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大车者得天下”,这条汽车行业规律再度被验证。随着乐道L90、蔚来全新ES8两款大车热销,蔚来似乎找到了爆款密码。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竞争焦点、排位座次时常变化,但有一条规律被屡次验证:能把大型SUV打造成爆款的品牌,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占据相对优势。
年初还处于销量低谷的蔚来,如今正背靠两款大车的热销,上演着逆风翻盘的“爽文”剧情。
10月15日,蔚来旗下乐道品牌宣布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并将在本周末达成10万台交付里程碑,其中,7月底上市的纯电大三排SUV乐道L90功不可没。7月31日上市以来,两个月时间,乐道L90交付21,626台,创纯电大型SUV最快交付纪录。在L90带动下,乐道L60订单量也不断走高,品牌势能持续回暖。
曾有汽车行业人士笑称,“一台爆款能拯救一个品牌,两台爆款就能带动一家公司改命。”据陆玖商业评论了解,9月21日上市的蔚来全新ES8,一天时间内大定数量就超过了今年剩余月份的产能上限,蔚来、乐道两个品牌的旗舰产品已经分别成为了各自的销量担当,不仅会显著提升产品均价,对公司毛利率的改善也显而易见。
爆款大三排SUV带头,蔚来公司9月销量34,749台,连续两月创历史新高。长期在爆款门口徘徊的蔚来,终于找到了爆款密码。
长期以来,蔚来总是被人调侃,“蔚来的爆款,永远是下一款”。目前来看,传说中的“下一款”终于来了,蔚来终于会做爆款了。
那么,原因在哪里?
01 蔚来“破卷”大三排:一场基于用户洞察的精准反击
价格战曾一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价格战不是一场无限战争,时至今日,用户要的也不仅是低价,一款产品想要破圈,关键要看它是否击中了用户的核心需求。成为爆款的第一步,是精准的用户洞察和优秀的产品定义能力。
过去大三排SUV主要面临两个痛点,一是不够坐,车内乘坐空间,尤其是第三排空间局促;二是不够装,满载六人情况下储物空间不足。此外,纯电大三排SUV这个细分垂类,还要解决用户续航和补能焦虑问题。
相比蔚来之前的产品,L90和ES8在车身尺寸上可谓“解放思想”,车长分别达到5145毫米、5280毫米,成年人在第三排也能有舒适的乘坐体验。而由于去掉了内燃机和增程器,两款车都有超过200L的前备舱,满足六人出行的储物需求。
至于补能焦虑,蔚来是国内在基建投入最大的车企之一,截至目前,蔚来在全国累计建设超8200座充换电站,其中换电站超3500座、充电站超4700座,用户补能焦虑正逐步成为过去式。
L90和ES8上,蔚来还首次标配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体验和配置看齐同级竞品,价格上更具竞争力,打破了消费者对纯电大三排SUV的种种顾虑。
一组数据也能证明蔚来产品定义的成功。9月20日NIO Day上李斌称, L90用户每周使用前备舱的比例达到了93%,后备箱96%;近期蔚来内部一场复盘会上,乐道L90产品线负责人俞斌透露,十一期间L90三排满载场景达63%,吸顶屏日活75%、冰箱日活65%。
正是由于在用户洞察和产品定义能力上的提升,蔚来才能在2025年初销量低谷、亏损创新高的逆境中,从大三排的红海市场里成功突围。
02 爆款背后,是蔚来的体系化哲学
连续推出两个爆款,蔚来在舆论场的形象顷刻间两极反转,网友对李斌的称呼从“斌子”变成“斌神”。
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汽车行业迭代速度再快,一款新车从立项到上市,仍要以年为单位。当下的爆款是结果,是过去一两年,乃至更长周期内正确决定的总和。
蔚来一直强调体系化优势,它的产品战略布局也围绕体系展开。在全新ES8发布翌日的媒体群访中,李斌提出一个论调——汽车公司的竞争力本质上是产品竞争力,而产品竞争力取决于三个层次的能力,最底层是技术路线,再往后一层是产品的规划,再往上是产品定义。“技术路线要长期坚持,产品规划要想得透彻,产品定义要与时俱进,有错就改,要符合用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只要把这几点做到了,我们就不怕任何竞争。”
相比单点突破,体系化优势在于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少走弯路,劣势则是前期会比对手走得艰难。这一区别在三代ES8迭代历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初代ES8受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和基建水平,续航不够高,补能不够便利;二代ES8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续航和补能问题,但在400V架构和克制的尺寸限制下,空间表现一般。
