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苔
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保险行业预定利率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2025年,随着 5 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预期愈发强烈。紧接着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意味着预定利率下调已成事实。
目前,所有保险产品已完成新旧切换。其中,普通型、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及万能型产品的保证利率分别下调至2.0%、1.75%及1.0%。
而在九月之前,众多人身险公司仍在观望之时,同方全球人寿果断出击,率先将上新的两款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至1.5%,打响了保险预定利率调降的“第一枪”。
不仅如此,公司以前瞻性战略布局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同方全球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8.69亿元,同比增长11%;总资产突破509.64 亿元,同比增长27%;净资产72.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
在行业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引发的诸多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出现“炒停售”乱象时,同方全球人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走向更加稳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外合资“优等生”
公司于2003年成立,由中海石油投资控股(下称“中海油”)和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下称“荷兰全球人寿”)共同出资成立,双方各持股50%,初始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彼时名为“海康人寿”。
成立至今,股东经历了一次更迭。2014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股份”)受让中海油全部股份,并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同方全球人寿”。同方股份作为中方股东,彼时由清华大学出资成立,背景实力雄厚。而随着清华控股变成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也从教育部变成了国务院国资委。
进入“同方时代”,公司先后进行了三次增资,以提升资本实力。第一次增资在2015年,注册资本金从18亿元增至21亿元;第二次在2016年,从21亿元增至24亿元;第三次则在2022年,从24亿元增至26.3亿元。
从股东背景来看,外方股东荷兰全球人寿作为拥有超180年历史的国际保险巨头,在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布局,其跨周期、跨地域的资产配置能力有效平滑了市场波动。而中方股东同方股份背靠央企中核集团,则为公司提供了深厚的本土资源与科技赋能。这种“中外合璧”的股东结构,让同方全球人寿在产品设计上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洞察。在分红险“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同方全球人寿凭借股东双方的协同优势,构建可持续的分红能力,成为消费者心中值得信赖的“优等生”。
风险综合评级“满分护体”
上半年,同方全球人寿总资产突破509.64亿元,同比增长27%;净资产达到72.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如此增长迹象,彰显了公司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强大的抗风险实力。
但真正的底气,远不止于财务表现。
同方全球目前同时拥有四项投资管理能力,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股权投资能力(间接)、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间接)。拥有这四项管理能力,看起来简单,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并不容易,截至一季度,具备四项及以上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公司仅占17.5%。
这四项能力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是长期积累的硬核实力。因为这要求公司不仅要在相关投资等领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结构、专业团队、制度体系、投资运作机制、风险控制体系和信息系统。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和团队专业力,同时还需要符合监管机构的严格标准和要求。每一步,都是对综合实力的深度考验。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8.98%,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4.39%。可见,公司的投资水平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这背后,是公司从资产配置到风险控制、从偿付能力管理到日常运营的全链条高效协同。
图源: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从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截至第二季度,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1.1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05.2%,远超监管“安全线”。根据最近通报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公司最近2次风险综合评级AAA(最高级)。这是目前评级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堪称保险行业的“信用巅峰”。
分红“防内卷”,打响“第一枪”
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向人身保险公司发布《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指出保险公司应当充分论证拟分红水平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相关情形,不得偏离账户资产负债和投资收益实际情况,随意抬高分红水平,搞“内卷式”竞争。
该文件一度被业内视作预定利率下调的信号,而同方全球人寿早已“未雨绸缪”。
据财联社记者获悉,同方全球人寿上新了两款分红险产品,新产品预定利率已从目前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至1.5%,打响了新一轮预定利率下调的“第一枪”。
此外,自6月1日起,公司已在银保渠道停止销售「挚爱2024」定期寿险、「创世金生」(C款)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传世尊享」(E款)终身寿险(分红型)等6款产品,转向分红险主导策略。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包括头部公司在内的大多数险企“按兵不动”,主要由于一季度分红险市场份额同比有所下降。而同方全球人寿敢于率先“打头阵”,推出预定利率下调的产品,这与其外方股东背景密切相关。
作为合资险企,同方全球人寿的外方股东发挥了一定优势。鉴于分红险起于国外、兴于国外,外方股东大部分是国际成熟的保险巨头,而他们对产品设计、风险管控、资产配置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方法。
此外,外方股东正积极布局未来。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强调了上海在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宣布了一系列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举措。其中包括鼓励科技金融与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银行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准友邦人寿和荷兰全球人寿在上海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基于此,荷兰全球人寿国际部CEO Marco KEIM表示,“依托在寿险、养老金及资产管理领域的全球化经验,我们将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拓展资产类别、优化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我们能够为合资企业同方全球人寿及其它第三方客户提供长期养老资金管理支持,助力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民众实现养老规划目标。”
最新消息显示,自9月1日起,所有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具体而言,普通型、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及万能型产品的保证利率分别下调至2.0%、1.75%及1.0%。
业内专家表示,保险预定利率的阶梯式下调,看似压缩了产品的短期竞争力,实则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振险资权益仓位的配置空间。此外,当险企不再依赖高利率作为唯一卖点,真正的竞争将转向风险管理能力、资产配置水平和生态服务价值。
从扎实的投资能力和最高风控评级,再到外方股东筹建资管,公司前瞻布局,同方全球人寿展现的不仅是应对当下低利率环境变局的决心,更是体现了其高质量发展的实力与远见。
上一篇:谁才是A股预制菜巨头? 谁是a股最大主力 谁才是股市老大
下一篇: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企业业绩承压,政策红利或带来行业拐点? hpv疫苗纳入惠民保 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