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创投吴世春:AI不再卖工具,而是卖收益|甲子引力X
创始人
2025-08-30 03:04:42

AI会像水、电、煤气一样成为基础设施。

在当前一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无疑是为数不多能点燃资本热情的超级变量。然而,热潮之下,大多数创业者仍面临融资困境,行业正经历一场价值的重估。

如何在新旧世界的交替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将AI从一个“技术工具”真正转化为驱动商业成果的“行动引擎”,成为所有从业者必须回答的核心命题。

2025年8月21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举办了「渡口——甲子引力X2025科技产业投资大会」。在大会上,早期投资市场最活跃的机构之一——梅花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带来了题为《AI新时代的创业之道》的精彩分享。

演讲中,他剖析了AI时代的创业投资逻辑,并就从业者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解答:

  • AI的价值锚点正发生怎样的根本性转变?为什么说AI已不再是卖工具,而是卖收益?

  • 在大模型格局已定的当下,创业者的机会主要在哪里?

  • 为什么说2025年是“AI Agent元年” ?具身智能又为何是中国引领世界的历史性机遇?

  • 在AI与产业结合的浪潮中,投资机构关注哪些方向和特质?

以下是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的演讲实录,经「甲子光年」编辑,有删改。

我们在市场上非常活跃。今年上半年,我们是早期市场出手最多的投资机构,完成了28个项目的交割。现在二级市场很活跃,但一级市场依然处于肉眼可见的低迷状态。比如在具身智能、AI等热门领域,大部分创业者仍然很难从VC机构那里融到钱。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项目是否有资格上牌桌。因为这是AI新时代,不管是“传统产业+AI”,还是“AI+产业”,都必须和这个时代建立连接。我们一直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最早的时候投游戏,后来投理想汽车,再到现在投AI和具身智能。这个时代需要什么,就要去学习什么,这也是我的标签。

我的一个观点是要永远看多中国。现在全世界能够真正形成完整创新链条的,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几乎所有领域都在中美之间不断竞争。而欧洲、日本、以色列等看起来相对暗淡。还有一点是要关注小镇青年,他们是中国当下创业的主力军。这些人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因为没有太多其他机会可供选择。

我认为AI新时代可以用几个方面来定义。首先,大模型的底座格局已经确定。去年7月份,“大模型六小虎”已经很难跑出来。当时网易采访时我说过判断可能有误,现在占据市场的就是四家:阿里、字节、DeepSeek和腾讯。

未来资本的兴奋点会转向应用,转向为业绩和结果付费。AI的大量创业机会一定会出现在应用层。

AI驱动的物理世界正在加速,一切硬件都需要重做一遍。比如无人机、玩具、机器人、家电等。

软件创业也会因为AI成本的降低而重新焕发活力。过去中国投资机构基本没怎么赚到钱,现在港股、A股的IPO重新活跃使一级市场充满期待。从全球AI生态全景来看,巨头抓住的机会非常清晰,可以预见的空间主要在应用层。AI的价值锚点正在从技术能力转向商业结果。

硅谷内部闭门会的一个共识是:AI不再卖工具,而是卖收益。AI应用层的融资已经超过模型层。DeepSeek在今年3月之后也有所回落,但它的崛起是中国的一件大事,甚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超过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这促使全球对中国科技资产进行重新评估,认为中国在AI上可以与美国一决雌雄。DeepSeek以5%的训练成本实现95%的效果。ChatGPT-5和Claude 4的表现非常惊艳,DeepSeek接下来还会有新的大动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建立对AI的信仰。无论怎么理解,AI确实成为红海竞争中的超级变量。要“上新桌、开新局”,就必须与AI产生关联。

AI的发展进度,大致相当于移动互联网2011年的阶段。2002年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格局已基本确定,大量应用刚刚开始。2011年,iOS和安卓的地位已经确定,设备普及加快,字节跳动刚刚兴起,微信刚刚推出,而拼多多、滴滴等还没出现。

AI的生态位也是类似的:模型赛道属于大厂,创业者只能在应用层竞争。个体则可以通过AI提升效率。

对超级个体和创业者来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超级个体要养成用AI武装自己的习惯,提高决策能力,从“不被替代”到“不可替代”。创业者要避免成为大厂的炮灰,尽量远离那些容易被大厂炮火覆盖的地方。

硅谷有个笑话:每次ChatGPT一升级,YC创业者就会“鬼哭狼嚎”,因为很多应用一旦被大厂覆盖,你就很难生存。这也是AI新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一,要聚焦在垂直细分领域。随着大模型发展,技术门槛降低,单纯技术背景不再占优势。创业者应选择成熟的垂直细分赛道,深入理解行业痛点,用AI重塑工作流程。

