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崔海花
编辑丨梁明 张嘉钰
9月22日,市场早盘缩量震荡,创业板指一度跌逾1%。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07%,深成指涨0.17%,创业板指跌0.09%。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3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511亿。
盘面上热点轮动加快。从板块来看,消费电子、存储芯片、贵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旅游、光伏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具体来看,消费电子板块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快速走强,立讯精密一字涨停。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横河精密、万马股份等多股涨停。芯片产业链反复活跃,德明利2连板续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概念股盘中震荡拉升,工业富联大涨续创历史新高。
下跌方面,旅游和影视院线方向集体大跌,金逸影视跌停。
工业富联股价续创新高
电子制造服务板块大涨7%,成分股全线上涨,工业富联逆势大涨8%,股价首次突破70元大关,总市值突破1.4万亿元。
芯片指数大涨,芯原股份大涨18.82%
芯片指数涨幅达2.01%,成分股表现活跃,芯原股份盘中一度涨停,截至早盘,涨超18%,总市值首破千亿,成为科创板第13家千亿市值企业。同时,存储芯片概念高温不退,聚辰股份、中电鑫龙、德明利、万润科技涨超10%。
消费电子概念全线爆发
消费电子概念全线爆发。立讯精密、和而泰、盈趣科技相继10cm涨停封板,歌尔股份、领益智造涨超5%。消息面上,据财联社报道,苹果iPhone17销量大超预期。除此之外,OpenAI发力AI硬件,计划在2026年末-2027年初发布无屏音箱等硬件设备,当前立讯精密与OpenAI已签订硬件制造合作。
从板块的业绩表现来看,中信建投研报表示,上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持续复苏,在AI算力的进一步催化下,进入新一轮的双旺共振期,相应带动业绩持续向上。2025年上半年电子板块4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8578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合计859亿元,同比增长29.0%。
摩尔线程概念股大涨
盈趣科技、东华软件、和而泰、联美控股涨停,青云科技、弘信电子、奥飞数据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产GPU龙头公司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填补了国内GPU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招股书披露,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港股三大指数下挫
9月22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99%,恒生科技指数下挫1.1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1.30%。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647.84亿港元。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舜宇光学科技上涨5.95%,药明生物上涨3.39%,百度集团-SW上涨3.12%。跌幅方面,中信股份下跌4.30%,东方海外国际下跌4.27%,创科实业下跌4.12%。
百果园集团大涨24.14%,公司拟配售2.795亿股新股,配售价每股1.17港元,预计筹资净额约3.25亿港元。山高控股劲升16.37%,公司宣布斥资约2262.3万港元回购370万股。
9月22日,港股安踏体育低开,截至早盘跌3.56%。消息面上,安踏体育旗下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因赞助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进行烟花表演引发争议。该活动被质疑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品牌方随后发表致歉声明。
内、外资齐涌入中国资产
据华泰证券,上周美联储会议如期降息25bp,且给出的降息指引显示年内仍有50bp的降息空间。同时,前瞻指引方面,鲍威尔表示,9月的降息举措是一项风险管理决策。9月的点阵图显示,大多数委员支持2025年内仍有50bp的降息空间。
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美国8月CPI同比2.9%,持平预期;CPI环比0.4%,略高于预期的0.3%;核心CPI同比3.1%,环比0.3%,均持平预期和前值。
招商证券认为,结合当前美国经济基本情况,2024年9月以来开启的这轮降息属于美联储进行的“预防式降息”,此次重启降息是开始而非结束,未来市场可能会反复交易降息预期。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在美联储首次启动或重启预防式降息后,A股与港股后市上涨概率显著上升。具体来看,港股在降息后一至两周内上涨概率达75%;降息后三个月,A股及港股上涨概率分别达到100%和75%;半年后,港股上涨概率更是高达100%。
对此,招商证券表示,中期维度上,整体继续看好美联储重启降息环境下,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
从资金面看,内外资延续净流入中国资产。外资方面,据华泰证券,截至9月17日,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8.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南向依然低配科技,按恒生科技入通成分股在港股通流通市值占比对比,当前南向低配科技2.7%,相比7月初的低配3.0%略有提升但依然低配。
内资方面,据证券时报,上周(9月15日至19日)南向资金合计成交净流入368.51亿港元,已连续18周净流入。
中信建投指出,随美联储降息,港美利差明显缩小下,短期再次触及弱方保证概率不高,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同时外资不断上调港股市场及中国资产,外资有望持续流入。南向资金方面,或是受A股进入整理期,风险有所上升,自八月份南向资金整体流入开始加速。内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港股。正处A股整理期,港股优势凸显,可重点关注港股核心成长板块。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FC
出品 | 2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