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威马汽车微信公众号终于更新,这次带来了即将复工复产的消息。
9月6日,威马汽车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其中提到,翔飞公司已接管威马四家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生产。
翔飞公司全称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曾是报名威马汽车战略投资人的唯一一家公司,与宝能汽车存在一定关联关系。
根据《致供应商白皮书》,翔飞公司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政府也将给予融资支持。新威马汽车预计将于今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实现年内产销2万辆,预计收入10亿至20亿元,明年量产10万台,预计收入百亿元。
债权金额15万以下现金清偿
据《致供应商白皮书》,今年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威马四公司(包含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重整计划。
重整计划列明了威马四公司的资产范围,并明晰了债务清偿安排。具体来看,债权金额在15万元(含本数)及以下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的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
债权金额在15万元以上的普通债权人,每个普通债权人除获得15万元现金清偿外,对于债权金额超过15万元的部分,将通过受领信托受益权份额,由信托机构变现纳入信托的资产后由管理人根据债权比例进行清偿。
对威马四公司以外的原威马体系其他公司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可单独向威马四公司之外的子公司进行追偿。
复工复产获政府支持
《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新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得到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温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供应链协调上,温州市政府及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重整后的复工复产工作,包括协调浙江及温州本地供应商,促进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资金方面,在温州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新股东翔飞汽车正与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接沟通,以股东的优质资产等作为增信开展融资,为新威马复工复产所需的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运营扩展资金提供保障。同时,相关方正努力将新威马汽车的纳税信用评级及银行信用评级予以恢复,以增强金融机构和供应商的合作信心。此外,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温州市政府考虑为威马复工复产、产线技改、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等给予补贴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前,相关部门已针对威马汽车复工复产展开行动。7月,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曾发文指出,该院组建由多名专家领衔的专业检验团队深入威马汽车生产一线,对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开展“全身体检”,特种设备进行逐一排查,以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该院还专门组建了汽车产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对企业设备运行情况、生产规划以及检验需求展开全方位、深层次摸排,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定制专属服务方案。专班还紧密围绕企业投产需求开启“绿色通道”,积极协调技术骨干力量,压缩检验周期,助力企业生产线提前投入生产。
而新威马的发展未来也将反哺地方。据《致供应商白皮书》,2026年,新威马预计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提升地方纳税。
未来或将IPO
根据《致供应商白皮书》,新威马制定了分三步走的2025~2030经营发展规划。
在复兴阶段(2025~2026),新威马将于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2025年产销1万台,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预计收入10至20亿元。同时海外破局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量产10万台,预计收入近百亿元。
在发展阶段(2027~2028),新威马年销量跃升25至40万台。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启动IPO筹备。
在跨越阶段(2029~2030),新威马将在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构造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产品是销量的基础。新威马表示,其拥有全面且快速扩大的产品组合,涵盖了纯电动、增程式技术路线,计划未来5年向市场推出10款以上的新产品,适配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车型图谱包括焕新EX5、E.5等,产品涵盖A00级、A0级、A级、B级、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等车型,通过不同品牌差异化定位。
营销方面,新威马将老车主需求考虑在内,对老客户奖励忠诚度,开展以旧换新业务,置换新车(同款或不同车型)。新威马还将积极与企业、政府机关、运营平台、租赁公司客户展开合作,开发定制车型、配置,提供车队管理、维护服务。
出海方面,新威马计划依托一带一路和品牌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等核心市场,2026年出口占比将达到30%。
新威马将在国内采用多样化销售网络渠道,以Store(销售店)+Station(交付/维修/钣喷)+Spot(社区加盟店)+股东生态合作伙伴(经销店)的模式,实现国内拥有100%的销售网络覆盖率。
政府也将提供订单保障。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政府考虑优先将新威马汽车纳入本地公共采购。同时,支持品牌重建包括支持利用本地公共资源为新威马复工复产宣传。
威马的危机始于2022年。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频频传出降薪裁员、债务缠身的负面传闻,同年11月内部沟通信中,原CEO沈晖承认了资金压力。
2023年,威马试图以引入第三方资金的方式自救,后不了了之。该年10月,威马申请破产审查,开启破产重整程序,表示“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随着新威马重生归来,其也将成为第一家暴雷后成功复活的车企。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