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企业快速扩张 市场繁荣背后有隐忧 眼科医院市场发展前景 眼科医疗发展
创始人
2025-09-04 11:33:48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眼科医疗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行业龙头爱尔眼科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门诊量高达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

翻看七大眼科医疗企业(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德视佳、希玛医疗)的最新财报,一组数据较为亮眼:7家企业2025年上半年的总营收超过17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眼科“七雄”的财报上,屈光手术贡献了大部分营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眼科医院将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高毛利项目时,基础眼病诊疗服务难免被边缘化。”



图为在河北省新乐市一家医院的眼科诊室,医务人员正在给学生检测视力。(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眼科医疗企业快速扩张

从已披露的财报数据看,爱尔眼科作为头部企业强势领跑,尾部企业面临增长压力。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何氏眼科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4.19%,但是,细看财报可以发现,这一增长是在营收下降4.22%的情况下实现的,主要依靠成本削减和业务结构调整;华厦眼科的业绩较平稳,营收同比增长4.31%,利润同比增长6.2%,其中屈光营收增长13.75%,为7家中增速最高;希玛眼科净利润同比微增2.4%。

普瑞眼科上半年净利润约为1467万元,同比减少66.12%,公司在财报中将此归咎于“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朝聚眼科上半年营收为6.98亿元,同比减少4.91%;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减少17.1%。上半年,德视佳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2.7%。

当前,快速扩张是眼科医疗企业发展的共同特征。截至2025年6月30日,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76家;截至2025年6月,华厦眼科已在全国49个城市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7家视光中心。

一位离职的眼科医生透露:“新并购的医院往往要承担业绩指标,导致医生面临巨大的营销压力。”

此外,高速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也不容忽视。应收账款高企成为行业的普遍问题。比如,多家眼科医院的应收账款增速超过营收增速。有业内人士分析,部分医院可能通过分期付款、医疗贷款等方式降低消费门槛,但这会增加坏账风险。

屈光项目独大 白内障业务承压

从各家的业务结构来看,屈光项目已成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比如,爱尔眼科屈光项目收入达46.18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约为40%),同比增长11.14%。

数据显示,7家医院的白内障项目收入平均增速仅为个位数,远低于屈光项目。青光眼、眼底病等疑难眼病诊疗收入占比普遍不足10%。有患者反映:“现在想找专家看青光眼越来越难,医生都在忙着做近视手术。”

财报中的另一个趋势是客单价持续攀升。市场数据显示,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客单价在1.85万元左右。爱尔眼科也在财报中提及屈光项目客单价企稳回升。

有患者表示,在屈光项目上,眼科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如同一座迷宫。同样的半飞秒激光手术,在不同机构的报价可能从8000元到30000元不等,但患者很难辨别其中的差异。

价格不透明还体现在各种“打包服务”中。有消费者在投诉平台投诉称:“手术报价2万元,但术后护理、复查、用药等都需要额外付费,最终实际花费接近3万元。”

更令患者困惑的是医保报销问题。多家民营眼科医院打着“医保定点”的旗号,但实际治疗中大量项目被归类为“自费项目”。有患者表示:“原本以为医保能报销大部分,结果自付比例超过70%。”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爱尔眼科控股子公司因各类违规已被处罚30余次,主要集中在医疗合规、商业贿赂与不正当竞争、医保基金违规、广告宣传违法、信息与隐私管理等领域。

市场繁荣背后有隐忧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据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231亿元,同比增长11.05%,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占比达42%,规模突破937亿元。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测算,2025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21.5亿元,较2020年增长83%。

眼科医疗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正在走向白热化。有投资机构投资人表示:“现在眼科医疗机构估值普遍偏高,存在一定的泡沫。一旦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

已有国内的眼科医院开始进行海外并购。2025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在境外地区的营收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16.5%。对此,有国际医疗投资顾问表示:“中国医疗品牌在海外认可度有限,且面临当地政策和文化差异的挑战,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检验。”

