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市行情的上涨,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套现活动也日趋活跃。仅9月8日晚间,至少有29家沪深北上市公司集中披露了最新的减持计划公告。其中,不乏一些近期二级市场“明星”公司的身影,如本季度涨幅超90%的海立股份,以及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0%的新泉股份等。
其实,上市公司密集披露股东减持计划也不限于这一晚。据统计,在自9月以来的前六个交易日中,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同比去年9月的前六个交易日,这一数字是50余家上市公司,当前同比增幅已超100%。也即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计划数量同比出现了倍增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去年9月初的时候,股市行情还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如去年9月8日上证指数的收盘位置为2765.81点,而今年9月8日,上证指数收盘位置是3826.84点,指数总体上涨了1061点,涨幅达到38.36%。正因为去年同期股市行情的低迷,所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但经过去年“9.24”以来的行情上涨,目前的行情较一年前要活跃许多,部分个股的股价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目前指数较一年前的整体涨幅大约在40%左右,而且大多数个股甚至还没有达到40%的涨幅,但却也有少数个股出现了翻倍的涨幅,甚至不乏部分个股的涨幅在200%、300%以上,如上纬新材股价最大涨幅达到了21倍。
在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是这些公司股东及董监高财富的倍增与暴增。就像股民们拿着一些大涨的股票会感觉到烫手一样,这些倍增与暴增的财富同样让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们感到烫手。所以,逢高减持部分股票也就成了这些公司股东与董监高们理性的选择。于是,越是股票涨到高位,就越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减持。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而这种减持大多数都是合规的,毕竟目前管理层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管常抓不懈,所以上市公司大股东基本上也都会回避违规减持。因此,目前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的减持基本上都是合规的,同时也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尽管广大投资者并不愿意看到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密集减持这一幕的出现,但广大投资者只能直面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密集减持所带来的冲击。
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减持计划数量倍增说明了什么?首先,它说明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才是股市上涨行情的最大受益者。虽然行情的上涨也会给公众投资者带来收益,但由于公众投资者的持股成本远高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所以他们才是行情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如当下的行情,很多投资者的股票仍然还处于套牢状态,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董监高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它说明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成了市场的空头力量,股市上涨行情始终摆脱不了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减持所带来的冲击。毕竟A股市场上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尤其是这其中又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甚至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的股东与董监高有着强烈的减持愿望。而这些企业的股东与董监高又有着大量的持股,其持股数量是公众投资者的3倍以上,最高达到9倍。因此,股市需要承载这些股东减持的巨大压力。虽然近年来,管理层加强了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管,但这些股东与董监高合规减持所带来的压力也是市场难以承受的。这种减持成了市场里的长期空头,行情越是上涨,就越容易遭到股东减持这个大空头的阻击。
但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的合规减持是不受任何人干预的,因此,面对这种合规减持,不仅投资者无能为力,就是监管部门同样也是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削弱股市中的这个长期大空头?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即在新股发行阶段,就将IPO公司的股权结构加以完善,将控股股东与实控人的持股控制在30%左右,将整个限售股的规模控制在公司总股本的50%以内,且规定实控人的持股降至15%时,只能协议转让,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股东与董监高带给市场的减持压力就会大大降低,股市上涨的步伐也会轻盈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