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出海,为什么不怕西方制裁? 中国电器在美国用不了怎么解决 为什么中国电器都出口
创始人
2025-09-17 13:10:50





今年前7个月,中国家电出口形势出乎很多人意料。

其中,空调出口量增长4.1%,冰箱增长2%,洗衣机增长5.3%……

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全球家电产品累计出口68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像是意大利进口中国白电超过17.4亿美元,同比增长9.8%。

还有一个小细节。

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被称为“全球消费电子技术风向标”。

今年展会上,中国参展企业达到764家,创下历史新高,占参展商总数的1/3还多。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美国、欧洲,一直在贸易上给中国使绊子,设置贸易壁垒。

但这次,西方贸易制裁的拳头,为什么在中国家电业面前扑了个空?



在2018年后,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光黯淡,家电市场也冷风嗖嗖。

一方面是家电消费大盘的放缓,另一方面是新兴品牌在垂直赛道的冲击,比如以咖啡机为首的小型家用电器。

传统家电大厂必须找到新的突围路径,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降价。

因为在中国这个难以忽视性价比的市场,家电企业可以通过在供应链上挤水分,把终端产品的价格降下来,以此改变品牌在消费市场上的座次排位。

中国家电业经过了几年的大鱼吃小鱼,市场逐渐掌握在海尔、美的、格力等头部玩家手中。



在下沉市场,美的和海尔在同一家电卖场外各自挂上了牌匾

一直到2020年后,家电业才在成本压力下反思低价竞争的危害,进入比技术、拼服务的新阶段。

但此时,“价低质优”已经是中国家电业的基本盘,也是各品牌的难以承受之重。

薄利就要多销。

这虽是古典主义商业经验,却也符合“边际成本递减”的现代市场规律。

但头部玩家每一个都是有技术、有积淀、有铁杆粉丝的大品牌,正面硬刚的风险,谁也承担不起。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势力范围之外跑马圈地,打下更多新的“山头”,既能尽可能的“王不见王”,也能寻找增量。

在中国以外的太多地方,家电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东南亚地区,拥有约6.9亿人口,但家电市场仍处于普及期。

在东南亚,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年增长率达7%-9%,是当地的核心需求品类。

中东与拉美也是中国家电出海的重要市场,其中中东市场在2022-2024年,家电零售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5%。

这些域外市场虽说有着与中国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购买家电方面,当地人的喜好并不难猜。

比如中东,作为一个宗教盛行的地区,当地人虽然有斋戒的习惯,却喜欢在斋月前后买冰箱,因为他们都要在这时候准备“开斋节”的食品。

一些人还在斋月结束后,买家用电器作为礼物送给亲朋。



开斋节期间的盛大礼拜活动

不仅如此,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家电企业如果只在中国有供应链,这是非常危险的。

就单说物流成本吧。

在几年前的特殊时期,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从中国运往美国的运费,曾从约1500美元,飙升至超2万美元。

在极高的出口成本挤压之下,中国家电出海势在必行。

其中海尔,已在全球布局143个制造中心。



海尔在非洲向疫苗接种站提供太阳能疫苗冷藏箱

美的,也在全球拥有超过40个主要生产基地。

其他品牌紧随其后,比如海信,在南非的工业园不仅能覆盖整个非洲市场,还将冰箱等产品卖到了欧洲。

而TCL为进军北美,也已经在墨西哥建厂。



品牌出海,和把产品卖到国外是两码事。

因为只卖产品叫做“外贸”。

而只有在海外拥有了供应链,且能在某些市场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才是真正的出海。

作为制造业大国,全世界的工业克苏鲁,中国有着全球最为完整且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对发达国家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

走出去,家电品牌势必面临着供应链上的掣肘,和租金等成本的飙升。

比如近几年,越南北部的一些工业园区,租金已经上涨到约35-38元人民币/平方米/月,甚至达到了东莞东山湖地区厂房租金的两倍。

而根据在墨西哥工作经验近10年的建厂咨询人士透露,如今去墨西哥建厂,几乎所有成本都比中国高,甚至仅仅是工业用电,平均价格也要1.2元/度。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想要得到别国市场的认可,适应当地的气候与文化,也是一个大难题。

比如在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且常有沙尘,对家电的品质要求极高。

一般家电,在耐高温方面要符合“国际IEC标准”,要能在-7℃至43℃正常工作。

但中东标准之下,家电的最高耐受温度要达到65℃。

比如空调,不仅要在高温下正常工作,还要功率大,且加装防沙尘滤网。

因此格力的一款“沙漠王”空调,因为能在55℃高温下以100%功率运行,性能吊打一般空调,在阿联酋的市占率高达31%。



格力电器参加“沙特建筑展2023”