此外,海外并购也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根据财报数据,部分眼科企业的海外子公司负债率偏高,可能影响集团整体的财务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介入正在改变眼科行业生态。上述离职的眼科医生坦言:“现在年轻医生更愿意去民营医疗机构,因为收入高。但这也导致公立医院人才流失,最终可能影响整体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市股指大幅下探 科创50指数... 4日,两市股指盘中大幅跳水,截至发稿,沪指跌近2%,创业板指跌超3%,科创50指数大跌超5%。 板块...
原创 突...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乌海 今日(9月4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低开低走的态势,寒武纪-U(68825...
电池、光伏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储... 电池、光伏板块早盘领涨,截至午间收盘,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1.2%,中...
拆解赛力斯盈利模型:如何把高端... “黑马”赛力斯还在持续交上更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在全...
Salesforce:AI到底... 9月4日早美股盘后,SaaS龙头Salesforce公布2026财年2季度财报。当季业绩表现相对平稳...
韧性经营主动突围,华侨城A稳住... 近日,华侨城A(000069.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113....
A股午评:科创50指数跌5.3... A股三大指数4日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沪指跌1.97%,深成指跌2.37%,创业板指跌3.2%,北...
财通资管林伟:聚焦消费单品爆发... 作者:林伟作者系财通资管权益基金经理,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3年投资管理经验,2016年5月加入财...
光大银行零售业务利润微薄,分管... 文 |史迪仔出品| 财报星球零售业务赚钱难,光大银行分管零售业务副行长的薪酬却并不低。近日,光大银行...
正泰安能主动撤回IPO申请,长... 2025年9月1日,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877)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审慎决策,决...
告别“内卷”,差异化竞争格局渐... 9月4日早盘,光伏设备板块继续活跃,板块指数涨超3%。截至中午收盘,上能电气(300827.SZ)涨...
特朗普:看阅兵,谈感想 特朗普... 原创 刘晓博昨天的大阅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一张特朗普在白宫观看阅兵的AI生成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牛市旗手”异动拉升!证券ET... 9月4日午后,“牛市旗手”券商板块异动拉升,太平洋盘中触及涨停,华林证券、国盛金控等多股跟涨。相关E...
农业银行总市值首次超过工商银行... 红星资本局9曰4日消息,继8月上旬A股市值超过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之后,...
字节跳动回应切割芯片业务:谣言... 红星资本局9曰4日消息,近日,有传言称,字节跳动整个芯片团队权限被注销,业务从集团独立,变更至新的主...
上门体育生,被鸡娃家庭抢爆了 ...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有人陪跑、陪练,一个月赚了4000元。作者 :梁湘来源: 真故研...
29岁,得癌之后 “你看最近的综艺了吗?”魏梁的母亲给他发来信息,“咱们东北孩子李雪琴说自己体检癌症筛查指标异常高,是...
最新银行政策放宽,最快7天贷款... 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正迎来历史性的政策窗口期。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券业“净利一哥” 中信、国泰海... 券商行业格局生变!作者 | 崔文静编辑 | 巫燕玲长期稳坐头把交椅的中信证券,在今年上半年憾失净利润...
“蔚小理”彻底分道扬镳! 蔚小...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由AI生成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三张报表,一场残酷排位赛,昭示我国...
10年减少70%,记忆中的客运... 你有多久没坐过客运站的大巴车了?不声不响里,客运站甚至已经快要消失了。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快刀财经的...
半年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私人... 2025年上半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逆势而上,成为银行财富管理板块中表现最为亮眼...
交了一笔「爹妈税」 交了一笔「... 越小保的女儿在上小学。 上学之后,学校推荐了 一份 「 学平险 」,在班级微信群接龙购买。 越小保是...
最多浮盈40多亿,最少也9位数... 2025.09.03本文字数:2642,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黄思瑜封图 |AI生成最...
厦门银行2025年上半年发展韧... 近日,厦门银行正式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这家深耕区域的城商行交...
历史回声嘹亮,时代使命在肩——... 文/识局君(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历史的回声,总是会在关键节点激起深刻共鸣。今日,隆重庄严...
东软集团“失血”加剧,新掌门荣... 作者 | 郝文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近日,东软集团(600718.SH)披露中期业绩情况。2025...
券商中期业绩全景:5大券商吃掉...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2025 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成绩单”。Wi...
国产医械企业半年报:盈利模式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报道医疗器械企业的2025年半年报披露收尾。公开信息显示,全国医疗器械...
鹏华基金前瞻布局打造科创·股债... 在本轮行情中,科创板块无疑是最耀眼的主力之一。同期,鹏华指数基金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科技创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