第二,要快速实现产品落地和迭代。不要追求长时间研发,而是要尽快变现,并和客户一起交互式成长。客户需求才是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不是靠拍脑袋的构思。在这当中,AI原生公司因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围绕AI而生,迭代速度更快,更具竞争优势。

第三,要要善用大模型底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东西别人已经研发出来,可以直接用,不要闭门造车,更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那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投什么?我们认为2025年是AI Agent的元年。AI使用成本约每12个月下降3倍,远超摩尔定律。从GPT-4到GPT-4o,每token价格下降约6倍。线性增长的智能,带来指数级增长的价值。

我们理解的AIAgent = 大模型 + 记忆 + 工具使用 + 自主规划。它是一种基于大模型,具备记忆能力、制度化推理与规划工具的使用方式,能够有自主推理和规划工具的使用,从而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程序。每个领域都有AI Agent的机会。

在早期阶段,AI被视为复杂算法和技术平台。企业关注的是,我能买到什么AI工具?这个AI工具该怎么用?以工具功能和成本做为主要考量因素。

现在AI进化到中期阶段。AI正在交付实实在在的商业成果,市场对有效AI解决方案有强烈需求。已经从功能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

最终,AI会像水、电、煤气一样成为基础设施。就像移动互联网一样,未来所有公司都是AI公司,都会调用、嵌入AI。人机协作、AI与硬件的快速融合正在发生,包括很火的具身智能,AI正快速嵌入其中,还有各种垂直AI。

我们的AI投资方向,主要关注面向特定行业的垂直化Agent。通用Agent是大厂的主战场,而深度垂直的应用才有机会大幅提升行业生产力。我们早期投资了深度赋智等项目。深度赋智独创的多智能体结构,让智能体自发组织,完成从调研、设计、开发到部署的全流程,打造了 MGX(MetaGPT X)、MetaGPT、OpenManus 等一系列爆款。

华清未央是用大模型解决软件破解问题的公司。很多大模型会告诉你如何生成代码、如何破解,而它通过将代码绑定并转化为另一种高级语言,在网安、国安、网信、软件迁移等领域可以提升百倍左右效率。

CREAMODA AI Agent则是首个时尚领域设计工业级Agent。拍一张人的照片,就能把衣服和穿搭设计转化为流水线作业,用户在家就能收到定制衣物。这是我们投的典型垂直类AI。

我们认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AI玩具是Agent的四大物理落地场景。

其中具身智能是中国引领世界的历史性机遇。大模型的突破极快地赋能具身智能,中国在供应链和产品上有强大的优势。例如,宇树的本体在海外生产,成本至少四五十万,而中国可以做到十万以内。同时,中国的人才和工匠红利的迭代足够快,需求量大,数据也更有优势。

这两年国内机器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运动控制能力快速提升,可以做前空翻、后空翻,有些动作还需要遥控,但整体上已经有了很多突破。AI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后,机器人可以理解指令、看懂图纸,并完成多步骤的复杂操作。VLA也让很多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动作。同时,核心器件的性能在提升,尤其是关键电机的性能发展非常快。

产业链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2022年,一台机器人成本还在百万级别,现在已经降到十万以下。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上、中、下游都有投资机会:上游包括关节电机、芯片、“眼脑手”等核心硬件,我们都投资过;软件控制层也有布局,包括多模态感知和仿真平台;中游则涵盖通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陪护机器人——除了陪伴机器人我们没投,其他方向我们都有投资。

图片来源:梅花创投

我们还投了一家由全球机器人副总裁创立的公司,把中国的机器人卖到日本。日本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使用市场,渠道完备,也是一个熟人市场。这家公司叫鹿明机器人,它的软件和硬件能力比较均衡。钛虎机器人是工信部“揭榜挂帅”的项目,主打打螺丝业务,其打螺丝速度是人工的30倍。

未来,所有不能提供情绪价值的重复劳动,都可能被机器人替代。

珞石机器人是工信部认证的“链主”企业,已经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代表,很快也将推出人形机器人。劢微机器人做了国内第一的场内智能叉车,销售情况很好。地瓜机器人是软硬件通用底座企业,新一轮融资已接近10亿美金。

AI和具身智能这两个领域,我们还在不断投资和下注。这是新时代决定性的创业机会。前面提到的一些方向技术含量非常高,但对于更多人来说,产业数据+AI,或者用AI技术赋能传统企业,结合成熟供应链+出海、优质产品下沉,再叠加新服务,都是机会。比如,新老群体中的单身人群消费水平,已经明显高于逐渐萎缩的中产人群。还有美国制裁下的国产替代机会,比如芯片、软件等领域。

我认为,接下来的机会会以AI为锚。所有生意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AI作为最有力的武器,穿透行业本质,用价值作为支点来抵御周期波动。

新旧世界的分水岭在于,既要敬畏技术规律,又要敢于重构规则。

既要加上AI的概念和能力,又要能快速赚到钱。同时,创始人也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商业。

谢谢大家!