而在东南亚,气候常年湿热,家电易锈蚀短路、滋生霉菌,所以很多家电都带有耐腐蚀、耐盐蚀涂层。

与此同时,近些年东南亚的很多家庭开始重视饮食卫生,大容量冰箱的市场增速也非常迅猛。

这些看似偏门的需求与痛点,在企业端都是材料的成本与设计的门槛。

企业能不能赚到出海这笔钱,比的是谁能把当地市场看得更透,把产品做到邻居家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2023年的电影《瞬息全宇宙》中,杨紫琼打开多重宇宙的传送门,是一台海尔冰箱。

对此,导演关家永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冰箱是亚裔家庭对厨房的记忆图腾,它可靠到能装下整个宇宙的混乱。”



图源:电影《瞬息全宇宙》

巨大的需求,正是家电企业成为国际品牌最大的诱惑。

但要服务全球市场,中国企业仅靠传统的日拱一卒,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企业的办法是,用资本换时间。

2007年,日本《朝日新闻》刊文指出三洋电机在2004财年有财务造假,金额高达1400亿日元,当日三洋电机的股票就暴跌,单日跌幅最大达到了28.8%。

三洋的造假方法很“传统”,就是在财务报表中,将子公司的1900亿日元亏损,通过各种方式改为500亿。

没办法,经营不善,业务萎缩,百年企业的老脸要撑不住了。

次年松下就宣布了对三洋的收购计划,而它大刀阔斧的出售了自己不看好的部分,其中就包括2011年以大约100亿日元卖给海尔的白电业务。

白电业务包括洗衣机和家用冰箱的1200项专利,以及相关技术。这帮助海尔弥补了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上的短板。

与此同时,三洋出售的白电业务中,还包括"SANYO"品牌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使用权,给海尔在东南亚的拓荒打下基础。



通过三洋品牌进入菲律宾市场后,海尔在2024年正式宣布邀请2015年环球小姐、全球菲律宾偶像Pia Wurtzbach(皮娅·沃茨巴赫)作为其最新的代言人

而这相比于海尔在2016年收购通用电气的GE家电(GE Appliances)业务,只是一次小小的试炼。

在通用电气的收购项目上,海尔拿出55.8亿美元,一次性实现了品牌的重大升级:

第一,技术升级。

海尔通过收购,一举获得了GE家电的4个全球研发中心、超过1000项专利,以及在智能温控、节能等方面的领先技术。

第二,拓宽市场。

在中国的消费市场,GE家电的知名度不算高,但在美国家电圈,它是妥妥的大佬,发明了第一台气密性家用冰箱、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以及第一台室内空调器。



1927年,美国GE公司推出了Monitor Top冰箱,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白色冰箱

在被海尔收购之前,它与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有渠道合作,广受北美消费者认可,这让GE家电在2015年仍在北美拥有近20%的市场份额。

通过品牌收购,海尔拥有了GE家电的60年使用权,从此成为北美市场重要参与者。

同样使用“钞能力”,买技术、买市场、买品牌的,还有美的。

相比于海尔,美的的收购行为,对其短板的弥补效果更明显。

自2007年起,美的陆续收购小天鹅、东芝家电、德国库卡,逐渐实现了自身实力的快速壮大。

比如东芝,作为有着140年历史的日本高端家电品牌,在变频技术、节能、静音等方面有深厚积累,品牌专利技术5000多项。

它追求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在自主体系内可以完成从设计研发到组装生产的整个流程。但时间久了,庞大的供应链内部,是腐败横行与效率低下。

美的接收东芝白电业务之后,深度整合了它的研发、设计环节,再将中国的高效供应链予以辅助,让东芝只用大约2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既救了东芝一命,也让中国家电在设计研发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再说美的对库卡机器人的收购。

一方面,库卡机器人升级了美的的产线,让美的在保证质量与效率的同时,拥有了柔性生产的能力。



库卡机器人

另一方面,库卡机器人让美的开拓出更多B端业务,为大众汽车、特斯拉等企业提供智能化产线,成为美的营收的第二曲线。

通过收购,美的几乎省去了十几年技术研发和渠道建设的时间,实现了技术和市场双赛道的弯道超车。



虽说花钱买技术、买市场,可以实现品牌出海的快速布局,但这并非是说,企业只要有“钞能力”就可以高枕无忧。

海尔、美的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在重大收购案上,率先购买技术专利和品牌使用权。

短期内,类似于在自家系统上嫁接了不同体质的技术架构与市场体系。

但长远来看,是给了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品牌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消化技术、融合市场,实现品牌升级。

但也有中国的大品牌靠代工为全球众多品牌提供服务,要干的活很多,拿到的钱很少,大部分利润都被品牌方赚走。

活多钱少,品牌还打不出知名度,就好像遇上了鬼打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企业的身份,正从“代工厂”转变成“品牌方”,设计研发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生产制造。



