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28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一场精心策划的“告别”与一次不动声色的“反呛”,让两位外卖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再次登上舆论C位。
2025年11月14日,美团外卖APP上线一项活动——致敬蓝朋友。用户献花即可领券。活动页面附上一封致“蓝朋友”的信。

这封信被广泛解读为美团对“饿了么”更名事件的隔空回应。语气温情,姿态优雅,却字字如刀。
11月15日又有很多人发现,饿了么在APP内搜索“美团”后自动跳转至领券页面,并附文“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被视作对美团温情喊话的冷回呛。
一场看似温情的互怼,背后是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战场长达十二年的血雨腥风。
01
在蜜妹看来,美团的“致蓝信”其实挺聪明的。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蓝”对应饿了么沿用多年的品牌色,“12年”恰好覆盖饿了么从校园创业到被阿里收购的关键周期,“不再并肩”则直白地暗示对手退场。
“献花领券”更绝:既用情怀吸引流量,又用优惠完成转化,顺带向商家传递信号:饿了么都要没了,跟着美团才稳。
这种披着文艺外衣的战略宣示,本质是美团对自身行业地位的一次加固。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已稳定在67%以上,而饿了么则跌破30%。
所以在蜜妹看来,在饿了么因阿里战略调整改名换姓的节点,美团的“致敬”不是善意,而是趁势围剿。用公众对“告别”的共情,消解饿了么的品牌认知。
面对美团的体面围剿,饿了么的回呛充满了实用主义的生存智慧。没有写回信,没有玩情怀,直接“搜索美团跳优惠券”,好像在说:你不是想让用户忘了我吗?我偏要在你用户可能流失的节点,用最实在的优惠把人留住。
而“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这句话,既淡化了改名带来的消亡感,又暗讽美团的文艺戏码是“不务正业”。

饿了么的反击,背后是阿里战略转型期的维稳需求。从2025年4月淘宝闪购上线,到 10月骑手换橙黑工服,再到APP改名传闻,阿里的各种动作频频。
但显然,阿里这场改造的核心不是放弃外卖,而是重构外卖的价值,让饿了么的运力网络从烧钱的成本中心,变成支撑淘宝闪购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
而在这个过渡期,饿了么不能丢了用户基本盘,更不能被美团定义为“消亡者”。
02
要理解今天的局面,必须回顾饿了么的完整生命周期。这只2008年从上海交大校园走出的“独角兽”,市场份额是一度领先美团的。
2018年4月,阿里以高达95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投入阿里的怀抱。然而被收购后,理想中的协同效应并未完全显现。
Trustdata数据显示,饿了么市场份额从2018年上半年的36%,下滑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30.9%,此后长期就在30%的区间徘徊。
相比之下,美团同期份额从59%一路升至67% 此后持续巩固。
财务表现方面,饿了么所在的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尽管亏损从2022财年的约200亿元收窄至2024财年的98亿元左右,但与美团核心外卖业务的稳定盈利相比,实在有些……

在蜜妹看来,阿里将美团闪购并入饿了么,并非认输,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换轨。核心原因在于战场转移:传统外卖市场增长见顶,而即时零售正成为新的万亿赛道。
据市场测算,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有望冲击3.6万亿元。
阿里应该是意识到,在美团已建立绝对优势的餐饮外卖领域继续缠斗,成本高昂且胜算渺茫。而将饿了么的运力网络从一个独立的外卖平台拆解,转变为支撑整个阿里电商体系的“履约基础设施”,其价值才能被最大化。
此前的2025年4月,阿里推出即时零售品牌“淘宝闪购”,并宣布启动总额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计划。
03
综上,这场营销交锋只是冰山一角,其下涌动的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战争升级。
公开报道显示,美团计划三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即时零售,阿里为“淘宝闪购”豪掷500亿,京东亦积极参与。
不过这种疯狂砸钱对短期财报数据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美团在2025年第二季度虽然订单量增长加速,但收入增长因补贴增加而放缓;京东三季度在外卖为主的新业务亏损额,甚至直接吞噬了整个零售业务的净利润。

蜜妹预测,本地生活的升级之战将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展开:
从流量到“留量”:如何通过更优质的服务、更丰富的内容生态和更精细化的会员体系,提升用户粘性和生命周期价值成为关键;
从餐饮到“万物”:外卖平台将不再仅仅是“送饭的”,而是“送万物”的本地即时履约网络。
从效率到“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将在需求预测、运力调度、用户个性化推荐等方面发挥更核心的作用。
这场体面的互撕,或预示着外卖行业的下一个十年,将在更理性、更硬核的竞争中,走向真正的成熟。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权威媒体公开报道或企业披露,特此说明和感谢!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联系请加微信alioyer(备注:闺蜜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