(封面图来源:「渡口——甲子引力X2025科技产业投资大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股全线下跌,中概股活跃,阿里...   中新经纬8月30日电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20%报45...
物产金轮:金轮控股减持1.4%... 每经AI快讯,物产金轮(SZ 002722,收盘价:18.2元)8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
中国银行上半年业绩亮点纷呈 全...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文|田文会 8月29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601988.SH)...
梅花创投吴世春:AI不再卖工具... AI会像水、电、煤气一样成为基础设施。 在当前一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无疑是为数不多能点燃...
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开... 【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开售火爆,二手价格先涨后落】8月28日晚间,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线...
阿里深夜狂飙近12%,中概股、... 新闻荐读 北京时间8月29日晚,盘前下跌的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后延续跌势。 美股科技七巨头一度全线翻绿...
300368,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完成后,库珀新能将成为汇金股份控股子公司。根据初步测算,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库珀新能成...
徐勇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国泰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娜娜 上海报道 8月28日,华安基金发布最新的董事长变更公告显示,原董事长朱学...
8月红盘收官!9月A股怎么走? A股今日8月收官,本月市场总体呈现单边震荡上行态势,三大指数月线均大涨。其中,创业板指本月累计涨超2...
雁塔区35亩优质地块成交!博元... 8月28日,西安雁塔区1宗约35亩地成交。该宗地被陕西博元实业有限公司(博元地产)以59290万元的...
ATFX策略师:黄金站上340... ATFX金属:在国家避险情绪较弱,且美元指数并未剧烈下跌的情况下,黄金出现稳定的上涨走势。这种异常情...
积极应对市场大幅下行挑战 北元... 本报讯 (记者殷高峰)8月29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元集团”)披露2025年...
香港企二代净身出局:父亲传给他... 一位原本在房地产混得风生水起的潮汕老板,为“躲避调控”转行光伏,结果不仅没逃成,反而把全部家当赔了个...
刚刚,这家厦企IPO过会! 最新消息! 厦门有望再增加一家 科创板上市公司! 今天(29日)晚上 上交所官网显示 厦门恒坤新材料...
吴清: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证监会主席吴清 文/王兆寰 8月2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对外发布消息称,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
安井食品半年报揭秘:速冻龙头增... 安井食品,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期公布的半年报揭示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报告显示,公司在上半...
香港企二代净身出局:父亲传给他... 一位原本在房地产混得风生水起的潮汕老板,为“躲避调控”转行光伏,结果不仅没逃成,反而把全部家当赔了个...
龙光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推...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8月...
美的集团高管层调整 美的集团高... 2025.08.29本文字数:76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王珍8月29日晚,美的集团...
浙商银行:拒绝内卷 向“低风险...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浙商银行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
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核心指... 8月29日晚间,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在乳制品行业需求...
9月1日社保“新规”落地,专家... 倒计时1天,社保“新规”即将在9月1日落地,到底要不要交社保,很多老板和个人都在发愁。中国社会保障学...
桂林旅游扭亏 得益于欠款收回 ...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
长城汽车:烧钱养电车 长城电车... 长城汽车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先说收入,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923.3亿元,...
“存款搬家”加速!2万亿规模的... 7月“存款搬家”现象加速,近期引起热议。多份券商研报认为,居民部分存款正向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迁徙。...
「茅台魔咒」,会重现吗? 茅台...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甘肃千亿富豪,带着13倍大牛股... 从退伍军人到甘肃出生的千亿富豪,陈涛正在资本扩张中搏击AI浪潮。8月20日,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
零售业务收入“顽强”增长,招商... 营业收入下降放缓,净利润增速转正,招商银行上半年的整体业绩,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改善迹象...
中国银行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 中国银行(601988.SH)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元微降0.85%,房地产业不良率升至5.38%。...
深耕产业 创新引领 华泰证券2... 华泰证券8月29日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于母公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