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全球创新榜:世界,终于“看清楚了”深圳 登顶全球趋势榜 登顶全球榜
创始人
2025-09-11 16:46:18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开宣布了一件事: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登顶全球第一,超越了霸榜多年的日本“东京—横滨”。



2025年全球十大创新集群

今天的中国已经拿了很多全球第一,但这个第一却格外有含金量,毕竟长期以来,外界谈到中国,都是规模优势,劳动力优势。

但今天,世界也终于“看清楚了”——深圳,这座从小渔村成长起来的城市,不仅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标杆,更成为了全球最耀眼的创新明星。



深圳曾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肩负着中国富裕的目标。

当历史来到今天,时代又给了中国一个新问题:

如何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了深圳再次挑起大梁。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6.46%,而在集群城市中,香港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8%,广州约为3.2%。

放眼全球,深圳的这个数据是领先的——美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3.4%,德国约为3.1%,日本约为3.4%,韩国约为5%。

深圳,担得起一句“遥遥领先”。

我们可以先看几个数字。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3.3%,总量居全国首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超过2000亿元的研发资金,是由企业自主投入的。

在全国,很少有城市能做到这一点。

北京、上海的研发投入虽然总量不小,但政府和科研院所占比较高。

深圳不同,这里的创新主体就是企业,就是市场。

比如深圳的明星企业华为和腾讯,2024年分别位列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前两名。

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中,华为全球排名第5,腾讯排名第19。这两家深圳企业,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研发投入的最高水平。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

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深圳也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

2024年,深圳每100万元GDP产生6.76个专利,在深港穗创新集群的PCT专利申请中,华为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申请人。

在深圳,有一个被称为“六个90%”的现象:

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企业。

这个现象,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以创新自居的城市有很多,但为什么深圳可以做到高比例领先呢?

答案要从深圳的历史中寻找。



1979年7月,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深圳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

这在当时掀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蛇口工业区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招商局占股60%,外资企业占股40%,总部设在香港。



1979年8月,深圳市蛇口工业区顺岸码头施工现场

让外资进来,可以吗?能行吗?

一时间,质疑和举报信雪花般地飞向中央。

但深圳不仅顶住了压力,还更进一步,开发区采用“管委会+专业公司”的管理模式,把干部级别全打散,不论你原来多大官儿,都得按能力重新竞聘。

这个做法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深圳就是冒了。

每一个经济奇迹背后,都是制度的突破。

到了今天,深圳还在突破。

2019年,深圳实施全国首部综合类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山寨的最大敌人,也是创新的最大激励。因为高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深圳的这个举动,让很多尖端人才纷至沓来。

比如清华的颜宁,被深圳的创新环境所吸引,最后从美国回来,扎根深圳。

2024年,深圳又推出全国首个“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指引”,最高赔偿额可达权利人损失的5倍。

在一宗华为诉某公司5G专利侵权案中,深圳法院首次采用“技术调查官+专家陪审员”机制,快速锁定侵权行为,判赔金额达数亿元,极大强化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话语权。

一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是为企业开辟疆土。

作为低空经济第一城,深圳先行先试,在无人机的应用,低空飞行器的航道上,也是想企业之所想,通过颁布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让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目前,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50%,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在物流配送、城市治理、空中通勤、文旅融合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

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就表示:“美团将低空业务总部设立在深圳,是基于深圳良好的技术和产业环境氛围……近年来美团在深圳的低空物流业务迅速腾飞,领跑全国。”



美团无人机

在机器人领域,深圳同样展现出强大实力。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2012亿元,同比增长12.58%,全国居首。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数量全国第一。

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深圳7家企业上榜,数量全国第一,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近1/4。

优必选科技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进入智能工厂,成功完成分拣、搬运、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实训。



正在进行搬运的优必选机器人

而在同一时期,马斯克的Optimus还处于试产阶段。

深圳为什么那么快?

制度的不断突破是一方面,还有城市本身的助力——深圳会主动给企业“送钱”。

高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而深圳的风投在科技企业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就会主动对接企业,给予资金帮扶。

尤其是福田发布了全国首个CVC扶持政策,启动了全国首个CVC创新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产投联盟,对符合条件的新落户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的支持,放眼世界,都是首开先河。

此外,深圳还首次引入了中东主权基金——沙特阿拉伯基金,在境内成立蓝海太库(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首支基金规模超10亿美元。

马斯克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很难得到美国政府实打实的支持,甚至在法律问题上还要和政府扯皮很久。

所以今年的WIPO特别新增了风险资本指标(CVC)的重要考量,因为这些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风险投资活跃,能为创新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

所以说深圳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在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历史来到今天,时代给了中国一个新问题:

如何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

在深港穗创新集群中,我们看到了深圳作为主力的动能。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6.46%,而在集群城市中,香港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8%,广州约为3.2%。

放眼全球,深圳的这个数据是领先的——美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3.4%,德国约为3.1%,日本约为3.4%,韩国约为5%。

深圳,担得起一句“遥遥领先”。

在中国的创新产业集群中,深圳也是核心力量。

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深圳有9家企业上榜,数量超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位列第一。

这9家企业分别是: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顺丰科技、神州数码、欣旺达、华大基因。



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深圳有9家企业上榜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从通信设备到新能源汽车,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深圳在几乎所有前沿科技领域都有着世界级的代表企业。

比如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85%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称雄,更在全球市场展现实力,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名片。

前文说到,深圳的速度源于制度的创新。

那么具体到产业上呢,为什么深圳能涌现那么多的创新企业?

