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丨黄河崖壁种树记
创始人
2025-07-28 10:13:16

  晨光熹微,延安市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林。

  背包里,几张夹菜的烙饼和一瓶清水,便是他当日的午餐。每隔一段时间,王永红与队员们就要巡查新栽的林地:树苗是否缺水,叶片是否泛黄枯萎,枝干是否被野羊啃食……天未亮出发,日暮时归家,一天徒步下来,要巡查200余亩林地。

  “眼下是林木养护期,新栽的树苗能否长好,这段时间很关键。”身着绿色工装和迷彩裤的王永红,边说边用手锯利落地修剪着一处被野羊啃咬过的树干。

  延安市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河沿岸纵深五公里区域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

  “小时候从河里舀水,一盆水半盆沙。”回忆过去,王永红感慨道,生态脆弱,以前山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树。

  2004年,宜川县计划对黄河沿岸石质山进行造林绿化,29岁的王永红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招募队员,参与到黄河沿岸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

  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山顶的黄土逐渐被翠绿覆盖,但山下光秃秃的悬崖,却成了王永红放不下的“心病”。

  2012年,宜川县决定攻克悬崖造林难题。正值壮年的王永红再次挑起大梁,抱着“种不种得活先试试”的执拗,带领队员组建了“悬崖造林队”,开始在悬崖上尝试种植抗旱性较好的侧柏。

  在直立如削的黄河崖壁上种树,再加上土层稀薄、土壤贫瘠、风力强劲、气候干旱等客观困难,传统的种树方法根本不适用。

  队员们利用绳子爬下崖壁(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经过无数次努力,王永红和造林队队员以及林业技术人员摸索出了一套适应悬崖种树的方式:山势陡峭,就“吊绳种树”;岩石裸露,就挥锄破石;土壤稀薄,就客土回填,就近取土;风力强劲,就深栽深埋,保湿保墒;气候干旱,就崖顶建池,引水灌溉。

  王永红回忆当年的造林场景:运输车上不来,他们先要把沃土和苗木背上山,再用绳索把人吊在悬崖峭壁上挖坑、填土、栽树。“1袋土40斤,6袋土填满1个树坑,算下来,种一颗树的土得背6趟;一棵树苗高1.5米,重约20斤,每人背2棵,一天要背4趟。”

  上面这张图片为拼图。上图为曾经一片荒芜的黄河悬崖边(资料图 )。下图为如今草木葱茏的黄河悬崖边。人民网记者 白鸽摄

  13年来,在这片无路、无土、无水的黄河崖壁上,“悬崖造林队”的队员们用双手创造了奇迹:昔日,嶙峋峭壁,荒芜苍凉;而今,层叠新绿,生机盎然。

  去年春季,“悬崖造林队”首次用上了植保无人机辅助运苗植树,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操控无人机运输树苗。

  王永红为无人机运苗木做准备。人民网记者 白鸽摄

  “方便多啦!”提起这个“新队员”,王永红眉开眼笑,“它运一趟树苗和土壤,只要3分钟。我们省下力气种树,一人一天能种近百棵,这是从前整个团队一天种树的数量。”

  无人机将树苗运到造林点。人民网记者 白鸽摄

  不只运苗,无人机灌溉也省力——以往6人耗时一天半铺设的1500米输水管线,现在无人机半天就能完成。王永红轻抚水管,自吸泵轰鸣声中,黄河水顺着管道直达崖顶。

  今年春季,47岁的造林人王江红自费购买一架无人机,与队友郝雷一起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

  “深度30厘米,株距2米,行距3米。”这串数字,郝雷烂熟于心,“这是植树标准,想要提高树木成活率,就要按照标准来,决不能偷懒。”

  每到一处新的植树点,郝雷都要在一块地形特殊或者栽种难度大的地方种一棵树。

  郝雷与“纪念树”(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为自己种的‘纪念树’。”站在崖边,郝雷黝黑的脸庞上汗珠闪动,“就盼着这些树苗能长得又高又壮,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一眼瞧见!”

