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国对美出口五连崩?车企亏哭药企续命?协议妥协难掩深层危机
创始人
2025-11-09 02:42:34

谁能想到,一份看似止战的关税协议,居然把德国经济逼到了墙角!对美出口五连降、车企利润腰斩、药企靠提前备货续命。

先看最扎心的现状:8月德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飙到20.1%,创下2021年11月以来的新低,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要知道德国每四个工作岗位就有一个依赖出口,美国曾是它最靠谱的贸易伙伴之一,如今这波下滑直接让不少企业扛不住,德国外贸协会主席直言,新关税让赚钱的生意变鸡肋,已有零售商干脆放弃美国业务。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7月27日冯德莱恩美国总统苏格兰签的那份关税协议。当时欧盟满心以为,把多数输美商品基础关税率定在15%,就能躲过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结果才过100天,就彻底翻车了。

欧盟内部吵成一团,商界骂声不断,欧洲议会成员国只能重新走立法程序审视这份协议。更讽刺的是,欧洲还得给美国产品开进口绿灯,不少人都吐槽:这哪里是平等谈判,分明是单方面妥协。

在这场风波里,德国汽车业堪称最冤大头。本来以为美国把汽车关税从27.5%降到15%是好事,结果转头就发现,这15%居然是之前2.5%的六倍!宝马、奔驰大众上半年利润集体跳水,宝马净利润下滑29%,奔驰直接腰斩。

屋漏偏逢连夜雨,11月1日钢铁、铝产品的额外关税又要生效,再加上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的附加费用,德国车企的成本压力直接拉满。更坑的是协议的交换条件:欧盟得允许美国汽车免税进入欧洲市场。

要知道之前欧洲对美国汽车收10%关税,现在门户大开,本土车企得直面美国同行的正面冲击,也就宝马这类在美国生产SUV再销往欧洲的企业,能沾点光。

在我看来,车企落到这步田地,根源就是太依赖美国市场。长期没搞多元化布局,遇到贸易政策突变,既没替代市场接产能,也没谈判筹码,只能被动挨揍,这波教训实在太深刻。

和车企的即时崩盘不同,德国制药业倒是暂时逃过一劫,甚至还实现了增长。2025年行业销售额、产量和投资预计增长3%,但这根本不是真繁荣,而是靠提前备货续命。

美国是德国制药业的核心市场,约四分之一的出口都销往这里,2025年美国药品销售额预计达6000亿美元,是欧洲市场的两倍多。

面对15%的关税威胁,药企只能疯狂提前向美国发货,之前转去其他地区的货物也赶紧补运,这才攒出了短期增长。

但这种透支未来的玩法注定不可持续。德国制药工业协会早就预警,2026年行业业绩大概率下滑。

毕竟关税没取消,成本压力一直都在,提前发的货迟早会耗尽市场需求,到时候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的隐患全得爆发,不过是把阵痛延后罢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关税博弈还引发了连锁反应,欧盟和美国各自陷入内斗。欧盟内部彻底分裂,有的国家觉得妥协能止损,德国这类出口导向型国家却要扛经济损失,分歧让协议推进举步维艰。

美国那边也不消停,十几个州直接提起诉讼,把案子告到了最高法院,核心就是质疑总统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征收关税吗?

11月5日最高法院就要开听证会,这场终极对决的结果,直接决定欧美关税协议的未来走向,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

说到底,贸易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不是你赢我输的掰手腕。美国的关税大棒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让自己国内依赖进口零部件的企业成本上涨,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欧盟的盲目妥协也没换来稳定,反而激化了内部矛盾。

对德国来说,这波困境或许也是转机,倒逼企业跳出美国市场舒适区,搞多元化布局和产业升级。而对全球来说,这更是个警示:经济全球化时代,以邻为壑最终只会反噬自己,只有互利共赢的合作,才能让大家都走得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民城市“浙里样板” 本报记者 刘婧宇 【编者按】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面向“十五五”,党...
原创 忍...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
第138届广交会广州交易团累计...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11月4日在广州闭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
原创 1... 各位车主注意了!油价又要涨了!就在下周一晚上12点,国内油价很可能迎来年内第7次上调,加满一箱油得多...
原创 德... 谁能想到,一份看似止战的关税协议,居然把德国经济逼到了墙角!对美出口五连降、车企利润腰斩、药企靠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