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学者在一起扯淡中国金融业的新现象:银行追着企业屁股后面推贷款,不是没钱,是没人愿意借钱了。
这三位学者是姚洋、孟晓苏和王波明。
其实这很好解释,就是辜朝明针对日本沉没的三十年,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理论,不凑巧的是中国与日本一样,都是以房地产的局面为背景,这大约就是孟晓苏参加讨论的聚焦点。
这似乎是在暗示,负债表是高房价的市场反应。
去年辜朝明谈到中国经济时,提出了一个贷款零利率的建议,认为当年日本如果早点启动零利率,可以把沉没的周期缩短十年;但是,被国内的网红教授们痛骂成是在给中国挖坑,良心坏啦坏啦地。今年我们也看到了,央行很努力,货款利率已经破1,但九月主要数据依然不乐观,如此看来,零利率未必是坑。
既然楼市缺少预期,富人投资型消费的大资金就不会进场,既然富人的投资型消费不进场,楼市也不会太好;居民会努力减少债务,而不是增加负债同,贷款去买房。
不用说,今后的十年,将是一个清理负债表的周期。
于是,姚洋也玩了一把冷幽默:一位NBA的学生跑到银行去找工作,银行说履历挺好,给你一个小部门的经理干,但是有个条件,你必须在一年之内贷出去100亿。
三个哥们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