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说起机器人产业,各种零配件可谓是发展迅猛, 其中激光雷达作为最关键的零部件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就在最近激光雷达订单爆单的消息传来,销售额大涨近100%的激光雷达到底该咋看呢?
一、激光雷达订单爆单?
据央视财经的报道,激光雷达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它可以让机器人实现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今年以来因为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激光雷达企业订单大增,眼下市场如何?
在深圳一家激光雷达企业的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这里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深圳市某激光雷达企业副总经理称,我们的激光雷达生产线从过去的两三条,提升到现在的四条。今年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百分之百。
深圳的另一家激光雷达企业,同样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这家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随着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激光雷达在这些新型机器人上的应用也在加速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0.7亿元,2026年进一步上升至431.8亿元。
二、销售额大涨的激光雷达该咋看?
近期,激光雷达行业呈现出订单爆单、销售额大幅增长的繁荣景象,这样的激光雷达产业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激光雷达订单激增、销售额大幅上涨的现象,在当前产业演进背景下实属正常,其根本驱动力在于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扩张。作为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自主决策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承担着“机器之眼”的关键职能。
在工业自动化、仓储物流、无人配送、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中,机器人必须实时、精准地识别周围物体的位置、距离、速度与形态,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传统摄像头受限于光照条件,毫米波雷达则在分辨率上存在短板,而激光雷达凭借其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以及对三维空间的精确建模能力,成为构建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的最优解之一。
在此背景下,作为核心上游元器件的激光雷达需求自然水涨船高,形成“下游应用拉动—上游产能扩张”的正向循环。因此,激光雷达市场的“爆单”,本质上是机器人产业生态成熟与规模化落地的必然结果。
其次,在市场的高增长态势下,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显现,推动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降。一方面,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能够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厂商不断寻求成本控制的突破口,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以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激光雷达的价格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价格的降低不仅降低了下游客户的采购门槛,加速了产品的普及应用,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第三,不仅是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正在加速向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激光雷达可用于交通流量监测、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多个场景,为城市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而在低空经济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需求的释放,激光雷达作为无人机的重要载荷设备,将在物流配送、巡检巡查、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新兴市场的崛起,为激光雷达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从长期来看,激光雷达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而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最庞大的应用场景以及最活跃的创新生态,为激光雷达的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客户响应速度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未来,随着前沿技术的突破,激光雷达将进一步向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演进。而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与市场需求三重驱动下,有望在标准制定、核心芯片自研、全球化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构筑更具韧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