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扣零售赛道加速升温的当下,砂之船(长沙)奥莱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入湘7年实现连续7年营收正增长,年销售额突破18.6亿元,2025年更将目标剑指20亿元,凭借150万会员的高度认可,成为长沙商业市场中极具辨识度的“超级奥莱”。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奥特莱斯销售额达2390亿元,与传统商超销售额下降相比,逆势增长了4%。核心就在于商场打造的“常态化折扣”,戳中了当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既要“花得值”,也要“买得爽”。试想一下,一件专柜价3折的耐克鞋子摆在面前,估计没几人能忍住不剁手。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迎来突破,规模迈过2000亿元门槛,但8%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对比德国42%、日本31%的成熟市场表现,差距显著,但巨大的增长空间也吸引着各路玩家争相入局。
像京东在河北涿州开设的5000平方米折扣超市,开业首日即接待近6万人次顾客,相当于当地十分之一常住人口涌入,9.9元30枚的鲜鸡蛋和7.99元24瓶的纯净水等爆款商品,印证了消费者对"优质低价"的强烈需求。还有盒马将社区硬折扣店升级为“超盒算NB”,单日开出17家新店……
与此同时,线上折扣赛道同样硝烟正浓。例如被称为“线上奥莱”的唯品会就是个典型,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平台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贡献超一半的线上销售,用户粘性可见一斑。原因就在于精准契合了年轻人“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的消费哲学。
唯品会依托全球上千人的买手团队和深耕多年的供应链,打造了“品牌+折扣”的特卖模式。迄今为止,平台合作品牌数超过46000家,甚至不少奢侈品牌也包括在内。像在之前平台举办的“限时狂秒”活动中,COACH和Burberry的爆款包包直接被打到了2折以内,以至于刚上架不久就直接售罄。
总的来说,折扣零售的多元进化,本质是消费理性化浪潮下的价值重构。从砂之船的20亿目标到硬折扣超市的密集布局,不同业态通过差异化策略共同诠释着“好货不贵”的真谛。在这场零售业的效率革命与体验升级中,真正的赢家不仅是精准卡位的企业,更是获得品质、价格与情感多重满足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