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钢铁侠梦想,只要999美金|Shine Brand 人类的钢铁侠梦想,只要999美金|Shine Brand
创始人
2025-08-27 14:01:44



作者|岭南人鱼机

编辑|李小天

编者按:从出海,到入海,再到必须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越来越多企业以向外的姿态站立潮头。理想状态下,他们有中国企业的基因,更具备全球视野。但远征从不只是顺风顺水顺财神,品牌全球化之路,考验的不仅是商品的去向,更是在风云诡谲的地缘政治变幻中,看企业的度量和取舍、胆识和判断。当航行至更远处成为主旋律,世界将以怎样的姿态拥吻到访者?新的商业竞赛拉开帷幕,霞光社特推出「Shine Brand」专栏,从品牌成长的微观视角,洞见时代的机遇,为全球化玩家与行业提供思考与启发。本文是专栏的第四期——「Hypershell(极壳qiao)」,它是世界上第一家把机械外骨骼产品从医疗和工业领域带到消费者领域的创业公司。2023年,Hypershell在Kickstarter上推出全球首款消费级外骨骼产品「Hypershell Go」,众筹总金额超120万美金,成为2023年Kickstarter Best Seller。今年年初,Hypershell首款产品在海外正式上市,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万名用户。

如果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人类怎样才能不断探索自身边界的极限?

科幻片总是将畅想发挥到极致,要么穷尽大脑的开发,从精神世界不断延伸到身体,以思维带动躯壳,正如马斯克对人机交互的坚信;要么借助外力,自带超人盾牌、机械手,或是黄金战甲等等,将装备拉到满格。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将对于物理世界的探索欲更多地放逐于大自然。用脚掌抓牢土地,奔走于山川、河流、丛林中,既能获得探险的刺激感,又能让身心感到辽阔。因此,更多都市男女开始在山野中打转,就国内市场来说,据《2024户外运动线上消费发展报告》,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户外装备的更多补充,成了户外玩家需要不断氪金的军火库。然而,出行路上总有很多困难,比如户外出行中,生态游爱好者、户外摄影工作者、狩猎人群等往往需要背负10kg以上负载,在起伏山地徒步行走好几个小时,以完成工作或旅行。也有登山过程中遇到困难,不得不中途放弃,或是需要寻求帮助的事件偶发。



传统的户外装备并不能帮助人突破自己的身体限制,但在今年年初,外骨骼作为一种新的户外装备陆续开始出现在国内的景区,帮助游客实现更轻松地游玩。目前长白山,黄山、青城山、华山、武功山等多个知名景区,都能看到这个新的登山辅助产品,此前仅应用于医疗、工业行业的外骨骼开始进入了更广泛的大众视线。

Hypershell(极壳)成立于2021年底,希望能将以往运用于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外骨骼设备带入消费品市场。其以海外户外从业者(如勘探、摄影师等)为切入口,消费级外骨骼可以用于爬山,长跑、骑行等运动也可以用它辅助。在这些场景中,Hypershell能够为用户带来轻量化、智能化的户外体验。对于外骨骼为例的创新型智能硬件产品来说,细分场景、小切口,是否仍有大单品的可能?走向消费级领域意味着哪些新的想象?我们将在本文中洞见一二。



什么是外骨骼?

简单理解,外骨骼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机械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生物学,早期人们受到甲虫的启发,尝试发明由钢铁框架构成并且可由人穿上的机械装置,通过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协作,这就是机械外骨骼,通常又称为“动力外骨骼”,其实质上是一种可穿戴机器人。

终极形态可以参考《钢铁侠》中无所不能的钢铁战衣,每个身体部位都能带上“新动能”。

然而,此前外骨骼机器人仅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Hypershell是世界上第一家把机械外骨骼产品从医疗和工业领域带到消费领域的企业。

2023年,Hypershell推出世界首款消费级外骨骼「Hypershell Go X」,众筹价格仅为299美元。在海外的众筹平台 Kickstarter和Indiegogo上线后,Hypershell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卖出去了3000多台。作为对比,在Hypershell众筹达3000台之前,截至2021年,全球外骨骼年出货量也才3000台左右。

