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学生的风向变了? 体罚学生的情况 体罚学生情况
创始人
2025-09-22 19:12:44


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不知大伙注意到没,就在短短的几年间,关于“体罚学生”这个事,舆论的风向就变了。

以前,虽然多数人也承认体罚不对,但每次出现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总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对老师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态度。

比如有人会说“老师这是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老师才懒得管”,有人会说“谁让你孩子这么调皮的,为什么不体罚别人就体罚你”,还有人会说“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叛逆,不打能行吗”,甚至有人会说“棒头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换我是老师我也打”。

如果大家对前几年的互联网还有印象,应该见过这样的言论吧。不能说铺天盖地,至少也是漫山遍野吧。

可是最近,就在最近这段时间,接连出现的几个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下面,这种言论就少了很多。也还有,但少了,少多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多数人以为,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觉醒”了。

比如大伙开始真正地意识到,孩子也是人,也享有合法权益,如果成年人打成年人犯法,那成年人打未成年人凭什么就不犯法?

又比如一部分人发现,所谓“体罚”也好,以及“当众羞辱孩子”“一个孩子犯错全班跟着受罚”也好,说白了,不就是《商君书》里那一套“驭民之术”吗?不就是“严刑峻法”“保甲连坐”吗?可是用这样的办法培养出的孩子,终究不过只是牛马罢了,自己当牛做马半辈子,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被驯化成牛马。

再比如很多人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体罚已经起不到它“本应该起到”的作用了:过去打了孩子,孩子至少还能“听话”一阵,现在打了孩子,孩子是真敢摆给你看,甚至死给你看。于是,大伙只好一边感慨“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真差”,一边“适当地减少”对孩子的身心伤害。

以上这些,通常被认为是“体罚”成为过街老鼠的原因——大家“觉醒”了嘛。“觉醒”了,“悟今是而昨非”了,自然也就“进步”了。

这些说法当然都对。不过问题是,咱开放这么些年了,提倡新观念也这么些年了,为啥偏偏这几年,大伙忽然“觉醒”了呢?

这几年到底发生了啥,就让大家“觉醒”了?

这个事,说到底,还得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角度来分析。

其实大家说得没错,过去的学校管理,很多地方用的就是《商君书》那一套,它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服从”的意识。在那个时候,不管学校也好,家长也好,甚至整个社会也好,都把“听话”作为孩子的一种美德,有意无意地,都把孩子往“螺丝钉”的方向培养。

但这并不是什么“觉醒”不“觉醒”的问题,而是在那个大机器生产、大工业运作、大集体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就是需要大量的“螺丝钉”。

不是说作为个体,就完全不能有自主意识、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但这些在流水线作业的大工业时代,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服从。

流水线作业,需要的不是创造力,而是秩序。只有让多数人,成为流水线上随时可以被替代的零件,社会这架机器,才能更好地运作下去。

至于思考,发挥,创造,交给设计流水线的少数人就好。所以我们现在回看过去的学校教育,会发现它与其说在“培养”孩子,倒不如说在“筛选”孩子:把那些最聪明、最有能力的孩子筛选出来,其余的“做”成“标准化零件”,共给流水线。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体罚学生算什么?那不过是“打磨零件”罢了。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当然,这倒不是说“零件”们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牛马命,“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别人撑伞”了,而是说生产力向前发展了。

一方面,从住房汽车到日用百货,产能全面过剩的时代已经来临;另一方面,互联网普及,全民参与内容制作与传播;再一方面,人工智能崛起,“零件人”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这三者叠加在一起,就宣告了大工业时代的落幕。在下一个时代,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和服务不仅成为了可能,也成为了必然。

当然,在下行期,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依然在按照传统的方式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这种思维惯性是真实存在的。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变化:“标准化的零件”不吃香了,牛马社畜的价值幻灭了。于是,至少一部分人开始了自发式的反思:驯化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通过体罚,强迫他表面服从,到底有什么意义?

没有什么意义了。既然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不再需要大量“螺丝钉”——注意,不是完全不需要,但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需要——我们又何必把孩子朝“螺丝钉”的方向培养呢?

要想让孩子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立足,甚至,咱说得科幻一点,要想让孩子将来有能力面对人工智能可能的反抗,他必须具有人工智能所无法具有的品质:人性。

人工智能时代,“工具人”没有前途,“人”才有。

所以,我们的教育的首要目的,不能再是“锻造工具”,而是“培养人”。

这就是体罚不再吃香的根本原因。

时代的风向变了,所以体罚的风向也变了。把本属于人的权利还给人,让人成为人,这些,靠体罚办不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瑞盘中跌超15%,众生一度跌... 9月22日,A股减肥药概念股大跌。具体来看,博瑞医药(688166.SH)盘中最高跌超15%,收跌1...
全球存储巨头掀涨价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卞纯据周一市场消息,由于供应紧...
喜报!识局助力落户在江苏南京的... 文/识局君(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喜报!7月末识局助力落户在江苏南京的科技型企业当前已正式...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创意信息被S... 微成都报道9月19日,创意信息(300366)公告,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四川证监局出具的《...
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获得IPO注... 9月22日下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6月,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
科创板ETF数量突破百只 管理...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实习生 王鑫 北京报道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市场科创板ETF数量...
体罚学生的风向变了? 体罚学生... 文/洛水钟鸣(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不知大伙注意到没,就在短短的几年间,关于“体罚学生”这...
8.05亿资金抢筹英维克,机构... 9月22日,上证指数上涨0.22%,深证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上涨0.55%。盘后龙虎榜数据显...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中国证券报》22日刊发文章《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文...
原创 “... 9月22日,成都市召开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梳理现阶段推进成效,对重点产业链建设进行新一轮部...
吴清:5年上市公司派发“红包”... 资本市场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公募探索...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信条,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银行业... 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9月22日在国新办“...
小米17定档!雷军年度演讲要谈... 瑞财经 吴文婷9月22日,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
“潮涌之江 文兴浙里”文化推动... 为深入展现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9月17日至18日,由浙江记协新...
日经225指数收涨0.99%报... 格隆汇9月22日|日经225指数全天收涨0.99%报45493.66点,再创收盘历史新高。日经225...
证监会主席吴清:外资持有A股市...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我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是资本市场的天然基因,开放是资本...
加速出海!公募国际化拓展讲好中... 打开行业定义的格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发现更大的世界。近年来,放眼全球已是中国公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
游戏ETF(159869)近5... 9月22日午盘,游戏板块持续震荡,游戏ETF(159869)现跌近2.5%,持续打开低位布局通道。游...
证监会主席吴清:中长期资金持有...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
证监会主席吴清:A股科技板块市...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上证综指...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
吴清:中长期资金持A股流通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鸟牌”“炸王”一相逢,便胜却... 相同的艺术配方,类似的跨界营销,一以贯之的炸裂震撼效果,换了时间和地点及社会情绪,却不出意外的搞砸了...
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09%,... 行情回顾1.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一周行情梳理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周(9月15日-9月19日,下同),新能...
45天内两次监管约谈,套现回购...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这两天,郑州市监局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依法对携程旅...
五年砥砺奋进,资本市场实现新跨...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9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办“介绍‘十四五’时...
“潮涌之江,文兴浙里”文化推动... 2005年,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宏伟蓝图,20年春风化雨,浙江实现了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