美的在越南的工厂

对比一个数据。

海尔的研发经费是107.4亿元,占营收3.8%;美的是162亿元,占营收4.4%。

但也有更多品牌一年的研发费用不及海尔、美的的零头。

我们不仅看金额,更要看占比,头部品牌在设计研发的投入上,比腰部企业超出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从卖产品到建生态,中国家电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不仅要靠商业逻辑和顶层战略的升维。

还要减少路径依赖,强调资源重整。

这是长期的投入与坚持,更是胆量与毅力的比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哇!特斯拉一场车祸,拒绝4亿元... 文丨詹詹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本文约为600字)近日,美国佛罗里...
混合现实概念走强,淳中科技涨停... 混合现实概念走强,淳中科技涨停,中石科技、长盈精密、鸿利智汇、罗曼股份、炬光科技、兆威机电等跟涨。(...
V观财报|三安光电:在AI/A... 【V观财报|三安光电:在AI/AR眼镜领域Micro LED产品已迈向小批量验证阶段】三安光电董事长...
猪肉股午后持续调整,邦基科技一... 猪肉股午后持续调整,邦基科技一度跌9%,天域生物跌超6%,牧原股份、龙大美食等股跌超2%。(中新经纬...
宗馥莉,放弃娃哈哈? 娃哈哈宗...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 温颖颖娃哈哈的遗产大战久拖未决,宗馥莉...
雀巢再现人事震荡!现任董事长将... 继CEO换人后,全球食品巨头雀巢集团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高管变动。9月17日,雀巢官网发布公告,现任董事...
【收盘】A股三大股指收涨,创指... A股三大股指9月17日集体小幅低开。盘初短暂回踩后,两市大幅上涨。午后三大股指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创指...
A股近期“最后一次洗盘”,很可... 9月17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截至收盘,沪指涨0.37%,深成指涨1.16%,创业...
ETF今日收评 | 恒生互联网...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板块方面,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芯片产业链全天持续走高,电池板块表...
创指收涨1.95% 多元金融、...   中新经纬9月17日电 17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拉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报3876.3...
费城半导体指数创8年最长连涨纪... 美股芯片股强势上涨推动下,美股芯片股基准指数、被视为“全球芯片股风向标”的费城证券交易所半导体指数周...
激光雷达第一股的180天大逆袭... 记者丨雷若馨编辑丨朱益民港股迎来“激光雷达第一股”。9月16日,禾赛-W(2525.HK)在港交所主...
A股芯片概念爆发,港股科技股大... 记者丨金珊 赵阳 余诗棋 杨韵琪编辑丨曾静娇 梁明9月17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沪...
收盘|创业板指涨近2%,宁德时... 9月17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报收3876.34点,涨0.37%;深成指报收13215.46...
跟老年团徒步采蘑菇,能有多要命... 又是一场大雨过后,老姨正在小羊汤馆参加朋友举办的叙旧饭局。地三鲜刚吃了两块,羊汤还没喝,突然接到二舅...
为批评正名 最近,工信部等六部委启动为期三月的专项整治,剑指行业乱象。这本是规范汽车市场、护航产业发展的良策,对...
时隔20多年国资入股成二股东,...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剑南春集团”)日前发生工商变更,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以1.3...
高德扫街榜数据有合规风险吗?通... 手工劳动/挖哥手工编辑/掘叔出品/独角兽观察最近,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地图高调官宣了一款新产品高德扫街...
对话腾讯杨国安:Agent时代... 当每个企业和员工,都被AI“外挂”了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员工治理也需要更加扁平。文|《中国企业家》记...
西山科技披露一个大问题,耗材被... 西山科技,被中间商赚差价了。9月16日晚间,西山科技(688576)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公司涉及仲裁...
第三大股东减持套现九千万元,奥... 截至9月16日收盘,“男鞋第一股”奥康国际报收9.33元/股,涨幅为5.54%,最新市值约37亿元,...
西贝惊魂120小时 9月12日晚上9点左右,徐明加入了一场1.8万人的全员会议。他是西贝上海一家门店的员工,在他的印象中...
中信建投黄文涛:A股、港股呈现... 财联社9月17日电,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在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提到,全球经济系统正在...
这座中部雄城,率先吹响“人工智... 未来10年,最大的城市风口出现了。近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在20...
原创 8... 图文无关 昨天,国家统计局如期而至的发布了《2025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赤峰黄金(06693.HK):... 证券之星消息,9月16日南向资金增持74.94万股赤峰黄金(06693.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
A股午评:创业板指涨1.74%... 市场早盘探底回升,宁德时代大涨再创历史新高,带动创业板指快速反弹。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
扩大服务消费!商务部等9部门发... 商务部等9部门9月16日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服...
ETO Markets 市场洞... 黄金市场正经历历史性时刻。9月16日,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3700美元/盎司关口,盘中触及3702....
房企化债加速,旭辉百亿境内债重... 上海旭辉企业大厦 图片来源:旭辉官网 继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法院批准之后,旭辉控股集团(0088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