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凯雷(Carlyle)即将以约70亿欧元(81.70亿美元或人民币582亿元)的价格收购巴斯夫(BASF)正在出售的涂料业务。双方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内正式签署协议。这一潜在交易不仅创下今年化工行业并购规模纪录,更引发市场对全球涂料产业格局重构的关注。
该报援引熟悉出售流程的消息人士称,凯雷的出价高于其他对该部门表现出兴趣的金融投资者,目前正与总部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巨头进行排他性谈判。巴斯夫的这一部门拥有超过10300名员工,去年的收入为38亿欧元,主要生产汽车涂料。巴斯夫今年早些时候将该业务挂牌出售。
该公司拒绝就该报告发表具体评论。一位发言人指出,自第二季度以来,巴斯夫一直在探索该业务的战略选择,并对市场进行调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做出决定。
根据路透社报道,一位知情人士周一对路透表示,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凯雷在收购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涂料业务的谈判中处于领先地位。巴斯夫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不对市场传言或猜测发表评论是公司的政策。
巴斯夫涂料部门于今年年初挂牌出售。该部门拥有超过10300名员工,主要生产汽车涂料,去年的销售额为38亿欧元。巴斯夫在第二季度开始接近市场,为其剩余的涂料业务探索战略选择,预计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做出决定。该公司表示,可能剥离该业务的收益可以使此前宣布的在2027年至2028年之间至少40亿欧元的股票回购提前开始。
有分析认为, 此次交易也将对全球涂料行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全球涂料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区域分散”的特点,阿克苏诺贝尔、PPG工业等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展开竞争。 凯雷收购巴斯夫涂料业务后,有望通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业内预测, 凯雷可能会推动巴斯夫涂料业务与旗下已投企业协同发展,例如将汽车涂料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绑定,或拓展亚太新兴市场的工业涂料业务。此外, 私募资本的介入也将为涂料业务带来更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创新激励,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分析还认为, 交易落地仍需跨越多重挑战。首先是反垄断审查,巴斯夫涂料业务在欧洲、北美等地区市场份额较高,收购可能面临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核,需通过业务分拆或资产剥离等方式满足合规要求。其次是整合风险,凯雷需在保留核心技术团队和客户资源的同时,推进管理体系融合,避免因文化差异或战略分歧影响业务稳定性。此外,全球化工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收紧也将对涂料业务的盈利能力构成考验,如何在成本控制与绿色转型间找到平衡,是凯雷收购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路透社和英国《金融时报》最近的报道, 私募股权公司美国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是目前收购巴斯夫涂料部门的领先者,该部门的价值约为70亿欧元。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宣伟( Sherwin-Williams)、PPG、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立邦涂料(Nippon Paint)或艾仕得(Axalta)等战略买家也可能发挥作用。
据路透社报道 ,凯雷已成为巴斯夫涂料业务出售过程中的主要竞标者。根据最新的欧洲涂料 企业25强排名,巴斯夫涂料业务去年的销售额约为43亿欧元,员工约为12,000人。 其他金融投资者也表达了兴趣,但尚未公布任何确认的战略收购要约。
《欧洲涂料》的编辑人员与涂料行业的多位人士进行了交谈。他们的观点包括: 巴斯夫涂料公司内部人士认为,投资者是最合理的选择;内部预计会迅速达成协议。其他人则认为宣伟将是理想的战略收购者: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在欧洲开展业务,并拥有进行此类交易的财务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PPG不太可能——在谈话中,几位人士提到了反垄断方面的担忧,并指出PPG已经收购了几家汽车涂料企业。外界普遍认为,由于当前成本、债务和其他战略义务,阿克苏诺贝尔目前无力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收购。
按公司划分的机会
以下是对涂料行业战略买家的评估。在全球所有涂料制造商中,宣伟、PPG、阿克苏诺贝尔、立邦、立帕麦、艾仕得六家公司的销售额均领先于巴斯夫涂料。
为什么投资者似乎受到青睐?
财务实力和速度:像凯雷这样的私募股权公司可以比战略买家更快地采取行动,而且较少受到产品重叠或整合问题的限制。
降低巴斯夫的风险:将业务出售给投资者,巴斯夫可以干净利落地出售业务,而无需承担战略所有者可能承担的长期义务。
更大的灵活性:投资者更有可能接受分拆、工厂出售和重组,而战略公司必须考虑劳动力、品牌和监管承诺。
巴斯夫对资金的需求:据路透社报道,这笔资金可能用于提前回购股票,并重新调整巴斯夫的投资组合。
根据现有的报道和对话, 凯雷目前似乎是巴斯夫涂料部门最有可能的收购者。宣伟或立邦涂料等战略竞标者有可靠的途径,但需要有利的监管结果、支付溢价的意愿以及对整合风险的偏好。由于反垄断问题,PPG通常被认为不太可能;阿克苏诺贝尔被视为财政拮据。这不是一个明确的预测,而是基于当前信息和内部人士观点的合理评估。(来源《欧洲涂料》杂志,涂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