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吃西贝,主要是它不够预制
创始人
2025-09-12 17:24:41

我不怎么吃西贝,是因为它“不够预制菜”。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日常的工作日午餐和晚餐,很少点外卖也很少去堂食,基本有两个选择:


若饭;


便利店里的预包装食物(一个规范术语)。



比如,我今天中午的午饭就是一份海大厨的烟熏味预包装三文鱼,一份河北世际德力食品有限公司的开袋即食甜玉米粒,还有一瓶零糖可口可乐。偶尔,如果我早餐没有摄入膳食纤维,我还会买一点预包装的酸辣笋尖来吃。下午4点,我会再补充一勺30g左右的蛋白粉。


而若饭可能更冷门一点,这个是一个在2015年就推出的,模仿硅谷Soylent的人类饲料产品。它通过精准调配营养元素,将成人一餐所需要的宏观营养素和微观营养素调制成粉末、片剂或者罐装饮料,可以方便你在3分钟内完成一餐。



我日常的饮食,一般就这样两档,一档是这种便利店包装食品或若饭,它是有配料表,有营养成分表,精准可控的“预制食品”,可以说是生命维持餐也不为过。但另一类,就是我偶尔为了口舌之欲去放纵一下的,它要么高油高盐,要么食材昂贵,要么是日常家庭厨房和外卖很难买到的烹饪方式,什么烤油边,法式鹅肝,布拉塔奶酪球,痛风套餐,只要我这顿被定义为“放纵餐”,我荤腥不忌,完全不考虑营养与健康。


我之所以把我这种略显奇葩的饮食决策放在前面讲,就是避免在接下来帮西贝说话的时候,评论区里满是“你喜欢吃你多吃”或者“你就爱吃工业垃圾”的朋友。我吃的不是工业垃圾,我吃的是食品工业本身,是理性的选择,是卡路里和营养素的精确配比。


但对我来说,西贝很尴尬,它落在两者之间,这就是我不会去吃它。


和我的选择相比,西贝其实在逻辑上要正常很多,它是一家连锁店,它用了所有连锁店都在用的方法——把一些难以在店里完成的东西,挪到了中央厨房去做。


曾经,我其实也不是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西贝。因为按照我的逻辑——如果我要吃预制菜,我就会吃的更狠一点,如果不吃,那我就会选择现制菜。


直到4年前我们去写这篇《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吃西贝?》的时候做了一下调研。才发现,西贝的主要客户群体竟然是城市中的有娃中产家庭。


想象一个典型的场景:周末,一家三口,带着孩子逛商场。玩累了,饿了,要吃饭。这时候,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不是味蕾的极致探险,不是黑珍珠餐厅的精致摆盘,也不是路边摊的烟火气和潜在的肠胃炎风险。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开在商场里、环境干净、出品稳定、味道“平平无奇”的堂食店。这个“平平无奇”是加引号的,它的潜台词是安全、可预测、不辣、不咸、不油腻,适合全家老小,尤其是口味挑剔的小朋友。西贝精准地卡在了这个生态位上,不多不少,刚刚好。它就像是你衣柜里的优衣库,不是最时尚的,但绝对是最稳妥的选择。


你可以打开大众点评,会发现这个看似不难的需求,会屏蔽掉这几年商场里流行的大部分店:烧烤、火锅、川菜、日料、湘菜。


仅剩可选的可能只有:西餐、粤菜和西北菜。


而在西北菜里,“有品牌”、“连锁店多”的,就只有西贝一个了——西贝的客群甚至不是精准匹配出来的,是被市场上反选出来的。


这个观点,经过四年的时间洗礼,现在似乎依然生效。


在即刻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截图里,不乏支持西贝的声音,尤其是老编辑那条评论,言简意赅:



你大可认为预制菜没必要在饭馆里吃,但当你真的在商场逛到了饭点,又恰好与上述这个用户画像吻合。那么除非你挨饿回家自己做饭,否则就没有选择。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我们来聊聊这次热搜的核心问题:西贝到底算不算预制菜?


