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黄河安澜】河声丨安澜之变:答案藏在那份坚定的承诺里
创始人
2025-09-17 21:18:28

  一条大河,一部史诗。

  一个民族,因它而生。

  一个国家,为它而治。

  治国先治水,水治天下安。所谓“天下大治”“长治久安”,其最初的寓意,就是江河安澜、水利发达,老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黄河兰考段。 吴永刚/摄

  一

  说到“安澜”,这是清代地方官员奏报黄河汛期没有决口的专业术语。“黄河安澜”这四个字,曾是呈给皇帝的最高荣耀。然而,历史上的“安澜”一戳就破,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华文明史几乎就是与黄河水患的搏斗史?为什么古人始终走不出“治”与“乱”的怪圈?

  答案就在于古人与这条大河相处的模式之中。

  大禹治水,划分九州,从文明的源起,治水的成败便与“天命”紧密相连。治河成功,是王朝受命于天的功绩;大河一怒,则足以动摇国本。朝廷把治河当成天大的事,却也把自己逼进了无法挣脱的宿命里。

  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里,面对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人类的力量终究有限。汉代王景治河、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皆是以举国之力,也只能换来一时一地的安宁。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余年,黄河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算下来,平均不到两年就发一次大水,是名副其实的“灾难之河”。

  而且,随着历史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人口越来越密,开垦越来越狠,水土流失一发不可收拾,后果就是下游的“地上悬河”越悬越高,每一次决口造成的伤害都是指数级增长。

  明清两代是黄河决口最频繁、灾情最惨重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在明朝276年中,黄河有143年决溢,占统治年份的52%。在清朝267年中,有161年黄河决溢,占统治年份的60%,“平地成湖,一望弥漫,千村万落,漂没一空”等悲惨景象的记载比比皆是。这一时期,“地上悬河”的形态已经非常典型,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甚至十数米,一旦决口,便是滔天之祸。清朝为了维护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生命线,在黄河治理上投入巨大,但依然无法阻止其频繁决溢,形成了“愈治愈决、愈决愈治”的恶性循环。

  二

  如果说天灾难防,那“以邻为壑”的人祸更甚。深层的矛盾,还是“水”的分配权。

  黄河之水本是万物共享的恩泽,但在资源有限的牌桌上,它成了零和博弈的筹码:上游想灌溉,下游要行船;这边想垦荒,那边喊缺水——谁说了算?只能靠朝廷的强权,或者祈祷老天爷风调雨顺,暂时相安无事。战乱年代,还多次发生了交战双方掘开黄河,以水代兵的人间惨剧。

  到了近代,国力衰退,国家机器失灵,这种矛盾演变为更严峻的水患。无序的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失控的灌溉则频频导致下游断流,黄河一度连奔流入海都无法实现。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背后是一部血淋淋的“牺牲史”。为了保住漕运或重点城市,“分洪”“决堤”成了摆在桌面上的残酷选项。说白了,就是人为地让一部分地区变成泽国,去换取另一部分地区的平安。

  宋代以前,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那就淹河北保河南;宋代以后,政治中心去了北京,经济中心南移,那就淹河南保河北、保漕运。元延祐元年(1314年),朝廷派遣官员考察黄河,官员们上奏称:“黄河善迁徙,惟宜顺下疏泄……事难两全,当遗小就大。”哪怕河南百姓“民饥特甚”,但“奈下流无可疏之处”。翻译过来就是,河南的百姓虽然饿得不行了,但也没办法,只能再苦一苦了。

  两岸的百姓,就在这“轮流牺牲”的命运中挣扎。黄河下游的滩区,流传着“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说法。每一次洪水,都是一次归零,把几代人的家园和希望冲得一干二净。

  总而言之,黄河的灾难史,是天灾、人祸、制度失能共同叠加的一出悲剧,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

  三

  所幸的是,历史走到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九省区,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是党和国家对这片土地和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新中国的治黄史,就是一场对千年难题的系统性总攻。这一次,我们不再问苍天,而是自己动笔书写答卷。让我们沿着九曲黄河,顺流而下,看一看这份答卷是如何写就的。

  上游怎么办?两个字:涵养。答案在青海的星宿海,在四川的若尔盖,在甘肃的玛曲。这里是“中华水塔”,生态就是命根子。大规模的退牧还草、湿地修复,护住了水源地,才有了整条大河奔腾不息的底气。

  小浪底调水调沙,科学调控黄河水沙关系。

  中游怎么办?两个词:控沙、节流。答案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面对世界级的水土流失难题,我们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小流域治理让荒山披绿,小浪底枢纽的“调水调沙”驯服了泥沙巨龙,为下游河床“刮骨疗毒”。

  更具革命性的答案,写在“水权交易”上。当四川把节约下来的水卖给宁夏,黄河水第一次可以像商品一样交易。这背后是“精打细算”的制度创新,终结了“有水就抢、无水互掐”的零和博弈。

  下游怎么办?也是两个词:安民、疏导。曾经头顶“地上悬河”的百姓,如今有了“标准化堤防+水利设施+控导工程+数字孪生黄河”的硬核守护。最暖心的答案,在百万滩区群众的笑脸上。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投入,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滩区迁建,让他们彻底告别“水窝子”,住进了安稳的新家。

