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题图来自
最近心灵天天被群友们毒打,国庆朋友圈早已经五湖四海。
我是通过朋友圈假期打卡远近来判断经济好坏的,今年似乎经济有所好转,打卡已经突破国内和东南亚,又看到朋友圈晒非洲旅行照片。暂时没看到南美和南极洲旅行的朋友圈,说明经济还没有恢复到最鼎盛时期。
天天被群友们灌输香港如何如何不好,内地如何如何好。移居香港工作生活成为一种难以理解的事情。
自己生活似乎步入正轨,生活状态如愿继续,白天属于工作,晚上属于孩子,过上了跟上海养娃一模一样的“理想生活”。少了一丝焦虑的淡然,无远大追求的状态倒也没啥不好,难得地自洽,也收获了孩子们的亲昵。似乎一切都值得。
所以我也真的不知道香港好不好,原本只是觉得物价贵,现在也渐渐钝感了,不过是八达通里面的数字断崖式跳动,时不时需要增资。
我喜欢香港的山海景,给人一种被治愈的感觉。
香港的自然景观就算不是国际一流,那也是全国一流。
南区直面太平洋,山峦起伏,湛蓝色的太平洋中散布着众多小岛如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珍珠。据说这些小岛是很多年前历史上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难怪被称之为世界地质瑰宝。有些小岛上是无人居住的,有些小岛有人居住,便可以坐船上岛溜达,这让大家周末假日生活异常充实。
所以游客只是看到了香港城区的破旧和逼仄。不如耐着性子去香港郊区看看,去沙滩玩玩,去郊野徒径走走,那才是香港精华,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特别爱鹤咀和西九龙的夕阳美景,前者是日落西山,后者是日落凡间。
我不喜欢香港的逼仄、拥挤,给人一种快窒息的感觉。
走在市区的街头,总觉得人挤人,接踵摩肩的人流,让人踹不气。需要尽快逃离或者躲避,但街道太窄,逃无可逃。
金融废墟只是历史只是传说,香港是永久的窗口,不会关闭。
这话能听懂就听懂,听不懂就是你对,不辩解。滚滚历史长河,你我本是蝼蚁,不过如此,何必纠结。
如果真的港币放弃联系汇率,BJ放弃唯一的窗口,那么港将不港,一切都需要重新判断,这个后果应该谁也没法承受。网络上的键盘侠一天天异想天开,也是无语。
最近港股好了,大家都赚到了钱,所以不再说香港是金融废墟?其实说什么无所谓,有些东西不是说说就有了也不会说说就没有了。自由港不是浪得虚名。
虚拟交易稳定币这些东西其实不是很符合香港的气质,香港肯定是放不下身段成为洗钱之都的,所以不要对此抱有太多期待。
最近思考的问题早已经不是这些,很多观点听听罢了。
香港是一座小城,产业单一,机会有限,竞争却异常激烈。这里有全球各地的人才,是一座大熔炉。国际友人的密度应该是全国最高,大家各自淡然处之。
妹妹同桌是一个外国小男孩,天天跟妹妹讲英文,妹妹说她不理他,说他是个调皮的学渣。外国小朋友去读政府学校,不知道怎么考虑的,妹妹说他除了英文好,其它科都无限接近0分。中文默书基本都是0分。也是,复杂的繁体字中国小朋友都写的歪七歪八的,更何况歪果仁。
说香港人好或者不好其实都不是重点。成见肯定有,歧视也有,可是who care?
只有强者才有资格歧视。所谓的歧视最终都会沦为一场笑话,他们会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更何况往往这种不友善来自底层。其实这种尿性在哪里都有。上海如此,香港如此,这或许就是人性,只是有时浓烈,有时淡然。
生活如逆旅,前行者永远正确。
今年特别浓烈的感受到生命力在减退,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人过四十,是该不纠结了。
无法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但一茶一米一汤的简单日子总归不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