从结论反推,如果严格按照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里的定义来看,西贝显然不属于预制菜。


这段截图来自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3月28日文章《新规定出台,加强标准化监管——让预制菜吃得更放心》系对该通知的解读


那个通知的核心是规范“预包装”的菜肴,强调的是“工业化预加工”、“经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而西贝的模式,更多的是中央厨房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切配、酱汁调制,再配送到门店,由门店的厨师进行最后一步或几步的烹饪。这在行业里叫“预制化”,不叫“预制菜”。


既然从官方定义上它不属于预制菜,那么民众呼声很高的“不是对预制菜有意见,但预制菜应该标注”这个诉求,在西贝这件事上就不成立。因为它既然在法规上不属于预制菜,那标注自己为预制菜甚至可能是违规的,属于虚假宣传。


你不能指着一个户口本上写了张三的人,非逼他承认自己叫李四,哪怕这个人自己也觉得自己叫李四。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时间上的乌龙。很多人拿出西贝自己之前官方的一些关于预制菜的宣传,还有创始人贾国龙自己说过的“好菜都是预制出来”的话来证明西贝是预制菜。


但问题是,所有这些西贝主动占领“预制菜”词条的行为,都发生在2024年3月之前。


我们不妨揣测一下,原本的故事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因为从2018年起,国家就有很多政策文件鼓励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但这个词在大众的口碑中一直毁誉参半。西贝作为也算是老牌的餐饮企业了,在2024年之前,其实是想先占领这个有流量的“热词”,俗话说黑红也是红嘛,先把热词和自己绑定,然后再想办法用自己的菜品品质,来洗白这个词。


如此一来,若是成功了,等到后世在写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史的时候,就会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预制菜,人尽厌之。至西贝,方得民心。


这在商场里不是什么奇怪的策略,在商业史上有过许多成功案例。


但问题在于,2024年的《通知》彻底断送了这个可能性,按新规的标准西贝不再是预制菜企业。你都不是预制菜企业,怎么能通过改良预制菜成为餐饮界的功臣呢?这就让此前试图主动与预制菜挂钩的西贝,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而且,新规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民众的体感和法规的定义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从广义上,或者说,从普通消费者的朴素认知来看,只要你用了中央厨房,后厨不是叮叮当当从头切菜、炒菜,那你就是预制菜。这种认知不能说错,但它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现代连锁餐饮,尤其是中餐连锁,几乎不可能摆脱中央厨房。


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2024年这个预制菜新规,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连锁餐饮从“预制菜”这个已经被污名化的名词里摘出来。


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用广义的预制菜(也就是中央厨房模式),意味着你不管开多少家门店,就要培养出多少能精准投料、精准掌握火候和烹饪技巧的厨师。这在中餐这个极度依赖厨师个人经验和手艺的领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标准化和规模化,是中餐想要走出夫妻老婆店模式,发展成庞大连锁帝国的必经之路,而中央厨房就是这条路的基石。


这也是其他餐饮品牌与西贝处境不同的原因——虽然几乎所有连锁餐饮都使用了与西贝类似的模式,但他们之前就一直想和预制菜这个词切割。2024年的《通知》刚好顺遂了他们的心意,所以他们对这件事就默不作声了。只有西贝,因为受到定义变更的影响,变成了“之前说自己是预制菜,现在又说不是”的自我打脸。


有关部门在这件事上其实拎得非常清楚。他们知道,中餐行业想要发展,不搞中央厨房化是不可能的。所以,与预制菜新规同期,这两年其实也出了很多鼓励中央厨房发展的相关政策。


比如,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将“中央厨房”与“净菜”一同提出,要求提升其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两项与中央厨房相关的国家标准,分别是《中央厨房建设要求》(GB/T 44142-2024)和《中央厨房运营管理规范》(GB/T 44141-2024)。


除了促进中餐发展之外,这些文件和标准背后,其实还有很清晰的监管逻辑,直指大众关心的安全问题:


