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回收巨头”18亿债务压顶,金晟新能上市“补血”? 锂电池回收龙头企业603335 电池回收贵金属盈利5百亿
创始人
2025-09-19 13:42:37




导语:“锂电池回收巨头”金晟新能第三次谋求上市,但背负18亿短债与连年亏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行业爆发前景与激烈竞争夹击下,金晟新能能否成功融资,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摘要:

1、流动性承压:金晟新能一年内有18亿元债务到期,而现金储备不足4千万,短期流动性和偿债压力极其严峻。

2、单一大客户依赖: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过六成,最大客户贡献近半营收,客户集中度带来极大依赖与风险。

3、市场前景:全球动力电池退役潮加速到来,回收市场预计将高速扩张,为金晟新能提供难得的增长机会。

在全球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来临之际,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晟新能”)正上演着一场紧张的资本突围战。

9 月 17 日,金晟新能再次更新港股上市申请文件,不到一年时间里三次谋求上市,迫切冲击IPO的背后,是这家行业龙头背负的18亿债务即将在一年内到期,能否成功融资或将决定金晟新能的未来走向。

01 锂电池回收“一哥”,综合实力不敌行业巨头

金晟新能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以2024 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全体系的“全元素回收” 技术,锂回收率超 9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5%-10%,这一技术壁垒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的重要筹码。

金晟新能的主要营收来自“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数据显示,这两项业务占比近80%。

金晟新能已在广东肇庆、江西宜春及赣州布局三大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金晟新能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为2024 年 12 月 20 日,该申请随后失效;2025 年 9 月 3 日,公司第二次递交 IPO 申请;不到半个月后的9 月 17 日,金晟新能又更新了申请文件,新增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

而在赴港上市这条赛道上,金晟新能也面临着同业对手的竞争,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巨头的格林美(002340.SZ)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巨头年营收超300亿元,而金晟新能营收规模不到30亿元。

今年8月,格林美官宣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格林美财报显示,公司年处理废旧电池能力达数十万吨,回收量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以上,并计划到2030年将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提升至50万吨以上,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相比行业头部企业,金晟新能规模逊色不少,但它的优势在于聚焦锂电池回收领域,随着全球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即将到来,市场空间也给金晟新能留有机会。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全球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市场规模将以48.1% 的复合增速扩张,到 2031 年处理量将达到2060 万吨;中国内地处理量预计同期以49.3% 的复合增速增长,2031 年达1150 万吨。从市场前景来看,锂电池回收赛道正迎来爆发期。

其他研究机构也表明,2030年前后,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迎来高速增长,韩国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测算称,2040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02 两年半累亏超9亿,短债18亿承压

面对行业机遇与竞争,金晟新能正计划通过港股募资推进“回收到正极材料” 的闭环战略:将赣州基地扩建至40 万吨退役电池处理能力,同时在宜春基地建设1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试图摆脱 “金属价格波动依赖症”。

2024 年金晟新能已与东风汽车集团非全资附属公司东风鸿泰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年产 5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设施(据招股书 “主要里程碑”)。但跨界生产正极材料面临技术壁垒,且需在现金流紧绷下投入巨额资金,执行风险显著。

单靠金晟新能的自身实力,要完成这些计划显然压力不小,而且金晟新能的业绩还出现了持续下滑,比如营收业绩,2022年-2024年,其营收从29.05亿元持续下滑至21.57亿元,净利润在2023年、2024年连续亏损,分别亏损4.71亿元和3.44亿元。

截至2025 年上半年,金晟新能营收9.37 亿元,净利润 - 1.44 亿元。经计算,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金晟新能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亏损约9.59 亿元。

比持续亏损更严峻的是公司面临的流动性危机。

截至2025 年 6 月 30 日,金晟新能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21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达18 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661 万元,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降至 0.5,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客户集中度攀升进一步加剧了金晟新能的经营风险。据招股书,金晟新能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 年的 52.7% 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67.3%。其中最大单一客户占比持续攀升,从2022年到2024年,分别约为13.9%、18.4%、26.6%,到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达45.2%。

在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背景下,金晟新能同期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38天增至2025年的56天(2023年49天、2024年61天),不仅资金回笼压力持续加大,账期延长与坏账风险也值得注意。

此外,金晟新能的供应商集中度也呈上升趋势。

金晟新能的供应商主要为中国内地的原材料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15.96亿元、12.17亿元、8.83亿元及4.21亿元,占公司各期总采购额的45.3%、39.8%、38.3%及51.4%。同期,公司向单一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各期总采购额的14.7%、11.6%、11.7%及35.2%。

03 三年三谋上市,估值差距超10亿

在胡润百富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金晟新能曾是估值120亿元的新能源独角兽。企业预警通显示,金晟新能已经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基石资本、中电中金基金、达晨系、复星系(锐正创业投资)、国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

不过,金晟新能的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

早在2022年,金晟新能就启动深交所上市辅导,但因业绩下滑(2023 年亏损 4.71 亿元)及 A 股审核趋严,在2024 年 8 月终止辅导协议。

2024年12月, 金晟新能递表港交所,但在2025年6月失效。2025年9月,金晟新能再次递表港交所,能否成功还未可知。

在金晟新能谋求上市的过程中,公司估值也出现波动: 2025 年 5 月最新一轮融资中,江西东亮认购约536.3 万股,认购金额1.48 亿元,投资前估值为102 亿元。

