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航拍的山南市浪卡子县打隆镇推瓦村。推瓦村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一个偏远、高寒、少氧的纯牧业村。目前该村村民全部用上了供暖供氧设备,村民幸福感大大增强。
6月14日,山南市人民医院骨外科,来自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医生徐磊(左一)带领本地医生查房。
6月16日,上海游客在山南市错那市曲卓木沙棘林景区拍照打卡。
6月15日,措美县蔬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修剪大棚蔬菜。当地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提升了全县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种植技术。
6月15日,山南市措美县夜伴蜂声公司2024年度蜜蜂产业收益金发放仪式在当许社区举行。该公司2023年由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招商引进措美县,通过发展高原特色蜜蜂养殖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6月14日,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黄梅戏社团的学生在老师(左二)的指导下学习黄梅戏。
6月14日,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安徽援藏教师正在使用智慧平台给学生们上课。
6月14日航拍的山南市安徽大道。
巍峨喜马拉雅山见证援藏初心,奔腾雅鲁藏布江激荡奋进豪情。
自2002年中央决定安徽对口支援西藏山南以来,安徽先后派出八批援藏工作队、1000余名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工作,他们告别家中的亲人,来到千里之外的世界屋脊,“皖藏一家亲”成为雪域高原最温暖的注脚。
6月13日至19日,记者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安徽援藏工作巡礼——走进山南”集中采访活动,深入山南市及其下辖的措美县、错那市和浪卡子县进行采访拍摄。
2022年7月以来,在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对口支援下,安徽落实援藏资金5.7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0个,加大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援力度,山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教育援藏方面,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积极推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智慧校园建设,结对帮扶当地教师39人。2024年山南二高重本上线人数200人,普本上线人数326人,增长率达21.2%。医疗援藏方面,安徽省“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全方位支持山南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工作,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该医院心脑血管内科获批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产业发展方面,莓茶、羊肚菌、鲜食辣椒等人工种植项目持续发力,牦牛肉干制作、苏格绵羊养殖、蜂蜜规模化生产等产业扶持培育初见成效。援藏工作队注重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先后投入援藏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了错那市曲卓木沙棘林旅游提升项目。聚焦解决受援地海拔4500米以上农牧民供暖供氧问题,投资960万元实施措美县哲古镇农牧民集中安置点供暖项目;实施措美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硬件设施,有效改善了73名集中供养特困老人的生活条件;实施浪卡子县打隆镇推瓦村恒温恒湿恒氧项目,提升当地群众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安徽援藏工作在民生改善方面结下硕果。
记者通过探访当地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民族团结和安徽对口援藏方面的生动实践,深度体验当地大美风光、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镜头呈现一个生机盎然、繁荣发展的崭新山南。
记者 罗广心 汤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