与户外运动近年来才逐渐在国内流行不同,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因素,户外运动一直是欧美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户外运动最早在欧美国家被定义,大体属于军事和求生的范畴。在美国,早期的户外文化和军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是一个通过反抗殖民主义建立的国家,美国人骨子里的冒险意识和抗争精神,造就了美国的户外活动中“探险”“硬核”“荒野求生”等特点。

对于欧洲人来说,无论是周末悠闲地骑自行车,还是在森林里长途散步,“户外运动”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说像在锻炼一样。户外运动的目的也不一定是健硕的肌肉和苗条的身材,而是保持活跃并保持健康和平衡。因此,欧美人看重的“户外”,是去看更广阔的风景,登更高的山。



根据美国户外产业协会发布的《2024 年户外参与趋势报告》,2023年,参与户外休闲活动的美国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758亿,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57.3%,比上一年增长了4.1%。其中,55岁至64岁美国人的参与率将从2019年的 41.2% 上升到 2023 年的 49.7%;65岁及以上美国人的参与率从2019年的28.8%上升到2023 年的39.5%。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出,美国的户外运动普及率更高,普及人群也更广泛,同时也意味着对于户外装备的需求更多。

目前,Hypershell有基础款Hypershell Go X、功率更高的Hypershell Pro X,以及Hypershell Carbon X共3款产品在售,差异点在于材质和功率。此前,始祖鸟也为户外登山爱好者做过消费级的可穿戴外骨骼,但去年开始接受预定的始祖鸟MO/GO,预计到今年10月才能发货;价位上,最便宜的早鸟预售价也得4500美元( 折合人民币 3.3 万元 ),即使是租8小时体验一下,也要近600元人民币。而Hypershell最高配的产品,价位也不过是始祖鸟的一半左右,而且已经开始向用户发货。





户外场景与欧美市场的适配度更高,这是Hypershell海外众筹成绩优异的原因之一,此外,Hypershell的产品力足以打动市场,是获得更多消费者投票的另一原因。

外骨骼并非“新事物”,如果我们向前回溯,外骨骼机器人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早期的外骨骼雏形结构相对简单,主要采用了较为笨重的金属框架和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力量辅助,但由于技术限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第一台真正与人类运动相结合的“移动机器”出现——Hardiman装甲由通用电气和美国武装部队共同开发。这个装甲包含了30多个关节,通过液压电力伺服系统驱动,能使穿戴者的力量增加25倍,提起110公斤重量的物体就像提起4.5公斤那么轻松,这也是人类需要和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原因和意义。

然而Hardiman装甲的局限性很大,其自身680kg的重量与不及时的传导结构,让该设备的实际用处大打折扣,最终该项目以失败告终。

到21世纪,外骨骼机器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超强的力量:全球技术情报公司ABI Research的研究主管Lian Jye Su表示,该行业预计将从 2014 年的 6800 万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73 亿美元。未来随着应用场景拓展和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甚至远超千亿。



发展至今,外骨骼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大致可分为三个。

首先是军事场景。近年来,军用外骨骼技术已成为提升单兵作战效能的关键研究方向,旨在通过物理辅助增强人体机能,减轻负重压力,从而延长作战时间、提升效率并增强生存能力。德国Mehler Protection公司的ExoM Up-Armoured外骨骼装甲是该领域的新成果,其运用负载分散原理,借助先进机械设计将负重有效传导至地面,减轻高达70%的负荷,显著降低肌肉疲劳及运动损伤风险。

第二个是医疗场景。外骨骼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应用主要在神经康复和术后恢复两个层面,核心服务对象为脊髓损伤、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例如,2000年成立于瑞士的Hocoma,垄断了我国高端康复机器人市场,产品可帮助由于脑疾病、脊髓损伤以及运动功能退化的人群进行身体康复;美国Ekso Bionics的产品可以通过脑电信号或机械反馈,帮助截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甚至重新建立神经肌肉记忆。

