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师节,祝天下老师们节日快乐。
首先关注大盘指数,上证指数如今在3920点压力线下横盘整理,逡巡不进,但金钱永不眠,东边不亮西边亮,港股恒生指数已经再创新高,本轮港股的上涨是从2024年1月开始,最低在15000附近,当时我提醒过恒指先见底,到如今突破26000点,已经上涨了1万点,未来大概率恒指会突破3万点大关,实现指数翻倍。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本轮行情刚启动的时候,我判断对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去年9月初对沪指底部点位2890点的判断,另一件事是近年来,我一直看多港股,对港股的看好已经超过2年。
当年看好港股其实原因有二:
其一是港股当时估值真的很低,价值投资者对低估值是很敏感的,很多好公司低于5倍的市盈率,让我很动心,就分享给朋友们,当然,验证观点的时间的确是久了点;
其二是港股有个特别属性,其是中美之间资本合作的缓冲地带,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缓冲地带意义重大。
港股作为缓冲地带经历了两个阶段,2022年以前,香港是贸易的缓冲地带;2022年以后,香港是资本跨境缓冲地带。
为什么是2022年,因为2022年之后美国有两大政策:
其一是拜登试图限制华尔街对中国的投资;
其二是美联储鲍威尔开启了加息周期。也正是那之后,很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开始回到香港二次上市,有融资回港,就有投资回港。
所以,投资人如果有能力,还是应该关注一下港股的投资机会,如今我们在谈行业的时候,已经不再局限于A股,而是港股和A股一起谈。
回到A股,今天消息面的大事,其实就是苹果发布了iPhone17,注意,前段时间我们提醒过投资人关注各大手机厂商的秋促,原因是手机市场有机会。
我认为新手机销量会暴涨,原因有二:其一今秋股市行情好,消费者愿意花钱买大件。其二如今国补政策还在,客观上促进了消费者提前购买,而这样的购买最怕老款,所以很多人在等新款。
苹果新手机功能公布之后,小米和华为都会有跟进更新的动作,所以,果链,华为链,小米链股票将迎来一轮收获季,这是我们反复唠叨的板块,具体受益的公司,投资人应该很熟悉。
这里,我们来谈苹果这家公司。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苹果真正伟大的地方在哪里?是苹果手机吗?当然不是,因为苹果的硬件能力其实是比不过国内手机厂商的,无论是屏幕、电池、摄像头等等,毕竟,苹果和国内手机厂商采用的是相同供应链,同一个师傅教的拆不了找,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苹果是一家终端销售公司。
苹果真正厉害的,是品牌设计、软件系统、芯片设计、渠道垄断(苹果商城)等。这也让苹果处在全球手机产业价值链的顶端。
我们以为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升级了,可是,苹果才是果链的最大赢家。
举个例子,一台6000的入门iPhone17,500块为政府补贴,供应商拿走3000块,苹果拿走2000块。而苹果真正赚钱的,是这个苹果用户在买来手机之后,买APP还要花几千块,而苹果要从中收取3成,注意,这3成收入的关键,是毛利率很高。
从25年3季度看,苹果终端毛利率34.5%,服务毛利率75.6%。终端只是苹果的收款机,应用商城才是苹果的印钞机。
说这些,是为了谈A股的一个现象。A股有很多制造业升级的股票,我们也认为果链企业很优秀,但相比于苹果,A股有很多好公司,但缺少如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
举个例子,A股的软件公司很少,且主要分为两类:to B类的软件公司主要是面向软件国产化,政府和国企采购是大头,他们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不能解决好不好的问题;to C的软件公司在A股很少,这从日常生活就能体会到,我们也在A股关注过一些好的软件公司,比如金山办公、同花顺等等,但这些软件公司相对来说都是老一派软件公司,面对的都是一些传统的软件需求。
那么更好的C端软件公司在哪里?其实就在港股和美股。比如大量互联网企业都去美股和港股。这就导致A股潜力股不足,投资人被迫“常买马骨”,因为买不到“千里马”,这也是为什么政策面在股市上涨之后都会“紧张”,整天会有“收紧”谣言困扰市场。
什么是好公司?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如果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干几年都能年薪百万,那么就是好公司,因为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司投资人都满足不了,员工好意思拿百万年薪?注意,我们说的不是高管,而是普通员工,或者管理中层。
而这类企业其实主要存在于互联网科技公司(包括AI相关)和金融公司。
所以,有人傻乎乎的为互联网大厂996鸣不平,大可不必,那个被小米辞退的高管,其年薪超过500万,你再看看自己兜里!
可A股的问题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AI公司,甚至激光雷达公司,新消费公司,他们上市的首选地,似乎都是港股,而在2022年以前,他们的首选地都是美股。那么,A股缺了什么?
这里,我只说个人一个观点。要改善A股,就要做好一点,和国际接轨。市场上有多头,有空头,政策制定者往往莫衷一是,但实际上,真正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接轨。
道理很简单,只有接轨,才能在价值低估的时候,吸引来外资,只有接轨,才能让投资人用脚投票。
而接轨又可以分割为两件事:一件事是制度上接轨,如果外资来了,他会不会感到不适应而掉头就去了港股,会不会担忧进得来出不去;
另一件事是连接,你得有“双向投资”的渠道给投资人选择,且这条投资渠道应该尽可能便捷,最好是直连。
本周一,医疗器械板块爆发,主要原因是机构研报预计医疗器械公司会在三季度迎来行业拐点,未来几年有可能出现戴维斯双击,为了让投资人不错过医疗器械的底部反转机会,我们预计在九月下旬组织一次北京医疗器械公司的调研,报名微信号:c9863489.
如果你 喜欢每天看我的文章,只要你点下面的“ ”图案,公众号就每天会推送给你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