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许璐 李晖 北京报道
在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内部结构优化与新业务拓展实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面临的关键课题。
宇信科技(300674.SZ)近期公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15亿元,同比下降5.01%,归母净利润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35.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49.45%,毛利率提升至34.79%。主要由于成本结构优化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宇信科技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称,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业务占比结构的变化,未来公司将会持续加大在金融科技创新中的投入。
降本增效持续
宇信科技成立于1999年,2018年在A股上市,目前客户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380多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和村镇银行,还有50余家外资银行;同时还包括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控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在内的40余家非银机构。
根据财报,宇信科技重视能力型客户和项目,同时注重产品和项目的利润率,为此公司正采取两大策略。一方面通过减少费用与研发投入压缩内部成本,聚焦高毛利项目等方式实现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则借助AI、非银转型与出海战略寻求突破。
根据财报,宇信科技的主营业务为银行科技解决方案、非银科技解决方案和创新运营服务三大类。从收入类别来看,银行IT产品与解决方案仍是核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2.0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85%,毛利率同比提升2.77%;非银IT解决方案收入为1.49亿元,同比增长28.18%,占总营收的10.56%,毛利率达到34.54%;创新运营业务收入则同比增长17.74%至6139.94万元,占业务比重4.34%。
2023—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非银业务持续增长。宇信科技方面表示,自2010年开始参与信托、证券行业IT建设,先后与多家信托及证券客户合作。2024年公司智能金融业务产品线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成功新增一家重量级客户,预计在2025年项目成功上线后,产品线将具备证券交易所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能力。
财报显示,2025年宇信科技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销售和管理费用分别为0.23 亿元、1.33 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9.2%、5.6%,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4.34%,财报披露主要为职工薪酬及业务招待费减少所致。
券商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向记者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依赖降本增效虽能在短期内改善利润,若能在优化运营效率、淘汰低效业务的同时,坚持关键领域研发,这种结构性调整反而有助于增强韧性和可持续性。
在他看来,在资本市场层面,“利润与营收背离”可能带来分化解读:利润改善凸显管理效率和现金流管理能力,但营收下滑与研发收缩也可能被视作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清晰传递战略逻辑,展示长期技术布局,以赢得市场认可和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AI驱动正成为宇信科技财报中的高频词。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回答道,2025年上半年,公司AI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触达国有大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各类银行客户。
出海加速
在非银与AI之外,出海战略同样是公司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宇信科技在印度尼西亚、中亚及港澳市场均取得进展:某跨国银行香港和国际分行的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于5月进入系统测试阶段;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与头部数字银行联合运营,带动海外创新运营业务增长;在中亚市场探讨跨境支付、移动支付等合作;在港澳市场中标某商业银行多个数据实施项目。
宇信科技方面向记者表示:海外市场对软件公司产品价值认同,海外市场长期看也会带来更高的毛利。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断强化东南亚市场,新落地欧洲市场,持续布局中东、中亚市场,实现海外营收1635.5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1.25%。
与此同时,公司资本层面的动作也备受瞩目。为满足公司海外业务发展需要,推进公司海外战略布局,6月18日,宇信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打造“A+H”的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从行业环境来看,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为2757.4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延续放缓态势。根据灼识的研究报告,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未来五年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增速大约是年化14%—15%,非银科技金融机构将会更高。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认为,尽管金融科技企业出海面临竞争激烈、监管环境差异等诸多挑战,但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发展和竞争态势等方面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内,海外市场具备成为金融科技企业主要增量的巨大潜力。金融科技企业应积极把握这一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出海战略,以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和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