临牢狱之灾,有...
对话钉钉无招:用AI,打碎一个... AI时代怎么重做工作方式,这是无招的第一份答卷。 访谈|杨轩 邓咏仪 文|邓咏仪 直到2023年...
邢自强:这轮水牛行情会被什么打... 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8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
稳健医疗上半年营收增长3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打着“医疗+消费”的牌,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交出了一份不错的...
光模块概念股逆市走强,新易盛股... 8月27日,A股市场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从板块来看,光模块(CPO)概念股逆市走...
美国版“人工智能+”,正面临怎... 昨日(8月26日)盘后,中国AI产业顶层设计《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公布,基本明...
绿地控股:上半年营收944.9... 8月26日晚,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半年...
航旅纵横的下注游戏,翻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 (ID:ifeng_tech),作者:凤凰网科技,编辑:董雨晴买延误...
V观财报|西部牧业上半年亏损扩... 【V观财报|西部牧业上半年亏损扩大】西部牧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96亿元,同比...
富滇银行“长尾腐败”,早已写在... 导语:业内人士看来,正因为夏蜀的落马,并非直接出自富滇银行的业务,反而更凸显“治理惯性”魔力。8月1...
奶香邂逅书香,光明乳业携手上海... 盛夏八月,申城书香漫溢。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
爆了!湖南杀出一家“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300433.SZ),股价爆发!2024年以来,蓝思科技区间最大涨幅已达26...
半年盘点|猫狗“吞金”!宠物股... 今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生育。相比之下,“毛娃”行业则没有生育焦虑。近日,...
IPO变革两周年:IPO结构性... “827”新政已推行满两年。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A股资本市...
金风科技出海,从卖产品走向“卖... 导语:“信用本地化”成为开拓新兴市场的关键门槛。中国新能源出海,正在发生一场悄然转向。8月18日,金...
德国中产家庭的困窘,让我震惊 在德国度假期间,隔三差五地我会去公司位于慕尼黑市区的办公室上班。我们住在慕尼黑郊外的小镇,以前都是开...
白酒变局,透视酒企穿越周期之道... 今年以来,在科技股的带动下,A股市场表现十分突出,近期沪指甚至创出了十年来新高。然而,在这轮市场的表...
V观财报|德林海因财务核算问题...   中新经纬8月27日电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林海”)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
A股成交额再破3万亿元!三大股... 红星资本局8月27日消息,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1.76%,深证成指跌1.4...
牛市来了?你该怎么办 牛市来了... 原创 刘博团队近日,沪指逼近3900点,创十年新高;两市股票日交易额超3万亿,创历史第二高纪录;甚至...
【收盘】A股午后持续走低,沪指... A股三大股指8月27日集体高开。早盘大小指数分化,双创携手走强,午前两市出现快速走高。午后两市风格变...
通宝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27日,通宝能源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61亿元,同比增长5.65...
好太太: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27日,好太太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下降5.00%,...
恒丰纸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27日,恒丰纸业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2.7...
千亿级创业板ETF来袭!创业板... AI制图。千亿级创业板ETF来袭!创业板指迎来配置黄金期8月以来,A股走出震荡反弹走势,上证指数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