假设一家餐饮企业在某个城市有100个门店。在没有中央厨房的时代,监管部门想抽检出食品卫生,理论上得跑遍这100家门店的后厨。但如果这100家门店的核心食材和半成品都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中央厨房,那监管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只要管好这一个“工厂”(中央厨房),基本上就能解决80%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也是我个人偏爱吃“预包装食品”的原因——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还有这样一个歪理:预包装的食品起码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生产商、生产地址、保质期一目了然,权责清晰。但你在外面餐厅吃的现制菜肴,它可没有这些。后厨往里放了什么,除了厨师自己,你一概不知。从这个角度看,一个管理规范的中央厨房,其食品安全的下限,可能比许多社会餐饮的后厨要高得多。


毕竟,三花淡奶(一种对健康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由鲜牛乳、大豆磷脂、磷酸氢二钠、增稠剂构成,不含反式脂肪酸)放在羊汤店的羊汤里是不需要告知消费者的。但如果放在罐头羊汤里,反而需要写在配料表里。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不是反对预制菜,我反对的是把预制菜卖到现制菜的价格。这个问题,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一杯咖啡里,有多少房租?》里解释过。


一杯咖啡里有多少房租,完全取决于咖啡店开在哪里。在那篇文章中,我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在上海的热门地段,一杯咖啡里的房租可能占到售价的60%。


大家对西贝价格的抱怨,本质上不是在为菜品本身付费,而是在为它的“场”付费。这个“场”包括了它所在的购物中心的地理位置、餐厅的装修环境、服务员的服务,以及最重要的——房租。西贝的选址策略决定了它的价格不可能便宜,因为它的成本结构里,很大一部分是直接的房租成本和间接的(分摊到商场管理费、推广费等)房租成本。


这意味着,在一个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里,开一家和西贝同样面积、同样装修水平的店,就算你卖的是空气,也得给这盘“空气”标价到30块,才可能覆盖掉你的固定成本。


你要说餐饮企业搞中央厨房是不是为了降本增效?


那当然是。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算一笔账:如果一个完全依赖后厨现制的传统菜馆,开在购物中心里,以中餐复杂的烹饪流程、相对较慢的上菜速度和因此导致的较低翻台率,一道菜要卖到多少钱,才可能活得下去?


这个价格其实不用算,打开大众点评黑珍珠榜,那里面的餐厅基本上就是符合这个标准,可以看看人均是多少。


但普通人吃不起黑珍珠,餐饮行业也不可能靠着黑珍珠维系。这两年餐饮行业普遍下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供需双方共同选择下的死亡螺旋。


消费者因为各种原因,消费意愿降低,愿意花的钱越少,餐厅就不得不更加极致地去降本增效,比如在食材上、在人力上、在烹饪方式上。而这种降本,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菜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下降,这反过来又会让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低。这个死亡螺旋的起点是什么时候,我想,懂得都懂,这里就不便明说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罗永浩抨击西贝,本质上是一次关于定义权的争夺,但这种定义权争夺多少有点虚无。


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早已经接受了一种这样的事实——无论我自己喜欢与否,从现实情况、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来看,预制(无论是广义的中央厨房模式,还是狭义的预包装菜肴)都不可能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


它不是一个值得辩论的“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怎么办”的现实。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作为消费者,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理性的吃预制”,另一种是“不理性的吃预制”。


不理性的吃,就是陷入无尽的焦虑、担忧和愤怒中,一边吃着外卖(预制化程度可能远超想象,甚至还不如自己买料理包),一边在网上痛骂预制菜,把自己的情绪内耗在一些无法改变的宏观趋势上。


而理性的吃,就是接受这个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比如,这两年大家都开始“看配料表”了,但又有几个人真的“会看配料表”了呢?


