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2025年8月3日,停靠在武汉站站台的高铁列车等待出发。路炳阳/摄影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10月31日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22.31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盈利117.22亿元,同比减少9.43%。
同期,国铁集团债务风险继续降低。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国铁集团总负债达到6.2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0%;总资产继续增长,达到9.9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国铁集团总资产增幅大幅跑赢总负债,使得国铁集团负债率再次下降至62.83%,去年同期为64.19%。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国铁集团负债率连续第5次下降。2024年,国铁集团负债率由2023年的65.56%下降至63.52%;2025年上半年,国铁集团负债率为62.84%。目前,国铁集团负债率已经回落到12年前水平。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13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前身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率为62.66%,全年达到63.96%。2015—2019年,中铁总及国铁集团负债率均维持在65%左右,2020年国铁集团负债率超过66%。
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称,近年来,国铁集团积极推进权益性融资,资本运营成效显著、资产运营效率提升和投资控制得当。
就当前国铁集团负债率连续降低的原因,该人士对记者分析称,首先,铁路客货运双增长改善了现金流,为偿债提供稳定支撑;其次,投资结构优化,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刷新纪录,投资聚焦联网、补网、强链,提升了资产使用效率;最后,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现,货运价格放权和动车票价浮动机制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这种造血能力增强与投资精准管控的组合拳,步步助推国铁集团经营持续向好。”
国铁集团人士还对记者表示,随着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近一段时期内,铁路客货运量仍将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未来国铁集团经营业绩将持续向好,负债率有望进一步收窄。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和4.3%;客货运输水平均破历史纪录。
国际互联互通方面,中吉乌铁路6月29日全线开工;前三季度,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货物18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和23%;中欧班列开行1.45万列,中亚班列开行1.08万列,同比增长22.8%。
在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创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全国铁路投产新线968公里,截至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3万公里。
国铁集团方面称,前三季度,一大批铁路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阳至白河段、襄阳至荆门高铁等一批新线新站开通运营。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铁等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贯通,哈尔滨至伊春高铁哈尔滨至铁力段等项目进入铺轨阶段,新建温州至福州高铁、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先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朱会珊 审核:朱紫云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