第三个就是工业场景,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矿山采掘、飞机维修等的体力劳动者,以此减少搬运重物时的肌肉疲劳,降低工伤风险,还可以提升重复性劳动的效率。如日本川田工业的“HYBRID POWER SUIT”,可将人类上肢力量放大5-10倍,让工人在搬运重物时如举轻若重。

但是,主要应用于军工医疗的外骨骼机器人,造价高昂,一台医用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可以达到300万人民币,远无法达到民用普及的程度,这也是普通人觉得「外骨骼」陌生的原因。

伴随消费市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老龄化社会对辅助设备的迫切需求,外骨骼机器人迎来了C端市场的增长空间。在这背后,多家外骨骼企业瞄准了养老、户外等场景。

事实上,想要让专业工具拓展至消费级产品的领域,一方面要在不同场景/环境中能够被使用,另一方面是产品与人体的适配度是否足够,这就要求消费级产品做到轻便、方便穿戴、耐用性好、价格合理,同时还要在运动控制层面,提高多运动场景的适配性。



Hypershell Pro X目前可以提供「舒适、极限、通透、健身」4种不同的助力模式,以及包括「行走、奔跑、上坡、骑行」等在内的10种手动标注的运动状态(基础版为6种)或「自适应动作识别」。

其自主研发的Hypershell Motion Engine (HME) 自适应系统,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实时用户运动数据相结合。 Hypershell联合创始人兼COO余志鹏向霞光社表示,当用户对产品使用频率越高、用户群体逐渐扩大的过程中,Hypershell的HME系统将借助强化学习不断进化,于更多应用场景中自动迭代,展现智能兼容性。据悉,融合Hypershell自研AI系统后,Hypershell X可以支持用户在走路、跑步、登山、甚至骑自行车等10种不同场景中的无按键切换,并在不停迭代新的运动模式。

就笔者的试穿体验来说,强助力是Hypershell产品带来的最鲜明感受。如“自适应动作识别”模式下,当用户产生上坡/爬楼梯类动作时,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腿被“抬起来了”,也有用户向笔者反馈,“Hyper模式下是最让人感到被注入能量的,戴上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喜欢爬山’。”

值得提及的是,Hypershell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多年来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机械外骨骼都是为在工作场所或日常环境中执行基本的重复性任务而设计的,而Hypershell则致力于突破机械外骨骼技术的束缚,将机械腿投入到变化莫测且难以预测的野外环境中。而且,它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单一动作,比如短距离的平坦行走,而是旨在帮助登山者登顶、徒步旅行者延长行程以及越野跑者在崎岖地形上跑得更快、更顺畅。

此外,如果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则更考验对产品的审美和设计,智能、实用、美观三者缺一不可,才是市场落地的前提。



轻量化是当下户外场景中,运动装备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如碳纤维登山杖、go pro等,均展现了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新式智能硬件产品,重量是Hypershell看向户外场景之初就考虑的因素,极壳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宽曾表示,新型外骨骼通过电助力方式增强人的运动能力,负担越大给到使用者的帮助就越多,可以实现一次性大幅度减重,是用户在户外场景实现轻量化、智能化的优选方案。

如何打造轻量化、智能化,还能够适合野外场景的产品呢?Hypershell选择自研产品架构和核心元器件。

构型上,Hypershell发明了全球首个单电机驱动的外骨骼系统,并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基于全球专利的Omega架构,这一创新构型将外骨骼的成本与重量都降至一般;零部件上,Hypershell自研了核心部件,譬如专为优化人机交互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模组,采用碳纤维、钛合金等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将含电池的整体重量控制在2.4千克,核心技术与结构形态的创新突破,也让Hypershell成本压低至传统产品的十分之一。

通过丰富且敏捷的中国供应链体系来控制成本,也是Hypershell能够打造世界第一个消费级外骨骼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供应链负责人常年都在外面跑,为了继续降低成本,也为了更好的打磨产品。”余志鹏说。

对于更加轻量化的追求,也在笔者与Hypershell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证实,未来,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也有更大的目标,重量减半、体积减半。

