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我国超200万亿元规模的个人金融资产,正随着AI浪潮开启一场新的迁徙运动,而银行、券商、互联网巨头们则借助人工智能在挖掘C端客户中拼尽全力抢流量,而打造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嵌入式智能投顾则成为他们“杀手锏”。
9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外滩大会财富论坛上,蚂蚁宣布旗下财富开放平台3.0升级,面向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合作伙伴开放“三大专业AI助手”,包括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同时向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目前AI助手已经有上百家基金、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册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AI+投资”已然成为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的关键工具。今年8月,券商巨头国泰海通推出券业财富管理领域首个全AI智能APP国泰海通灵犀,以搭载数字人直播技术打造多元内容生产矩阵、实时互动答疑成为行业新范式;今年6月,中国平安旗下平安银行联合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打造“银基开放平台”,通过上线平安口袋银行App“公募基金”频道,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Masters”AI方式帮客户挑选具备持续创造超额回报能力的基金产品。
“近几年面向C端理财用户的AI应用逐渐成熟,理财不懂问一问AI已成为个人投资者的日常。B端机构则看好AI+金融带来的价值,但目前使用深度还不够,需要更多专业AI应用的破局。我们的最新调研显示,七成机构投资研究用户在使用AI工具,其中近64%为偶尔使用,深度使用AI工具的比例仅为7%。”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对本报记者表示。
全场景联合运营
与金融巨头打法不同的是,蚂蚁选择将金融机构的AI投顾体系“搬到”蚂蚁财富平台上。尤其在专业投研场景,一些公募基金和券商开展了智能投资新尝试。
“易方达将AI应用到了主被动投资的部分环节,如提升投研人员的研究效率和能力边界,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投资信号,并在量化策略产品中探索AI智能决策。进入大模型与生成式AI阶段,智能投资已从试验变为必选,资管机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用AI实现投得更好。”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受访时称。
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王广学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AI带来的“人机协作”新模式,也为投顾服务提升效率和专业深度带来契机。
“传统财富管理服务受限于人力,在个性化、科学性、投后跟踪方面都存在不足。基于大模型的人机协作能打破限制、优势互补,既保证投资建议有理有据,又能兼顾人工经验与情感信任,让普惠、个性、高质量的投顾服务成为可能。”王广学称。
9月12日,有外滩大会参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财富管理行业从产品线上化、服务线上化,正式进入服务智能化新阶段。
来自蚂蚁财富平台的数据显示,“AI运营助手”3月试运行以来,通过智能经营线索感知、智能页面生产和触达等能力,帮助首批接入机构的服务平均生产时长缩短90%。“AI投研助手”已有352家金融机构率先注册体验,辅助快速汇集市场数据和观点,洞察市场机会和风险。借助“AI内容创作助手”,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提供的优质投教陪伴短视频数增长203%。
“AI技术贯穿了蚂蚁财富开放平台演进的全过程。平台3.0升级,向合作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因此更需要AI工具来提质增效。AI技术为合作伙伴更新生产工具,最终让大众投资者获取专业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大幅跃升,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在保证金融领域专业严谨性的基础上,蚂蚁财富开放平台还会持续打磨平台沉淀的AI能力,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高质量的服务生态,持续提升投资者体验和获得感。”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总裁王珺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据记者了解,在1.0阶段,蚂蚁财富开放自运营场景,帮助机构在财富号线上“开店”,并在后台提供AI决策参谋等散点的AI工具。开放平台2.0阶段,蚂蚁财富开放服务场景,搭建了理财社区、理财直播、理财AI等用户服务矩阵,成熟的AI工具让机构与更多用户建立连接。随着3.0阶段全场景开放,蚂蚁财富平台的生态伙伴可借助三大助手,更好满足用户在理财全链路对专业服务、产品和内容的需求。
赚钱仍是“王道”
麦肯锡最新发布的《未来十年全球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的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达205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未来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0%左右,未来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
“以AI技术创新应用正在深刻变革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无论是基金代销还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尤其是在面向庞大的C端客户以及资产迁徙,银行、基金、券商都在开启新一轮的智能服务模式变革,汇聚投研、投顾、资配专业力量深度解码AI时代财富新范式,面向海量投资者打造一场专业化、智能化、普惠化的财富管理盛宴。”上海一家加入蚂蚁财富管理平台的公募基金市场总监王蔼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王蔼然透露,基金公司入驻开放平台,可直接接触持仓客户和潜在客户,在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客户标签化能力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命周期陪伴服务,从“产品级”服务升级到“客户级” 陪伴式服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权益类基金或者ETF基金在长期通常能跑赢多数资产,而持有周期越长,胜率则越大。但是对于多数基民来讲,难以克服贪婪与恐惧投资雷区,盲目追涨杀跌、持有周期短、喜欢追逐热点等投资行为在所难免,最终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不仅需要优质产品,也需要陪伴式服务。我们已经构建起从优选基金经理、AI投顾团队、理财经理到客户的畅通信息链条,让客户在波动的过程当中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判断,及时获得陪伴服务。”王蔼然称。
张晓燕则表示,AI将广泛地应用于投研自动化、风险预警等领域,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更高效、更透明、更普惠的方向发展。目前机构用户更关注AI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研报生成、交易信号挖掘等方面的效率提升,期待AI成为真正的“智能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