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达佳
新闻评论作为纸媒表达观点和立场的阵地,它的语言风格,是吸引读者、树立媒体品牌、提升受众影响力的重要表征。本文深入剖析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创新的必要性,提出适宜时代发展的创新策略,旨在为纸媒新闻评论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新闻评论是纸媒的旗帜与灵魂,承担着引导舆论、传播观点、舆论监督等重要职责。而语言作为新闻评论的载体,其风格直接影响着评论的传播效果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务中对语言风格进行创新,是使纸媒新闻评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一、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媒体环境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传播呈现出即时性、互动性、碎片化等特点。在这种媒体环境下,纸媒新闻评论的传统语言风格显得较为呆板。新媒体平台上的评论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了,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的眼球。纸媒若不创新语言风格,将难以在信息洪流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满足受众需求转变
新媒体平台的大量涌现,使得受众在信息获取上更加追求多样化、趣味性和个性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纸媒新闻评论那种严肃、刻板的语言表达方式。年轻一代受众群体,尤其喜欢轻松、幽默、贴近生活、便于理解的语言风格。为了更好地增强受众的粘性、满足受众需求,纸媒新闻评论必须创新语言风格,贴近受众兴趣点和语言习惯。
(三)提升纸媒核心竞争力
新闻评论作为纸媒的重要组成板块,其语言风格的创新能够为纸媒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可以使纸媒新闻评论在众多媒体评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读者,进而提升纸媒的整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当前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的现状
(一)语言刻板,缺乏亲和力
部分纸媒新闻评论仍然沿用传统的官腔式语言,语言表达过于正式、刻板,与受众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感。评论内容往往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缺乏生动具体的表述,难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二)表述冗长,不够简洁明了
一些纸媒新闻评论在语言上存在冗长繁琐的问题,为了阐述观点而堆砌大量文字,导致文章篇幅过长,且重点不突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受众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阅读长篇大论,冗长的表述容易使受众产生厌烦,致使评论传播效果降低。
(三)风格单一,缺乏创新性
目前,许多纸媒新闻评论无论是针对何种题材,都采用相似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缺乏个性和创新性,缺乏对不同题材、不同受众的针对性。这种单一的语言风格,难以吸引受众的关注,也不利于纸媒新闻评论的多元化发展。
三、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的创新策略
(一)用口语化表述,增强亲和力
口语化的表达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易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增强评论的亲和力。纸媒新闻评论可以适当运用口语化的表述,使评论更加贴近受众、贴近生活。例如,在评论社会热点事件时,可以使用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或俗语,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过度低俗或滥用。同时,要避免口语词汇生硬堆砌,要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例如,在评论民生问题时,可以这样表述:“咱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衣食住行这些事儿,房价能不能降一降,让咱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啊!”通过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使评论更接地气、更具生活气息,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二)使用精简语言,表达更明了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更希望能够快速抓取到所需的信息点,所以在撰写纸媒新闻评论时,应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述,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和修饰语句,用简洁的语言精准传达观点。同时,要合理运用段落和短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例如,在评论政策举措时,可以直接点明政策的核心要点和对民众的影响,如:“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这样简洁的表述,能够让受众迅速理解评论的观点和主旨。
(三)丰富语言风格,体现个性化
不同的纸媒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受众群体,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也应体现出个性化。纸媒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受众需求,打造独特的语言风格。例如,一些面向年轻受众的纸媒,可以采用幽默风趣、时尚潮流的语言风格;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纸媒,则可以在保持严谨性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一些行业内的专业术语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体现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丰富语言风格,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环保类评论中,可以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名言,使评论更具内涵,更有说服力和具象化。
(四)注重时代特色,融入新元素
时代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批新的概念和词汇。纸媒新闻评论应及时融入这些新元素,用紧跟时代步伐的语言表述获得受众共鸣。例如,在科技类评论中,可以使用“AI智能”“大数据”“AR/VR技术”等新兴词汇,展示纸媒对时代前沿的关注和把握。同时,要关注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从中汲取有益的语言素材,在确保素材规范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丰富评论的语言表达。
(五)增加互动交流,提升参与度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更倾向于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纸媒新闻评论可以引入互动性语言,吸引受众参与交流和讨论。例如,可以在评论结尾设置提问环节,征求受众的意见和看法;或者在文章中使用一些互动性的语言,如“您怎么看?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您的观点。”通过这种互动性的语言表述,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增强受众与纸媒之间的联系。
四、结论
在全媒体时代,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的创新是适应媒体环境变化、满足受众需求、提升纸媒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纸媒新闻评论语言风格的现状,通过运用口语化表达、精简语言、丰富语言风格、注重时代性和引入互动性语言等创新策略,可以使纸媒新闻评论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发挥纸媒新闻评论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语言风格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纸媒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保持新闻评论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找到属于自身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风格。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