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死存亡之桥到伟大复兴之桥
创始人
2025-08-29 22:10:56

  25米,是旧时滇黔锁钥上“二战钢桥”的高度。

  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高度。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北盘江奔腾不息。江面上两座桥梁相距不过数十公里,却如一道历史长卷,刻录着民族的悲壮与荣光。上游,锈迹斑驳的“二战钢桥”弹痕犹在;下游,花江峡谷大桥如蓝色巨龙缝合天堑。它们一座是抗战时期的“生命线”,承载着生死存亡的烽火记忆;一座是新时代中国的“凌云志”,凝聚着大国科技,彰显着复兴之路的豪迈。

  这段时间,在位于关岭和晴隆交界处的“二战钢桥”上,安顺公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采集素材,计划向公众讲述这座北盘江上的老桥所经历的烽火故事。

  “它很古朴、很简单,却是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通过滇黔公路从缅甸、云南运往内地的唯一通道。”安顺公路管理局宣传教育科科长吴健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的“二战钢桥”(来源:贵州桥梁志)

  8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沿海城市相继沦陷,这座钢桥成为了西南大后方重要交通枢纽——滇黔公路的咽喉。彼时,载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车辆轰鸣着驶过桥面,将弹药、粮食等源源不断输送到抗战前线。

  日军开始意识到钢桥的重要作用,先后100 多次对钢桥进行轰炸,投下的炸弹达500多枚。当地老人回忆,日本飞机炸桥的时候,就直接从他们的寨子上空飞过,山上的弹坑密密麻麻。

  80多年过去,历经战争磨难和洗礼的“二战钢桥”虽光荣“退伍”,却依旧诉说着中华民族那段悲壮的抗战史。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杨俊介绍,“这座桥与晴隆24道拐是相提并论的。日军封锁了沿海其它路线之后,它直接并且有效地支持了国内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区西南国际大通道的交通命脉,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和消灭日本侵略者,对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顺公路管理局工会主席许磊谈及为什么要讲述老桥故事时说:“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延续。向公众讲述老桥故事绝非是简单的怀旧,它关乎行业自信的建立,让公众了解前辈的艰辛与荣光,理解交通发展的厚重底蕴。”

  1970年代建设的320国道盘江桥

  2008年建成的镇胜高速北盘江大桥

  2025年即将通车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450公里的北盘江上,雄踞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它们连通两岸,也承载希望。“二战钢桥”在那个国力孱弱、烽火连天的年代,如同一道钢铁脊梁,凝聚着国人抵御外侮的决心,见证了生死存亡关头的坚守与抗争。沿着北盘江顺流而下30余公里,即将刷新世界桥梁高度记录的花江峡谷大桥更象征着人类超越自我、探索未知的勇气。

  花江峡谷大桥启动荷载试验8月21日,随着6辆35吨的三轴载重车率先驶上桥面,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正式启动,迎来通车前的“关键大考”。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长度1420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为625米,高度也居世界第一,被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它的建设,汇聚了最顶尖的山区桥梁建造技术,展现了贵州乃至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花江大峡谷,往往前一秒还是慢悠悠的微风,经过峡谷形成‘狭管效应’后,下一秒就可能变脸产生10级以上台风的威力。” 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说起猛烈的峡谷风时这样形容。

  为了确保大桥施工及运营安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之初就启动了峡谷风数据监测研究。在大桥桥位区采用专业激光雷达进行峡谷风观测分析,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信号,在峡谷深、风速高、风场复杂气候环境,精确地测量风速、风向以及大气湍流等参数。

  “20多年前我们用一根杆子观测风的风力风向,现在我们用雷达扫描整个断面,了解大桥所在位置的风场环境。而且,我们用的雷达是国产的。”贵州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洪举说。

  目前,贵州桥梁人对桥梁建设中峡谷风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

  花江峡谷大桥借助北斗定位系统实现智能化吊装(图片摄于2024年12月)此外,花江峡谷大桥借助北斗定位系统实现大跨径缆索吊装的智能化、主缆索股装上监测温湿度和应力变化的“中国芯”、200米高的玻璃观光电梯直达塔顶……大桥诸多细节都展现着越来越精湛的“中国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实力。

  “百年前我们只能修建一座小的铁索桥,到了现在,由于国家的发展,我们有了这种经济实力,又有这么好的技术条件,作为一个设计师,正是对我们桥梁建造技术的十足底气,当时做这座大桥的方案时,我们才敢设计这么大的跨径、这么高的高度。因为我知道,我们一定能把它建造出来!”参与花江峡谷大桥设计的贵州省交勘院交通事业部一分院院长陈竹说。

