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吉隆坡。美方在会谈前一口气甩出两大“下马威”:威胁猛加关税,甚至扬言升级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这就是美方惯用的“极限施压”剧本,企图在开场前就“吓跪”对手。
但这场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谈判,彻底撕碎了美国的剧本。中方代表全程镇定自若,把所有压力一一挡回。谈判结束,中方气色轻松,直接走出大门。而美方代表,则绕道“地下车库”仓皇离场。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放眼全球,敢这样做的,只有中国。美国这套“施压”组合拳,对其他国家屡试不爽。加拿大、英国、欧盟,碰到类似争议,总会“照顾美国脸面”,悄悄退让。印度看似强硬,也根本没到跟美国“硬碰硬”的地步。
为什么唯独中国能顶住?底气来自最硬核的经济数据。就在美国的高额关税壁垒下,光是今年头五个月,中国工程机械对美出口额,暴涨了两倍多,利润率水涨船高!
这就是“华尔街某报”也不得不感慨的真相:中国的制造业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已经强悍到“无视”美国的关税武器。这使得中方在谈判桌上说话的分量,截然不同。
那篇华尔街的报道一语道破:中方这次几乎在所有关键问题上都坚守立场,根本没留下什么余地,也完全没有随美方的节奏起舞。
这场谈判,已经从“贸易争端”演变成了“规则较量”。美国想用“关税”和“禁令”勒索,没想到中方用“翻倍的出口”和“强悍的产业链”当场反制,把美国的“下马威”变成了“两难”的尴尬。
别人退让,不代表中国会随波逐流。
你怎么看中国这独一份的“谈判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