相比胡润百富“独角兽榜”对金晟新能120亿元的估值,上述102亿元的估值明显缩水。

更值得注意的是,江西东亮由金晟新能创始人李森等五兄弟各持20%股权,实为自己认购自己。

据招股书,创始人李森等五兄弟通过江西东亮(持股21.53%)、肇庆晟达(5.37%)、肇庆森龙(2.44%)及直接持股(合计 26.35%),合计控制金晟新能 55.69% 投票权,决策集中度高。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在企业寻求资本化过程中也是投资人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外部市场中,除了格林美之外,金晟新能还面临着巨头挤压下的生存空间收窄问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作为金晟新能的下游客户,纷纷自建回收体系,其中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以2024 年再生利用材料销售收入计占 17.4% 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而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也在抓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截至2024年年底,比亚迪已建立2家电池回收工厂,共回收超过10,000吨动力电池。

与此同时,和格林美类似,赣锋锂业也在加速布局回收赛道。随着这些行业头部企业的加入,电池回收行业集中度正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 7 月碳酸锂市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平均价格为 5.89 万元 / 吨,但金晟新能仍预期截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将录得净亏损。

对于金晟新能而言,此次冲击港股IPO 不仅是缓解资金压力的 “救命稻草”,更是决定其能否在锂电池回收行业黄金发展期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一役。在千亿赛道前景与现实经营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金晟新能的资本突围之路能否成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鱼子酱,鹅肝,黑松露,为什么在... 食物和味道,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人类对财富与权力的追求,试图将吃饭这件事,分成三六九等。鹅肝、...
叉车巨头安徽合力大动作!拟2....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逸霆200亿市值叉车巨头安徽合力(600761.SH),拟通过并购来消除...
蔚来卖4900的可爱废物把中产... 新能源车不仅越做越像家,还越做越像人了。还不够,担心你走在路上没个声响怪冷清的,于是陪伴经济也要来掺...
王辉出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 2025年9月19日(重庆),阿维塔科技宣布,王辉出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全面统筹公司战略规划与决策、...
支付宝时隔17年再更名,“支付...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9月19日,央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一则非银支付机构变更事项许可,同意支付...
ETF今日收评 | 标普生物科... 市场全天震荡走弱,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从板块来看,芯片产业链强者恒强,旅游板块震荡拉升,光通信概念反复...
摩根大通:2026年初金价将破... 【写在开头】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报告研究所,以免错过...
永信至诚在港发布RWA数字健康... 《星岛》讯 9月18日,永信至诚在香港“数字风洞”测评中心举办“数字风洞”RWA数字健康管理系统发布...
8月教育行业融资报告:融资2.... 导语 2025年8月教育行业共发生6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约为2.47亿人民币,分别为:近日,位于...
一大批奶茶店,正陷入倒闭风波 一、奶茶店,批量倒闭最近一段时间,从10年以上的老网红品牌,到刚火一年的顶流新网红,一大批奶茶店,正...
预计下周四挂牌交易!今年港股规... 作为2025年迄今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奇瑞汽车(股票代码:09973.HK)港股上市的进程已接...
A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 制药、人...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19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收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30%报3820.0...
【收盘】A股三大股指小幅低收,... A股三大股指9月19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两市窄幅震荡,个股呈现普跌态势。午后依旧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市...
“胖改”小组负责人王守诚出任永... 记者 郑明珠 9月18日晚,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聘任王守诚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
世纪收购!芯片再成市场焦点,科... 9月19日,在海外芯片龙头重磅收购案影响下,科创芯片板块开盘大幅异动,截至9:49,科创芯片50ET...
马应龙:9月18日融资买入18... 证券之星消息,9月18日,马应龙(600993)融资买入1894.62万元,融资偿还2485.39万...
收盘丨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全... 9月19日,三大股指集体收跌,上证指数报收3820.09点,跌0.3%;深成指报收13070.86点...
央行印钞为什么不是救世良方? 债务危机往往是印钞的起点,但它的实现机制是什么?债务是“交付货币的承诺”。然而,债务是经济活动中自发...
永辉超市新CEO亮相:“90后...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继7月底抛出40亿定增补血加码门店“调改”后,永辉超市...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过去一年,我们有7款产品及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充分体现了中国医药审评环境对创新...
地产股尾盘异动,沙河股份、大龙... 地产股尾盘异动,沙河股份、大龙地产双双涨停,光明地产、滨江集团、新城控股、万科A、上海临港等跟涨。消...
高飞出任东航总经理,免去南航董...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中国东方航空官网19日公告,2025年9月19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金融教育不枯燥!中国人寿金融教... 9月15日至21日,由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起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
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想知道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吗?一个接近于最优解的答案是:专注。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激光般穿透...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仅... 文/每日财报 侯宇婷9月19日,有消息称云海肴联合创始人赵晗去世,据知情人士透露,赵晗此次去世的原因...
珍宝岛价值重估三重奏:业绩反转... “深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这句资本市场的经典表述,用来概括珍宝岛 2025 年的发展态势尤为贴切。年...
宏昌科技:参股的机器人公司目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8日,宏昌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相...
小米汽车回应召回:不需要物理更...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9月19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回应小米SU7标准版的OTA召回问题。小米...
突发!云海肴创始人去世,年仅4...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餐饮业再次传来噩耗!据青岛广播电视台正在新闻官微...
万科组织架构巨变:加强总部管控... 万科组织架构调整尘埃落定。9月17日,万科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公司已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形成“集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