  作为黄河下游的“咽喉”要地,河南也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亲历者和受益者。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绿意盎然,沿黄生态廊道鸟语花香,人民胜利渠灌溉出了中原粮仓,曾经“三年两决口”的忧患河变成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开封黑岗口记事广场上的安澜石碑,“安澜”二字取自林则徐诗句。大河网资料图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

  因为,新中国奉行的是“人民至上”。

  因为,我们终于把千百年来颠倒的逻辑,扶正了过来。

  只有坚持人民立场的当代中国,才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真正让大江大河改掉“暴脾气”,让它成为涵养万物、泽被苍生的“母亲河”。

  答案就藏在那份坚定的承诺里。将发展的权利,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每一片土地。我们不再需要被牺牲的“局部”,我们追求的是共同的富裕、共同的安全、共同的家园。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大好河山,终究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把这句话刻在心里,再难的题都有解。

  回望千年,感慨万千。

  昔日安澜,求的是大河不怒,是王朝在洪水面前的片刻喘息。

  今日安澜,求的是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真正和解。

  从祸水到沃水,从沙土到乐土,黄河正在被赋予全新的生命与价值。这条路,我们走对了,也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毕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长治久安更是。(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程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安主播说】寒暑假要“瘦身”...   寒暑假要“瘦身”,春秋假要登场?国庆假期前能否迎来首个秋假。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创新高!...   央视网消息:国铁集团9月17日发布数据,2025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文明...   作者:高宏存 李国江(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王楚钦机场遭陌生女子贴身跟随并...   王楚钦机场遭陌生女子贴身跟随,不仅长时间贴身跟随,还强行并排行走,并追问“要不要加我联系方式”,...
古老文明,正以数字化方式走向未...   从黄帝手植柏的AI守护、兵马俑军阵的毫米级“数字重生”,到VR唐墓壁画沉浸式新体验,陕西正以科技...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6日电 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
远视储备减少,近视风险增加!这...   2025年9月是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
8个月超2524万人次!中国与...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17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8月,中国内地居民与...
时隔8年易烊千玺开直播,20分...   五行缺土需要借气运?易烊千玺演唱会“泥土塑山计划”被恶意曲解。时隔8年,易烊千玺开直播,20分钟...
AI眼中的中国|熊心壮志,守护...   9月15日至21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统一开展,今年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
天山脚下,安居如画(砥砺奋进七...   天山脚下,安居如画(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本报报道组  图片为刘元委员提供的城市对...
最新民调:逾七成美国人认同“美...   在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遭枪杀后,一项面向美国成年人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63%的调查对...
镜头下的生态之变   一位摄影家以三十年光影,记录下喀什的生态变迁。1988年,他用海鸥相机拍摄的白沙湖照片首次登上《...
晶采观察丨守护数字生活!从细节...   正在刷手机,突然弹出一条不明链接,点不点?在咖啡馆、快餐店,有免费的公共Wi-Fi,连还是不连?...
蓝盔无界 | 第二集《万里之诺...   非洲是联合国公认的高风险维和任务区,这里也是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地方。2016年,中国维和军人...
【何以中国·黄河安澜】河声丨安...   一条大河,一部史诗。  一个民族,因它而生。  一个国家,为它而治。  治国先治水,水治天下安。...
眼睛发痒、红肿……掌握“避、防...   过敏季来临,很多孩子总是“眼泪汪汪”,双眼红肿、奇痒无比,这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在作祟。  识别典...
合力放大生活服务惠民成效   多样化生活服务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而传统社区服务机构因设施不足...
全国秋高气爽地图出炉 东北华北...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今年下半年首场大范围冷空气来袭,北方多地凉意渐浓“跑步”入秋。进入秋季,云层...
湖南益阳赫山区通报“女童被水泥...   9月17日,赫山区龙光桥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全球媒体聚焦 | 中国取代德国...   路透社16日刊发文章称,联合国下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引发广泛...
“三高”变“四高”,健康新危机   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高尿酸血症达1...
今日,电影《731》举行全球首...   今天(9月17日),重大历史题材影片《731》将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IMAX GT影厅,举行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扎波罗热核电站...   新华社维也纳9月17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16日发表声明说,该机构驻扎波罗热核电站工作人员当天听到...
欧亚记者团探访西咸新区无人机试...   9月16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者...
2025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   2025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包括笔试(CET)和口试(CET-SET),笔试将于12...
赏秋去!全国秋高气爽地图出炉 ...   本周,今年下半年首场大范围冷空气来袭,北方多地凉意渐浓“跑步”入秋。进入秋季,云层逐渐变淡,天空...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冷藏的蘑菇长...   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用菌表面竟长出了毛。这时候,很多人往往...
电影《731》即将登陆全球,台...   日前,电影《731》发布最新海报,影片将于9月18日在全球上映,引发岛内舆论关注热议。多家岛内媒...
晋小安说网安 | @各位同学,...   @各位同学,当你在教室连接校园WiFi提交作业时,当你在宿舍浏览学习资料时,当你在图书馆用电子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