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融合发展浪潮中,乡村振兴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议题。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乡村振兴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而全域兴趣电商的崛起,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与流量优势,打破了传统农产品行业固有的运转逻辑,成为连接乡村生产端与城市消费端的关键纽带,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近日,《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平均每天有2448万单农特产包裹销往全国各地,三年累计销售农特产超200亿单,加速带动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直播间里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累计达3574万小时,货架和搜索场景带动农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4%和95%。抖音电商让乡村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图说:抖音电商最新助农数据
全域兴趣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提质增效
都知道,长期以来,农产品供需失衡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一方面,城市消费者对优质、特色、原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却苦于找不到可靠的购买渠道;另一方面,乡村地区大量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无人知”,成为广袤农产品市场的“沧海遗珠”。
如今,全域兴趣电商的出现,极大改变了这一局面。其以短视频、直播为载体,用生动的内容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用精准的算法匹配消费需求,搭建起供需两端的“快速通道”,有效填补了农产品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信息鸿沟。
在需求洞察层面,全域兴趣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与优质算法,能够实时捕捉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精准勾勒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画像,据此为商家提供明确的生产指引,帮助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避免盲目生产,实现农产品的按需定制。
譬如,在山东潍坊,当地农户通过抖音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对“富硒蔬菜”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于是,农户们联合合作社调整种植计划,扩大富硒菠菜、富硒番茄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平台直播展示富硒种植的全过程。最终,这些富硒蔬菜不仅销量翻倍,售价也比普通蔬菜高出不少,农民的收入显著提升。
在供给匹配层面,兴趣电商以“内容+场景”的形式,让农产品从“冷冰冰的商品”变成“有故事的好物”。
不同于传统电商的图文展示,全域兴趣电商融合短视频、直播内容、商城、搜索等多种场景形态,能够直观呈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与地域特色,讲述一个独具特色的商品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拉近了消费者与农产品的距离,还建立起情感连接与信任基础,促使消费者完成从兴趣到决策的闭环。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直播间里的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累计达3574万小时,货架和搜索场景带动农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4%和95%,带动了大量农民增收。这一数据背后,正是兴趣电商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显著表明,兴趣电商不仅能创造需求,还能承接需求,让农产品销售不再依赖单一渠道,而是实现全天候、多场景的持续流通。
扶商政策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乡村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人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抖音电商立足平台优势,以一套多维度、系统性的扶商政策体系,为农产品打通了上行通道,也从根本上唤醒了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夯实了农村经济的韧性。
总结抖音电商的扶商政策,其核心逻辑在于构建一套“减负增效”与“平台赋能”双向发力的支撑体系,让乡村经济从“被动输血”转向“主动造血”。
譬如,在减负增效层面,抖音电商着眼于农村中小商家的现实痛点,推出了一系列减负政策——从降低经营成本的九大扶持政策,到针对农产品非标品特性推出的生鲜免佣政策,累计为超21万个商家减免佣金8亿元,切实减轻了商家的经营压力;反过来,这也让他们有精力投入到产品品质提升与服务优化中,为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稳定动能。
在平台赋能层面,平台并非简单搭建销售渠道,而是通过“山货上头条”“金产地计划”等专项行动,将数字化工具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地方农产品经济的金名片,让地方特产走出“有产品、无品牌”的困局。
无论是南方的荔枝、百香果,还是北方的苹果、草莓,这些承载着地域特色与农户心血的农产品,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与内容传播力,突破了传统批发、零售的层层壁垒,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短链直达。其让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得到有力凸显,为后续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奠定了基础。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抖音电商深知人才的培育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因此,平台也通过“村播兴农计划”等培训项目,为大量新农人提供电商运营、短视频拍摄、直播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电商达人。来自山东的@烟台苹果霞姐 曾是一名退休英语教师,57岁的她大胆跨界投身“村播”。她用亲切谈吐在镜头前展现苹果的种植故事与品质优势,为烟台苹果打开了新销路;广东90后农家女@陈丽容 将粤式英语融入茂名荔枝销售,用独特的语言风格介绍荔枝的鲜甜口感与产地特色,展现了年轻一代新农人强大又别具一格的带货能力。
图说:9月111日,@烟台苹果霞姐 亮相抖音电商丰收盛典现场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平台上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达4.68万个,同比增长42%;超546万名创作者带货农产品实现动销,扎根家乡的村播达人数量同比增长13%。这些新农人中,既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有转型的传统农民。人才的回流与培育,不仅为乡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支撑,还带动了乡村观念的更新,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质言之,抖音电商扶商政策的实践意义,远超简单的“助农卖货”,其本质上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乡村经济生态进行的一次系统性重构——既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更要通过主体培育与生态建设,让乡村拥有了自我发展、持续创新的能力。这种从工具导向到能力导向的转变,正是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
让技术变革成为乡村发展的长效引擎
数字农业时代,数据、技术、平台成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离不开这些新要素的牵引,毋宁说,能否利用好这些要素,将成为未来三农振兴的关键。唯有主动拥抱、善用这些新生产要素,方能在乡村发展的赛道上赢得主动,行稳致远。
随着全域兴趣电商模式的深入推进,抖音电商也逐渐构建起一个可持续的助农生态体系:通过“内容+货架+搜索”三轮驱动,激发消费兴趣,承接稳定需求,建立消费信任。这一模式不仅帮助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更通过市场力量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从长远来看,兴趣电商助力乡村发展的潜力远不止于此。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将进一步与兴趣电商融合,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更多创新模式。
譬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消费者可以沉浸式体验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借助算法推荐技术,平台可以更精准地匹配供需。同时,兴趣电商还可以与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通过短视频、直播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不仅能“卖产品”,还能“卖风景”“卖文化,实现多业态协同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兴趣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乡村发展融合的产物,不仅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路径,更为乡村产业升级、人才回流、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本质上,这是一种着眼于生产力迭代、主动开掘未来潜力的根本性变革。
当技术变革成为乡村发展的长效引擎,当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向现代化迈进,就会有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更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最终,加速乡村全面振兴。(文/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