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松清
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重庆开启了全市水资产的整合浪潮。
8月25日,重庆市供水资产专业化整合签约仪式在重庆市国资委举行,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简称: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供水企业重庆水务(601158.SH)、渝江公司、渝东自来水公司、渝东北自来水公司、渝东南自来水公司、渝水资源公司、原水公司、石柱公司现场共同签约。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此次重庆市供水资产专业化整合,将以重庆水务上市公司为主体,首先将条件成熟的渝江公司注入,其他以托管方式管理,孵化成熟后再有序注入。
作为重庆水资产的唯一上市公司平台,重庆水务供水业务板块将迎来大发展,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此次托管水厂将超过百座。
在大发展的背后,重庆水务也重任在肩,因为,这是涉及到三千万重庆人民喝水的大事。同时,重庆的探索也将成为其他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未来公共事业业务改革的标杆。
以上市体系提升水资产规模效益
对于拥有三千万人口的重庆来说,饮水是个大事,也是必须做好的要事。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在签约现场表示,“此次专业化整合不是简单的分分合合,具有1+1>2的意义。”整合后,重庆水务环境集团的质量效率更加改善,功能使命更加增强,能够更好发挥国企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中的主力军、开拓者、先行者作用。
此次整合,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坚持专业化、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谋划、分步实施,以上市公司重庆水务为主体,对条件成熟的渝江公司,优先以转让股权方式注入重庆水务。
对暂不具备条件的渝东自来水公司、渝东北自来水公司、渝东南自来水公司、渝水资源公司由水务股份实施股权托管,对原水公司、石柱公司所属水厂及相关供水业务委托重庆水务管理,孵化成熟后有序注入重庆水务。
托管期间,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管理、统一运行标准、统一集中采购、统一客服热线等举措,在重庆水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机制下,进一步提升供水资产规模、经营效益、整体效益和民生保障能力,实现“以上市促规范、以规范谋发展”。
整合完成后,重庆水务环境集团供水资产将最终由重庆水务统一运行,并在中心城区实现供排管一体化。
重庆水务将承担全重庆饮水重任
供水资产整合到重庆水务,一方面是符合政府饮水改革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符合证监会同业竞争的要求。
在2025年3月,重庆市国资委将重庆水利投资集团(简称:重庆水投)100%股权无偿划转给重庆水务环境集团。
为了符合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要求,重庆水务环境集团也承诺,将于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的36个月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向重庆水务转让项目公司股权、项目资产及其他权益或其他合法方式,逐步妥善解决重庆水务与重庆水投的同业竞争。
重庆水务董秘办人士8月26日下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注入和托管,也是为了符合此前重庆水投划入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后,解决同业竞争的要求。总体来看,这些资产的注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好事。”
重庆水务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拥有水厂为41座,设计生产能力328.7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123个,设计处理能力558.795万立方米/日。
而此次注入或托管水厂,总数将超过一百座。
重庆水务公告显示,渝江水务公司拥有水厂16个,设计供水规模5.01万立方米/日,渝东自来水公司,注册资本5.9亿元,拥有水厂49座,设计供水规模67.72万立方米/日;渝东北自来水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拥有水厂8座,设计供水规模33.1万立方米/日;渝东南自来水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拥有水厂8座,设计供水规模18.3万立方米/日;渝水资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拥有水厂42座,设计供水规模157.91万立方米/日。
重庆水务将对上述水厂进行托管,托管期三年,为注入上市公司前的过渡期,而这部分水厂此后注入重庆水务,将极大增强其实力。
作为重庆水务的控股集团,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军表示,将认真落实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要求,围绕实现“供水设施、智治效能、安全韧性”三个升级的目标,形成“两江互济、江库联动、互联互通”供水格局,构建“水源、水厂、水网”全链条一体化调度体系,为超大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提供稳定供水保障。
重庆水务改革之路 探索超大城市饮水整合新路子
这其实是重庆探索超大城市饮水整合的一个切片,重庆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超大城市水务改革。
由于我国国情水情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城乡供水保障,一直被视作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重庆在2009年被国家定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试验区,为进一步打破城乡供水分化格局,最大限度实现区域统筹、城乡联动、互联互通、资源整合,重庆开始探索水务市场化改革。
2007年,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水务30年供水特许经营权,由其承担主城9区以及綦江区万盛片区、合川区范围内供水服务。
同时,以试点方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选择巴南、铜梁等12个区县作为试点,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规模集中供水工程企业化管理等方式,提升农村饮水水质和供水稳定性;以主城都市区渝西片区为重点,按照“以城带乡、以大并小、能延则延、能并则并”的工作思路,推动城市供水在有条件的区域逐步向周边农村延伸;选择北碚区、忠县、巫溪县等8区县作为试点,探索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此后又经过多次变化,最后成为以重庆水务为主体,主要承担中心城区供水;以重庆水投为主体,主要承担主城区以外区域供水。
中诚信评级数据显示,重庆水务主要覆盖重庆市中心城区和部分渝西、渝东新城区域,其中供水业务在重庆主城区市场占有率约为54%,公司及合营、联营公司供水业务在重庆主城区市场占有率约为88%。
重庆水投负责重庆市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中梁山以西地区以及主城区以外区域的供水,2024年末拥有126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300.84 万吨/日。
重庆人民的饮水,由重庆水务和重庆水投负担起来,中心城区人民喝的水,主要来自重庆水务;而区县人民喝的水,主要来自重庆水投。
得益于此,近年来重庆区县饮水水质得到极大提升。
重庆城市管理局2021年数据显示,按国标规定的106项指标衡量,全重庆市水质总体良好。其中,重庆市区县级以上城市水质综合合格率每年都在98%以上,中心城区饮水水质合格率近100%,优于95%的国家标准。
在2024年6月,重庆进一步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布了《重庆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含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城乡供水融合发展为主导方向,统筹城乡供水现状及发展需求……以江河水源和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为依托,整合优化供区及厂网布设,着力构建‘一个巩固、三大布局、两个延伸、一主一辅’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
在2025年5月,重庆发布《重庆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明确到2027年的主要目标:重点水源工程覆盖率达90.8%,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达72.5%,自来水普及率达95%,规模化水厂在线监测率达100%,规模化水厂及千人供水工程应急备用水源配备率达46%,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县域统管。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阳也表示,此次专业化整合将有效破解重庆市供水领域多点开发分散经营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规模效益,增强供水安全保障,实现高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