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记忆|“失联”88年的中国战地记者,民族从未忘却
创始人
2025-07-29 20:55:23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1937年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这句振聋发聩的预言穿透纸背。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洞穿时局、精准如炬的论断,竟出自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战地记者之手。

  然而,就在文章刊发月余之后,这名年轻记者的身影便消失在弥漫的硝烟之中,“失联”至今。

  他就是方大曾,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公认的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

  刊载在《良友》杂志(1937年7月号)上的图文报道《卢沟桥事件》。(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摄影

  方大曾,又名方德曾,笔名小方,祖籍江苏无锡,1912年7月13日出生于北京。还在中学时期,他就用母亲给的7块大洋买了一架照相机,由此走上摄影之路。

  1929年,17岁的方大曾发起成立“少年影社”,并举办摄影展。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后,曾任北平少先队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周刊编辑。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摄影活动中,并通过自学成为摄影师,经常利用假期外出旅行、写稿和照相。

  1935年,方大曾从中法大学毕业后,与吴寄寒、周勉之等一起创办中外新闻学社,任摄影记者。“一二·九”运动后,方大曾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年采访绥东战场,先后到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拍摄了大批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照片,发表在《良友》《申报》《世界知识》等刊物上,获得广泛好评,在国内摄影界崭露头角。

  “一二·九”运动。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纺纱厂。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方大曾的镜头始终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记录百姓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朴素而真实。他留下的影像中有纤夫,有脚夫,有矿工,有农夫,有车夫,有流浪者,也有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方大曾的照相机镜头始终对准社会,关注社会动态和民生。在黑与白相映衬的影像中,他留下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血与火、战争与苦难。

  民众集会。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等待下井的矿工。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城市脚夫。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三代同堂。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战地

  1936年绥远抗战爆发,作为中外新闻学社唯一的摄影记者,方大曾赶赴绥远,在43天的行程中,全面报道了绥远抗战。

  他深入到中国军队官兵中,拍摄了大量军队训练的照片,有修筑战壕、运送弹药的战士,防空演练、救护演习、防毒演习,以及士兵们的日常生活等,并写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战地通讯。

  擦枪备战。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行军换防。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随时准备着。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运送伤员。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在绥远前线,方大曾寄给母亲一张自己身着戎装、头戴钢盔的照片。上面写着:“母亲大人存念 男小方摄于1936年冬时执行摄影工作 于绥东战地”。

  方大曾寄给母亲的戎装照。(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战事起。10日一早,方大曾骑上自行车,只身前往卢沟桥。

  《卢沟桥抗战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十日清晨,战争既停,记者乃骑着自行车赴卢沟桥视察……日军虽云撤退,但是仍在平汉路丰台的岔道的沙岗底下搭着四五座帐篷,到卢沟桥的公路,须经过这条岔道的一个涵洞,有两个日军在涵洞口上放哨。我经过这里的时候,被日军截住……一小时后,我被放行,穿过涵洞再行了一里许到宛平城下。”

  1937年8月1日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第6卷第10号发表了署名“小方”的《卢沟桥抗战记》及若干张照片,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为世界了解中国全民抗战发端提供了详细的第一手信息。

  卢沟桥事变后方大曾拍摄的首批照片之一。(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1937年7月28日,方大曾在保定与范长江、陆诒、宋致泉相遇,由范长江举荐,他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赴华北战场,报道抗日前线最新战况。

  这一段时间,方大曾陆续发表战地通讯《前线忆北平》《血战居庸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由保定向北去》《从娘子关出雁门关》《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等。

  长辛店慰劳队。方大曾 摄(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方大曾发表于《美术生活》杂志的组照《卫国捐躯》。(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保卫卢沟桥的中国守军 。方大曾 摄

  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最后写道:九一八,写于保定,寄自蠡县。这是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从此以后,这位活跃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的优秀战地记者,像谜一样消失,再无只言片语存世。

  方大曾失踪后,家人曾苦苦找寻,始终无果。

  随着时间推移,方大曾渐渐不为人所知。

  追寻

  2000年,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在央视播出。纪录片导演冯雪松从1999年了解到方大曾的故事后,开始了对其持续至今的寻找,先后出版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等专著。在冯雪松的推动下,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

  冯雪松(右)和摄制组在保定当年的战地寻访。孙进柱 摄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永华南大街465号的光园,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而得名,民国时期由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改建而成,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大曾纪念室便设于此。

  走进方大曾纪念室,不大的房间内,四面墙壁上布满方大曾的新闻作品。在房间的一端,方大曾的半身铜像占据着正中位置。在房间的另一端,玻璃展柜里一只旅行箱常吸引参观者驻足,这是方大曾唯一存世物品。

  7月24日,孙进柱在介绍方大曾唯一存世物品——旅行箱。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方大曾纪念室内的方大曾塑像(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方大曾纪念室(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18年7月7日,方大曾研究中心在河北保定成立,该机构以发掘研究方大曾等抗战记者、报人事迹和传承抗战精神为宗旨。

