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争和西方的制裁,不仅未能让俄罗斯从中获益,反而让国家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连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了经济压力的骤然上升。曾经的“越打越有钱”论调如今早已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波波更为严峻的经济挑战。
与以往通过印钞、举债或让银行挺过危机不同,普京政府这次选择了直接把压力转嫁给全国民众。俄罗斯财政部在9月24日提交的2026年三年期预算草案中明确提出,从2026年1月1日起,增值税将从目前的20%上调至22%。看似只有2%的增幅,实际上这将直接增加民众的消费负担,尤其是作为最广泛征收的消费税,增值税的上涨意味着每个消费者都得为国家财政支出埋单。
根据预算报告的估算,这项调整将使普通家庭每年多支出大约4.5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3900元),这些钱将全部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而除了增值税上调外,俄罗斯的能源价格也在不断飙升。水电气费用本来定于2026年才会调整,现在被提前到2025年10月1日执行,天然气价格上涨9.4%,电力涨幅为10.9%,而输电费用暴涨14.3%。供水和污水处理的费用分别上涨了9%和9.5%。
以一个100平米的家庭为例,仅燃气费用就预计每年增加6.7万卢布。整体而言,能源价格上涨使得每个家庭年均多花费约6000卢布,再加上增值税的提高,家庭年均支出将增加8.2万卢布。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工资增长停滞不前,通货膨胀持续高涨,卢布兑人民币的汇率也大幅贬值,现今1元人民币兑11.56卢布,相较战前几乎缩水了50%。过去,俄罗斯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来支撑财政收入,曾经有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能源。但如今,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石油实行限价,将每桶的价格从60美元压至47.6美元,加上制裁导致的118艘油轮被列入黑名单,俄罗斯的影子舰队受到重创。
此外,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也导致了俄罗斯全国四成炼油厂停产,汽油产量下降了18%。部分地区甚至实施了汽油限购,而黑市油价已经飙升至150卢布每升。俄罗斯不得不从邻国白俄罗斯和印度进口成品油,昔日的能源大国如今陷入了“油票”困境。
2025年前九个月,俄罗斯的资源性收入同比下滑了21%,油气税收在9月暴跌了25%。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表示,提高增值税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但这一言论显然是出于无奈。俄罗斯财政部也不再掩饰,最新的预算草案中,国防和安全支出已经占据了联邦预算的40%,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俄罗斯已经彻底转向战时经济模式,国家资源优先用于军事和安全支出,民生领域的预算被大幅削减。
与增值税调整同步实施的,还有公共服务涨价。原定于2026年调整的水电燃气价格,将提前到2025年10月1日执行。这不仅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也反映出政府对财政收入的迫切需求。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虽然许多俄罗斯民众依然支持总统,愿意承担经济困难,但这种支持背后的代价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伏尔加河沿岸的多个地区,加油站每天限购10到20升汽油,而黑市油价则节节攀升。俄罗斯从曾经的油气出口大国,沦落到向邻国“求油”的境地,令人难以置信。
最终,经济规律没有为政治让步。随着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外汇储备不断减少,俄罗斯不得不依靠加税、涨价和削减福利来支付战争开销。增值税的提升,实际上是将战争的成本直接转嫁给普通民众。
这场战争,并没有让俄罗斯人获益,反而让他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曾经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的俄罗斯人,如今在日常的超市账单、燃气费单和汽油消费中,已经在为前线的战火埋单。所谓的经济韧性,实际上只是将危机推迟爆发的暂时缓解。而现在,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成本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涨,真正的代价,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