到三代ES8,全域自研的925V高压架构下,电池包更轻薄,带来了更好的车内空间和续航表现;零部件小型化、集成化,让230L前备舱成为可能;充换电站建设持续推进,大大缓解了新用户的补能焦虑。李斌基于此提出一个观点:“纯电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因为加电不方便带来的体验损失。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大三排SUV纯电时代正在到来。”
技术、产品以外,多品牌也是蔚来体系化战略的表现。汽车消费者遍布全国,不同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多品牌战略能让公司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L90用户场景更聚焦于家庭,同时更看重性价比,而ES8用户往往要兼顾商务、家庭和悦己的需求,对产品配置要求更高。
除了满足不同消费者,蔚来三品牌能够共享公司研发、销售、服务资源,降低成本,乐道L90就采用蔚来ET9同款电机;各个环节也可以相互协同,互相放大,在销售端,随着乐道L90、蔚来全新ES8热销 ,乐道L60和萤火虫订单量也水涨船高。
据蔚来相关负责人透露,乐道L60产能将显著回升,品牌十月交付量预计将再创新高;刚刚过去的9月,蔚来萤火虫交付5775辆新车,月销创新高。
借用一句网络热梗,蔚来的多品牌战略曾被认为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现在看来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03 蔚来的变与不变
两台爆款大三排SUV开路,如今担心蔚来短期生存的人越来越少,但不少人对其长期发展仍然存疑:L90和ES8是否会“昙花一现”?毕竟过去蔚来也有多款具备爆款潜质的产品,但总是会被营销、交付节奏等各种问题影响,达不到预期的商业表现。
这种担忧核心在于,组织力是否会拖产品、技术的后腿?8月一场内部讲话里,李斌也提到,希望蔚来员工在这轮触底反弹周期中“长本事”,以应对后续的市场竞争。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蔚来就在内部全面推行了CBU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二季度,蔚来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39.6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减少9.9%,同时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25.6%。也就是说,在销售费用同比微增的情况下,蔚来公司比去年同期多卖了约1.5万辆车。
李斌还曾透露,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在全国只增加了31名销售人员,就达成99天交付1万台的成果,并已成为高端纯电小车市场第一名。
这侧面反映出过去半年多,蔚来在销售端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销售团队战斗力显著提升。
此外,L90和ES8两款大车的上市节奏也与以往有很大区别。
过去蔚来习惯先发布产品,数月后再开启试驾交付,错过了用户情绪的峰值。而L90和ES8两款产品,从核心卖点前备舱预热,到技术发布会,再到上市发布会,节奏不再拖泥带水;上市发布会前,门店提前开启静态展示和动态试驾,发布会后立即开始交付,与过往产品发布节奏云泥之别。
这些都证明,蔚来组织内各个环节的体系化效率也在同步提高,而这是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基础。
如今的蔚来,战略上仍坚持正向研发、坚持换电的纯电路线不动摇,但在产品定义、上市节奏等战术层面随市场变化迅速调整,既有长期主义的坚持,也有短期执行的灵活。
04 结语
蔚来销量回暖后,有人认为李斌终于“听劝”了,也有人认为蔚来“活明白了”,降价求生存。
这些归因都只看到了蔚来产品定义、定价策略等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忽略了蔚来作为一个复杂体系,整体的能力和效率提升。
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从研发到基建,蔚来整个体系不断走向成熟,或许才是其触底反弹的核心原因,也是在造车这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里继续跑下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