  在造林队里,年轻队员都爱种“纪念树”,私底下也会比拼,谁种的树位置最刁钻。

  “他们都憋着劲儿,专挑别人嘴里‘种不活’的地方下手。有时为了在悬崖上种树,几个队员要合力协作大半天。”王永红说。

  也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一群人,十三载,在黄河沿岸悬崖峭壁间书写着绿色传奇——从最初造林成活率仅为40%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突破90%的盎然生机,是他们献给这片土地的礼物。

  如今,“悬崖造林队”的规模已发展到30多人,他们在生态脆弱区累计种下了1万多亩林地。

  “悬崖造林队”的队员们(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在宜川县,与“悬崖造林队”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8支专业造林队,他们共同为黄河沿岸披上葱郁“绿装”默默奉献着。

  截至2024年,延安市的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3.5%增加到53.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13个县区均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现在山上最高的树有4米多,悬崖上的树长得慢,最高的2米多。”王永红说,今年已经种了1000多亩树。

  “除了种树,还有啥愿望?”

  稍加思索后,王永红咧嘴一笑,“我要让家门口的荒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绿起来。”夏日的阳光在这位老造林人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影子的后方是那摇曳在微风中的一抹又一抹新绿。(马盛楠、邓楠、白鸽)

  (责编:孙挺、邓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3个站点刷新历史极值 本轮华...   进入7月下旬,我国北方多地开启了多雨模式,河北、内蒙古多地出现破纪录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7月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阿根廷政府宣布下调部分农产品出...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27日电(记者 张铎 王钟毅)阿根廷总统米莱26日宣布,为提振农业经济,...
李子柒消失这3年:变化的时代,... 文 | 刺猬公社,作者|陈首丞‍‍‍‍‍‍‍...
单季2万亿交易额,微信流量指挥... 文 | 一千二百字腾讯本周三发布三季度财报,先来看一下基本面:总营收1672亿元,同比增速8%,环比...
黑白方寸间上演智慧交锋 棋手共...   7月27日下午,经过两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第二届“橙柿互动”杯全国新闻界双人围棋锦标赛在杭州余杭...
蚌埠:被监控 “曝光” 的温暖...   近日,安徽蚌埠。被监控 “曝光” 的温暖!蚌埠这个冰柜前,市民用一瓶瓶水续写爱心接力。(编辑:琳...
国际观察丨中拉为全球人权治理贡...   新华社圣保罗7月27日电题:中拉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南方智慧”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席玥杨家和  ...
年中经济观察丨乡村消费活力释放...   今年以来,乡村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33元,实...
智造+智驾 AI赋能汽车全产业...   今年以来,AI正快速赋能汽车的全产业链,从生产端到产品使用端,再到售后服务端,AI赋能无处不在。...
破解AI高能耗瓶颈 中国探索...   2025年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聚焦人工...
行进中国丨黄河崖壁种树记   晨光熹微,延安市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林。  背包里,几张夹菜的烙饼和...
13个站点刷新历史极值!本轮华...   进入7月下旬,我国北方多地开启了多雨模式,河北、内蒙古多地出现破纪录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7...
从快递加速跑感受经济强体魄(人...   新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持续涌现、新投资增势强劲,让新动能持续聚集、新优势加速构筑,创新中国活力奔...
从“月壤砖”到“月球房”,还需...   近日,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这种打砖机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未...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东北部发生...   当地时间7月27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东北部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5人受伤,其中...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饥荒仍在加...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27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的系统性饥饿政策和种族灭绝罪行,呼...
小货车爆胎侧翻 路过的车主们及...   7月20日中午11时许,滁新高速淮南段,一辆拉西瓜小货车因爆胎导致侧翻,路过的车主们及时下车救援...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   新华社深圳7月27日电(记者白瑜)“前一晚吃完烤肉,第二天关节突然疼得厉害,我还以为是痛风。”广...
胡塞武装称将袭击所有同以色列有...   当地时间27日,胡塞武装称将升级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袭击所有同以色列有往来公司的船只。(总台记...
两部门调派应急通信无人机装备支...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25日以来,通过铁塔、通信大数据监测系统,应...
致死率高达70%!警惕“藏”在...   7月27日,“鼠尿病”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热议。  每年汛期,尤其是洪水过后,这种“藏”在积水...
夏日丰收季:特色农业结硕果 乡...   央视网消息:眼下,在江西省彭泽县太平关乡,鲜嫩的莲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采摘季。近年来,当地依...
书香何以能致远(文化中国行·人...   安徽亳州蒙城县图书馆,读者正在阅读书籍。  胡卫国摄(人民视觉)  浙江金华婺城区白龙桥镇金奥社...
我国上半年节约物流总费用超1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7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等...   中新网7月27日电 少林寺官网7月27日发布关于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的情况通报,详情如下:  少林寺...
申遗成功一周年!中国最牛的ci...   一年前的今天,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丨民族团...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