结构与零件上的创新,直接体现为产品的舒适好用,“我爸爸之前很喜欢爬山,但是年纪大了,体力就不太跟得上,”余志鹏向霞光社提起他父亲的故事,“但他又不想让团队停下来等他,最后只能选择放弃爬山。不爬山之后,少了和朋友相处的场景,心情也没那么开朗了。”余志鹏笑称。“听说我们的产品之后,我爸赶紧让我也给他整一套。”

据悉,Hypershell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预计八月将在国内前沿潮品渠道DrivePro及官网开启体验与销售。

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围绕外骨骼的讨论有好奇,但也有质疑。

举例来说,在海外,一些马拉松比赛已经允许残疾运动员穿戴机械外骨骼进行比赛。虽然目前,这项技术的使用还不会威胁到顶级运动员的排名,但当纪录受到威胁时,马拉松比赛又是否会重新考虑采用外骨骼的使用方式?

我们看到孙宽在一次采访中这样看待上述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他也是通过这种参加马拉松的方式去测试Hypershell产品的有效性,一个运动员在剧烈的、竞争势态的竞赛环境里长时间跑步,能够看到这款产品真实的有效性如何。也不光是为了省力,也能帮助运动员挑战自己的极限。”

毫无疑问,当新事物刚刚步入市场时,难免碰到更多“提问”,这更需要市场花费更长的时间与产品磨合,找到产品在市场中的契合度。

在余志鹏看来,更重要的是产品进入市场的路径,他用扫地机器人举了个例子:“比如我十几年前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那时候产品还不够成熟,这就破坏了我妈妈对扫地机器人的初步印象。而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在不断迭代之后,已经聪明方便很多了,而此前那个时间段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她后续很长时间的购买决策。”



“对于外骨骼产品也是一样,我们不希望有成熟度很低的产品,让市场觉得这个品类不行。”余志鹏说。事实上,从市场前景的角度看,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市场非常广泛。

比如,在Hypershell的后台,有一个用户步数排行榜,团队发现有一个人经常排在榜首,而且每天都有几万的步数。团队联系他后才知道,他是沃尔玛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四处把手推车收集回来,有了外骨骼装备,他每天还是要走那么多路,但确实轻松了许多。

另有一位用户因腿部无力深居家中,直到穿上Hypershell的产品,他才实现了自己走到社区的超市去购物。工作助力、助残,也有助老的可能。老年人穿戴上之后,通过动力装置为下肢助力,帮助老人抬起腿部,减轻肌肉负担,走路爬楼都变得更轻松了,外出的机会也就变得更多了,这让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出现并成为一种新的“养老神器”

2025年也被称为“消费级外骨骼元年”。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消费级外骨骼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其中医疗康复领域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此外,到2030年,工业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0亿,而户外运动领域的市场规模可达700亿。

目前国内医疗端,伟思医疗、傅利叶、大艾等处于引领地位,深耕偏瘫患者康复市场,产品进入医保目录。此外,程天科技是全球首个消费级外骨骼量产厂商,医疗与消费市场双轮驱动;振江股份的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致力于工业外骨骼研发,已与东风柳汽合作物流搬运,并计划2025年量产消费级产品;探路者与迈宝智能合作开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集成多模态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响应速度快,目标2025年销量破万。

更与广泛大众切身相关的是,今年,外骨骼机器人在国内旅游景点的应用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反馈。据恩施大峡谷景区工作人员透露,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后,游客的平均登山时间缩短了40%,满意度提升了90%。除了景区,Hypershell还与已经与蓝天救援队进行了合作,将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在救援场景。

此外,余志鹏也表示,除目前应用于腿部的产品之外,Hypershell还有更多可能,即身上多个部位,都可能得到外骨骼产品的助力。外骨骼的未来是什么?“外骨骼的最终形态就是钢铁侠,”余志鹏表示。



近年来,由于市场饱和度提升、产品差异性降低,在智能硬件产品上做创新,似乎变为了在存量市场中互搏的姿态,增量、创新点何在?一个共性的观点是:不再是一个大单品覆盖全市场的逻辑,而是锚定细分场景、抓住精准客群,做更细致的深耕,创造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产品”。