  从“二战钢桥”到花江峡谷大桥,从“生死存亡之桥”到“民族复兴之桥”,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时代的注脚。

  在贵州的126万座山头之间,3万多座桥梁横跨天堑,它们托起了贵州“登高望远”的发展格局,蕴含着“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贵州正用实际行动继续书写山水间新的发展奇迹,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今天的贵州,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衔接“一带一路”、衔接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衔接成渝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成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特别鸣谢:省委党史研究室 朱仁印 樊晶 省档案馆

  见习记者刘中慧与实习记者伍芳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抢救到活化,全球专家共答石窟...   8月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里“夜游”的人群熙熙攘攘。龙门石窟研究院00后讲解员宋祺煜指着洞窟内造像...
从生死存亡之桥到伟大复兴之桥   25米,是旧时滇黔锁钥上“二战钢桥”的高度。  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高度。...
睡得越多越健康……是真是假?|...   点击查看答案  ▼  ×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白俄罗斯专家:构建多极世界,上...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分析师奥尔加·拉佐尔金娜8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
数说70年 | 四通八达是新疆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刘嘉容 邓紫月):“哎听我说,新疆变化真不错,路通了水通了,日...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草原上的算力之...   乌兰察布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一座塞外小城,这里风力资源丰沛。今年上半年,乌兰察布新能源发电量突破2...
今日辟谣(2025年8月29日...   2025年8月29日  谣 言云南德宏暴雨洪灾后“遍地畜牧死亡”?  真相:近期,有网民发布视频...
多领域“硬核”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活力。多个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前7...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湖北天门:...   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的直播间。张隽摄  “家人们看过来!这款连衣裙柔软亲肤还抗皱,今天直播间专...
辉煌60年·遇见高原的城|格桑...   城镇的变化是  新时代西藏发展  最大的见证  最美的缩影  74座西藏特色城镇  74幅高原生...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友谊之路   这是一条血汗筑成的天路,从守望相助的历史延伸到合作共赢的今天,人们常常亲切地呼唤它为中巴友谊公路...
50%关税压向印度:美国的算盘...   “挨了特朗普的关税闷棍,莫迪沉默了。”有网友如此调侃。  近日,一则国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短短数...
理响中国|不必挂念,刘中新念家...   “你大小在家中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对﹝至﹞于我,在外面的身体是非常强健,你大小在家不必挂念。”19...
提升防灾减灾“分辨率”(新知)   【现象】8月1日晚,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初级中学内灯火通明,因避让山体滑坡而提前转移的大石镇...
(同心抗战)亲历者后人回忆香港...   原中共香港长洲区委书记陈亮明之女陈凯伦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她的父母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了194...
安徽10人荣登2025年第二次...   8月2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安徽10人荣登榜单。  陈...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宏被查...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羽毛球涨价竟与猪肉降价有关?   “打不起羽毛球了。”从去年开始,羽毛球价格一路攀升,不少球友开始“望球却步”。今年7月以来,各大...
韩国特检组对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提...   当地时间8月29日,韩国负责调查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的特别检察组对金建希提出起诉,金建希成为韩...
在军事敏感区放飞无人机,疑似拍...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
成都动物园山魈突然扔石头砸碎钢...   8月28日,有游客发文称,在成都动物园观赏山魈时,山魈突然转身丢石头将玻璃砸碎。该游客表示好在有...
男子发视频“炫耀”用客房水壶煮...   近日,浙江一男子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炫耀其在澳门某酒店内用水壶煮火锅,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显示,...
在速度与温度中,这些外国游客读...   当我们谈起今天的中国,你会想到什么?是高楼林立的都市、飞驰的高铁,还是手机一点即达的智能生活?这...
我!爱!你!   爱  是什么?  有人说  爱是轰轰烈烈  是电光石火  也有人说  爱是细水长流  是相濡以沫...
好评中国|在立体鲜活的历史画卷...   近日,10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花坛(以下简称“主题花坛”)在...
专访埃及汉学家阿齐兹:从书海中...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 题:专访埃及汉学家阿齐兹:从书海中读懂“上合主张”  中新社记者 曾玥 ...
天津迎来“上合时刻”(弘扬“上...   8月28日,外国嘉宾(中)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体验非遗漆扇制作。记者 黄发红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