普通人有空参与这个,还不如先把“无糖”、“无添加糖”、“无蔗糖”、“无带糖”的概念分清楚,理解明白,可能对自己的健康会更有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V观财报|ST德豪被警示:未披...     中新经纬9月12日电 安徽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德豪或公司)12日晚公告,近日收...
当宝盈基金“王牌”基金经理决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洪小棠这名在熊市中“崛起”、管...
华大基因: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4... 华大基因 视觉中国 资料图华大基因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4%股份。9月12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甲骨文“狂飙”背后的中国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甲骨文股价飙升36%,创下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
西贝争议刷屏,但比起硬刚罗永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继西门子之后,...
财务造假,东方通遭证监会罚款2... 9月12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严肃查处东方通(证券简称“*ST东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据悉,东方通...
空缺超一年,5000亿城商行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来源:图虫在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一年多后,副行长韩萍终于转正。9月1...
V观财报|晶科能源:控股股东晶... 【V观财报|晶科能源: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投资等拟转让4%公司股份】晶科能源公告,晶科能源投资、上饶润嘉...
在直播间跳舞的董事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张晓晖2025年9月1日以来,...
上市不到3个月最高涨18倍!大... 9月12日,药捷安康-B(02617.HK)股价盘中一度大涨131.26%,尽管尾盘有所回落,但截至...
斥资3亿押注以太坊!云锋金融背... 作者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以保险和财富管理业务为主的云锋金融(0376.HK),9月2日发出一纸...
900亿中山风机龙头,挥别艰难...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覃毅 鄢子为图源:明阳智能广东中山风电大王,等待盈利修复。9月10日,明...
V观财报|盛达资源子公司在建矿...     中新经纬9月12日电 盛达金属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达资源或公司)12日晚公告,子公司在建...
24小时健身房,被年轻人睡成了... 作者:Lily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联生活实验室请遵守健身房规则 (头图来源:AAA栈桥数码快照海上观光...
V观财报|壹石通:拟以3000... 【V观财报|壹石通:拟以3000万元至55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壹石通公告,拟回购公司股票,回购股份...
一个普通深圳人和办公楼二手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拒绝二手烟的今年6月,深圳卫健委发了一...
V观财报|统联精密:深创投等拟... 【V观财报|统联精密:深创投等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统联精密公告,深创投及一致行动人人才一号基金拟...
短暂雄起还是长牛来临?理性看待... 对于所有甲骨文的投资者来说,9月10日堪称是历史性的一天。这家成立接近五十年的老牌科技公司,在这天财...
肯德基推出14块9黄焖鸡米饭还... 没想到肯德基再次登榜“穷鬼打工人食堂”,是因为黄焖鸡米饭。8月底,肯德基推出“拼好饭特供版”黄焖鸡米...
问界M9“谍照”案曝光!男子溜... 红星资本局9月12日消息,今日,据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信息,AITO问界M9在发布前,曾陷入一场“谍照...
V观财报|3天涨近27%工业富... 【V观财报|3天涨近27%工业富联: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工业富联公告,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
抓住年轻人,提升数智化,泸州老... 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成为白酒企业关键策略。作者 | 钱锋编辑丨高远山来源 | 野马财经今年以来,白酒...
V观财报|3天涨超35%鼎泰高... 【V观财报|3天涨超35%鼎泰高科: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鼎泰高科公告,针对公司股票异常波动,公司...
德恒律所陈海祥:政策包容性提升...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陈佳鑫编辑|韩迅政策东风点燃并购市...
在一连串的“如果”里,我看见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刀锋时间 (ID:hardcorereadingclub),编辑:程迟,作者:刀...
超500亿!价值投资难题的“宝... 原创 刘博团队9月9日,一场备受瞩目的产融盛会在深圳九围国际总部区拉开帷幕。由深圳市委金融办与宝安区...
原创 豫... 观点网号称“近20年上海外滩街道的首个住宅供应项目”开始加推了。 近日,坐落于上海黄浦豫园板块内的豪...
茅台举行半年业绩说明会,回应酒...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对今年上半年业绩进行线上说明。9月12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了解到...
茅台,最新发声!回应是否拆股!... 9月12日,贵州茅台(600519)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市公司董事王莉(代行总经理职...
德恒律所陈海祥:政策包容性提升...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陈佳鑫编辑|韩迅政策东风点燃并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