  “方大曾的前线采访多在保定一带,他最后一篇报道写于保定,最后能查证到的足迹也在保定,所以在保定建立方大曾纪念室和研究中心。”方大曾研究中心主任孙进柱说。

  7月24日,孙进柱(中)在方大曾纪念室外向参观者介绍方大曾事迹。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7月24日,孙进柱在讲述方大曾事迹。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06年3月16日,方家三代人精心保管近70年的837张方大曾摄影作品底片,由其家人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社会共有财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消失于历史深处的方大曾,似乎猛然转身,向如今的我们走来。

  近年来,方大曾纪念室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联系,成为新闻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基地。

  2017年7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方大曾新闻社实践基地挂牌仪式现场。(方大曾纪念室供图)

  “在方大曾的身上能看到,在民族存亡之际,中国青年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关注。研究方大曾,是要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这位中国战地记者,延续国家记忆,传承民族精神。”孙进柱说。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曾评价道:“范长江与方大曾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方大曾曾经记录的土地,现在已是海晏河清、生机盎然。那些由他镜头捕捉到的难忘瞬间、在他笔端流淌的抗争史诗,穿过历史的硝烟,成为中国军民百折不挠意志的永恒见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000万美元流水,5000万... 文 | 扬帆出海,作者丨子墨如今AI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未来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中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
涵盖体育、文化、经贸等领域 国...   7月30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介绍了8月将举行的两岸交流活动。  发言人...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   新华社武汉7月30日电 7月30日,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小...
男子揭穿漫展门口卖笔骗局遭威胁   7月27日,湖北武汉。男子揭穿漫展门口卖笔骗局遭威胁,“我们有80号人你搞不过的”。拍摄者:他们...
抗日英雄谱丨每个音符都是射向侵...   1935年,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表达了在民族危亡时,中华民族万众一...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
被2.8万网友救助的男孩考上9...   近日  话题#退59万元捐款妈妈  回应儿子考上985#  登上热搜  引发广泛关注  7月29...
大妈坐地铁坐过站错过末班车 要...   7月29日,江苏南京一大妈坐地铁坐过站错过末班车,大吵大闹要求工作人员报销车费。大妈:赔我打车钱...
与洪水赛跑!河北三河深夜转移5...   受强降水影响,28日到29日,河北三河市域内河流出现明显涨水。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4次启动应...
人民财评:优质农货“好味道”激...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近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优化供给、创新流通、...
@求职者 现代服务、医疗卫生...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7月28日至8月3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现代服务、医疗卫生...
我的青春我“职”道|从实验室到...   在武汉市洪山科创大厦96.6米高的玻璃幕墙折射朝阳那一刻,武汉科技大学学生杨若熙胸前“技术经理人...
身边好人 | 陈先志:以茶为媒...   从大别山区的贫困农家子弟,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好人”;从白手起家的茶农,到带领乡...
“体育外卖”,需要一把安全锁   从体适能培训到中考提分,送教上门风靡暑期  这个新兴行业如何才能行稳致远  “体育外卖”,需要一...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30日7时24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40度,东经160.20...
科学与健康|蚊媒传染病怎么防?...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诸多蚊媒传染病防治...
特朗普:如结束俄乌冲突无进展 ...   当地时间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俄罗斯在结束俄乌冲突方面没有取得进展,美国将在10天内开...
英国称若以色列不停火 将于9月...   英国首相府当地时间7月29日发表声明说,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性行动结束加沙地带骇人惨状,并承诺实...
想瘦下来?先改改吃饭顺序吧!|...   你知道吗?吃饭时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其实对健康影响不小!合理的饮食顺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吸收...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从草方格防沙固沙,到光伏发电遮阳治沙;从沙海种玫瑰,到沙漠养“海...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   7月27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新和县。中央和地方新闻网...
记者手记|三个月三场会谈,对话...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7月28日电(记者韩洁 谢希瑶 陈斌杰)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
人员转移安置、内河水位预降,上...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正朝上海方向逼近。据上海气象部门7月29日傍晚消息,预计“竹节草”路径有...
文化中国行|Vlog:感受千年...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绝壁之上,大大小小的窟龛,浓缩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证...
泥泞里的守护——天津蓟州抢险救...   新华社天津7月29日电(记者黄江林、李然、徐思钰)28日入夜,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主楼门口...
抗战影像记忆|“失联”88年的...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1937年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
东航头等舱乘客曝丢失13万劳力...   7月28日,浙江。东航头等舱乘客曝丢失13万劳力士,因睡觉把劳力士手表放在头等舱储物格内,结果下...
汪磊峰当选宁国市市长   据安徽宣城“今日宁国”消息,7月29日上午,宁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
重旱地区增加1个!大雨暴雨来袭...   7月以来,安徽共实施飞机增雨作业6架次,总航时15小时05分钟,播撒焰条144根。合肥、亳州、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