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一欧洲之光熄灭,德国老牌巨头宣布破产,欧洲电池梦彻底凉了?
创始人
2025-11-08 21:58:30

德国有一家名为BMZ的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在欧洲电池行业中,它颇具名气,从事电池业务已有30年,妥妥是德国的隐形冠军。

拥有大量钱财且连宝马女继承人都争着给予钱财的“优等生”,怎么忽然就陷入困境了?压垮这家有着30年历史巨头的,难道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大客户吗。

若仅BMZ一家公司倒霉,那至多为一商业悲剧;此非个别情形,而是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雪崩”

还记得那个被大肆宣扬为“欧洲之光”的瑞典Northvolt吗?当初可是能与宁德时代相提并论的选手,可结果?今年3月,彻底不行了,申请破产清算。

再往前而言,英国的Britishvolt早已成为过往之事,就连奔驰、Stellantis这类汽车巨头共同谋划的ACC,也难以为继,前段时间宣布两大工厂建设计划“暂停”。

欧洲本土的电池势力,从“先锋”变为“巨头”由“明星”沦为“国家队”,正在经历一场极为惊人的大溃败,这已不再是某家孩子没考好的事情,而是整个“欧洲班”的集体失利。

从前他们所说的“我们欧洲人要打造自身的电池”那番雄心,如今听来更似一则笑话,

欧洲有钱且有技术,为何在电池这件事上吃了这么大的亏?背后的真相讲出来有些扎心,是因为他们遭遇了三堵看不见的墙,而且一堵比一堵坚固。

在欧洲开办电池厂,电费高昂,人工同样昂贵,就连环保审批的费用也高得离谱,这恰似你打算在宇宙中心的CBD开一家沙县小吃,单是房租便能将你压得难以喘息,你卖出的每一份蒸饺,或许都在亏本。

制造业尤其是电池这类属于重资产、拼规模的行业,成本乃是关键所在,亚洲的工厂可以将成本压低至很低水平,你欧洲有什么资本去跟人家相较?是凭借情怀来发电吗?

Northvolt的工厂,从设计到投产,耗时颇久,在深圳,“深圳速度”能让高楼在几个月内建成;而在欧洲,一个审批流程要历经一年半载,此乃常见之事。

当下的市场是怎样的?乃是“快者能将慢者淘汰”的激烈竞争之地,若你缓缓悠悠把工厂建成,彼时亚洲对手的技术已更新数回,市场早被其抢占一空了。

电池并非独立的产业,它要依靠上游的矿产、化工材料,还得依赖下游的电动车市场来进行消化,尴尬的是,欧洲在这两个方面,几乎全是“输入的一方”。

欧洲人花费不少钱财,修筑了一条顶级的F1赛道,想要大干一番,可是定睛一看周边,发觉自己手中仅仅有一辆玩具卡丁车,而隔壁老王却开着正宗的F1赛车,已然跑了半场。

若缺乏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仅有“电池厂”的空壳根本无法经受风吹,BMZ的破产一事,恰似重重地扇了那些怀揣“欧洲制造”美梦之人的耳光。

现实颇为残酷,欧洲那些汽车厂,恐怕得乖乖地继续更多地从亚洲供应商处采购,所谓的“能源自主”,短期内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对于BMZ自身而言,其在破产声明里表示,未来打算开展重组,去推进一些“小而精”的定制化电池业务,这可算是策略性舍弃,他们不再参与角逐,不和亚洲巨头在主流市场正面较量,全因他们已然明了败北,他们挑选退居到那些不受瞩目、利润高但规模小的范畴,勉强维持“德国制造”最后的体面。

“欧洲版宁德时代”的大梦想已然彻底破灭,这场雪崩让我们知晓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在产业的世界里,并非看眼泪与口号,而是只看成本、效率以及生态

如果缺失此三样,再华美的“先锋”最终也只会沦为炮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民城市“浙里样板” 本报记者 刘婧宇 【编者按】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面向“十五五”,党...
原创 忍...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
第138届广交会广州交易团累计...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11月4日在广州闭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
原创 1... 各位车主注意了!油价又要涨了!就在下周一晚上12点,国内油价很可能迎来年内第7次上调,加满一箱油得多...
原创 德... 谁能想到,一份看似止战的关税协议,居然把德国经济逼到了墙角!对美出口五连降、车企利润腰斩、药企靠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