深圳的创新逻辑很简单:让市场决定一切。

政府不直接参与研发,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优质企业赋能。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什么?效率高,方向准,成果实。

华为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它面对的是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生存。

腾讯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它面对的是亿万用户的需求,必须不断改进产品才能留住用户。

这种市场化的创新逻辑,让深圳的企业具有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



深圳城市风光

这种多元化的人才结构,也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碰撞。

在深圳,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别,只有“深圳人”。

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让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发展的机会。

任正非是贵州人,马化腾是海南人,王传福是安徽人,汪滔是杭州人,这些深圳企业的创始人,都不是深圳本地人,但他们都在深圳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深港穗创新集群登顶全球第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45年来,深圳这个城市已经贡献了足够多的样本和产业奇迹。

但在正解局看来,深圳最可贵的品质,不是这些成绩,而是它持续学习和进化的能力。

从“三来一补”的代工模式,到自主品牌的制造模式,再到原始创新的科技模式,深圳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比如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深圳就涌现出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和通信巨头;当全球进入新能源时代,深圳又涌现出比亚迪、欣旺达等新能源企业。

现如今全球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深圳的成绩呢?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68.6万家,又是位居全国前列。

从当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说“我都看清楚了”,到今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宣布深港穗集群全球第一,深圳用45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

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发展,就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实现的,没有什么奇迹是不能创造的。

这就是深圳,一座永远年轻、永远创新、永远向前的城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民币,大消息 人民币,大消息... 在当前格局下,中欧续签本币互换协议,聚焦共同利益,释放了货币合作的重大政策信号,对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
财报连续出错遭罚,城地香江现金... 从地产向IDC业务转型中的城地香江(603887.SH),因财报“失真”受到上交所、上海证监局处罚。...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因为预制菜的事儿,老罗跟西贝干上了。罗永浩其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曾大战过西门子、星巴克、方舟子、王自...
71岁京圈大佬遭拘留后,万通发... 在一次次利益与底线的博弈中,真的有人能不碰“红线”,完成丝滑转身吗?作者 |高岩编辑丨于婞来源 | ...
这条黄金赛道!或刚刚开始上行长...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尚扬 经过周四的集体“狂飙”,周五,科技股的上攻步伐略有放缓,但市场中也仍...
熙诚产业发布上市消息以全链服务... 在互联网金融未诞生以来,那时的金融产品还只是简单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联系。这种将金...
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你站... 这场由一碗莜面引发的“预制菜”争议,看似是罗永浩个人与企业间的口水战,实际上撕开了中国餐饮行业工业化...
杭迎伟已任上海城投集团党委书记...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3日消息,据上海城投微信公众号,9月11日,上海城投集团党委召开党委(扩大)...
QDII基金:规模增1410亿... 【截至9月12日,QDII基金规模大增,多产品净值涨幅超80%】统计显示,截至9月12日,QDII基...
硬核新质生产力,头部品牌海菲曼...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第七届北京国际耳机展在亚洲大酒店举办,为京津冀地区的耳机发烧友、高端音...
2025服贸会“海淀之夜”,点... 2025年9月12日傍晚,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旁,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海淀之夜”如约而...
硕世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 9月12日晚间,硕世生物(688399.SH)发布讣告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因突发疾病,于20...
深度解读|贾国龙硬刚罗永浩后2...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餐饮行业大佬,集体声援西贝!距离昨晚贾国龙回应“西贝预制菜风波”过去不到2...
深度解读|贾国龙硬刚罗永浩后2...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餐饮行业大佬,集体声援西贝!距离昨晚贾国龙回应“西贝预制菜风波”过去不到2...
硕世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 9月12日晚间,硕世生物(688399.SH)发布讣告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因突发疾病,于20...
君龙人寿上半年赚钱赚出新高度,... 作者 | 刘银平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总经理任职一年半之后忽遭降职,君龙人寿总经理人选再次...
连续4年造假!这家上市公司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2025年又一家上市公司因严重财务造假走向退市。9月12日晚...
独家专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 总第4337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餐饮老板内参:预制菜的概念是什么,国家规定的预制菜与消费者认...
杭迎伟已任上海城投集团党委书记... 9月13日,“上海城投”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9月11日,上海城投集团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集团党委...
人与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随着岁数渐长会发现,多年前的老同学,老同事们纷纷走上不同的道路,发展也是千差万别,当然,不用那么功利...
“开海尝鲜季”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由市商务局与快手电商联合举办的“开海尝鲜季”活动在大连金石滩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启幕,旨在通过“...
大基金三期首个项目来了,涉68... 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的首个项目浮出水面,其子基金国投新集将以不超过4.5亿元认缴拓...
库克探访康宁工厂,力挺iPho...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3日消息,据CNBC报道,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前往美国肯塔基州哈...
欧洲杯半决赛:申京15+12字...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9月13日,2025男篮欧洲杯展开半决赛的争夺,在稍晚结束的一场比赛中,土耳...
菊乐创始人童恩文追悼会现场,3...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 今日上午九点,四川乳企菊乐股份(874569.OC)创始人童恩文的追悼会,...
境外收入大增76% 这家券商出... 我国证券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受益于港股IPO等股权融资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今年上半年券商境外业务收入...
境外收入大增76% 这家券商出... 我国证券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受益于港股IPO等股权融资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今年上半年券商境外业务收入...
境外收入大增76% 这家券商出... 我国证券行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受益于港股IPO等股权融资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今年上半年券商境外业务收入...
招商蛇口: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优先... 9月12日,招商蛇口(001979.SZ)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优先股预案。公告显示,招商蛇口拟发行优先...
56岁硕世生物刘中华博士突发疾...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9月12日晚间,硕世生物发布讣告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中华因突发疾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