这或许是智能硬件全球化品牌的新思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票型ETF分化加剧!部分资金... 8月股市震荡上涨,大量资金通过股票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涌入市场。不过,从本月以来的ETF...
华熙生物停止价格促销投流,营收... 化妆品巨头华熙生物的业绩还在探底。8月27日,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报。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2...
“国货之光”白象塌房?光靠营销...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你有多久没吃过方便面了?这个曾被中国人视为深夜神...
3700+投诉,“老汉庭”还能... 导语:华住半年营收118 亿,老门店迭代要烧钱、核心指标下滑,投资者还买账吗?正推进轻资产战略的华住...
“万亿级”盛京银行:启动退市,...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正当上市银行密集披露中报之际,这家“万亿级”城商行却抛...
芦哲:特朗普宣布罢免理事库克,... 芦哲、张佳炜(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核心观点:特朗普以涉嫌在...
王军:全球ESG持续分化下的中... 王军、孟则(王军系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近两年,全球在ESG领域的分化仍在...
国内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核心... 赛晶科技近期股价走势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麻晓超 北京报道近期,输配电概念受...
贝壳、我爱我家发布半年报 新房...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8月26日,房地产经纪行业两大龙头企业——贝壳和我爱我家均递交了上半...
这轮行情能走多远? 这轮行情能...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自去年“9·24”以来,A股、港股掀起了一轮行情,指数持续上涨,成交量大增,...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算力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通胀”环节,由此催生域控的强劲需求,吸引众多A股...
卓越商企服务上半年营收20.2...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8月26日晚间,卓越商企服务(6989.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
全员到岗但领导不来?员工爆杭州... 8月25日据媒体报道,杭州银行(600926.SH)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匿名举报”杭州上城区天城...
免费学TikTok电商,南山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 8月23日,“技能进阶・职达南山”TikTok电商公益培训圆满收官。...
好消息!医保账户余额能转账了 您知道吗? 医保个人账户不光能自己用 还能给家人“钱包转账” 但转账前 一定要看下自己要去的医院 目...
原创 资... 如今币圈大佬的命运两极分化: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币圈人物,如今有的破产,有的退圈,有的面临牢狱之灾,有...
对话钉钉无招:用AI,打碎一个... AI时代怎么重做工作方式,这是无招的第一份答卷。 访谈|杨轩 邓咏仪 文|邓咏仪 直到2023年...
邢自强:这轮水牛行情会被什么打... 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8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
稳健医疗上半年营收增长3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打着“医疗+消费”的牌,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交出了一份不错的...
光模块概念股逆市走强,新易盛股... 8月27日,A股市场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从板块来看,光模块(CPO)概念股逆市走...
美国版“人工智能+”,正面临怎... 昨日(8月26日)盘后,中国AI产业顶层设计《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公布,基本明...
绿地控股:上半年营收944.9... 8月26日晚,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半年...
航旅纵横的下注游戏,翻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 (ID:ifeng_tech),作者:凤凰网科技,编辑:董雨晴买延误...
V观财报|西部牧业上半年亏损扩... 【V观财报|西部牧业上半年亏损扩大】西部牧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96亿元,同比...
富滇银行“长尾腐败”,早已写在... 导语:业内人士看来,正因为夏蜀的落马,并非直接出自富滇银行的业务,反而更凸显“治理惯性”魔力。8月1...
奶香邂逅书香,光明乳业携手上海... 盛夏八月,申城书香漫溢。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
爆了!湖南杀出一家“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300433.SZ),股价爆发!2024年以来,蓝思科技区间最大涨幅已达26...
半年盘点|猫狗“吞金”!宠物股... 今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生育。相比之下,“毛娃”行业则没有生育焦虑。近日,...
IPO变革两周年:IPO结构性... “827”新政已推行满两年。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A股资本市...
金风科技出海,从卖产品走向“卖... 导语:“信用本地化”成为开拓新兴市场的关键门槛。中国新能源出海,正在发生一场悄然转向。8月18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