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健康丨海拔3000多米放“气球”?浮空艇助力青藏科考
创始人
2025-10-08 16:44:28

  夜幕下的西藏鲁朗地区,寒气袭人。海拔3000多米的试验场上,一只巨大的白色气球向着深邃夜空缓缓升起。

  这只大气球实际是一艘浮空艇,名为“极目一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研制,用于青藏高原大气观测。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期一个多月的试验任务顺利收尾,累计完成40次升空飞行验证。

  浮空艇持续迭代:打造空中移动试验室

  浮空艇,也叫系留气球,利用氦气产生浮力升空,通过缆绳与地面锚泊车连接,既能稳定驻空又能灵活调整高度。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负责人张泰华介绍,“极目一号”专门用于开展空中科学试验。艇身中后部的载荷舱搭载了3大类共16型、总重约200公斤的科学仪器,进行多载荷协同观测。

  “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现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极目一号”实现了大部分技术的国产化,可以应对青藏高原极寒、强风、低气压等多重极端环境。为此,团队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8年。

  2017年,团队第一次带着初代浮空艇扎进可可西里腹地时,就遇到了充气速度慢、艇体泄漏率较大、充气噪声损伤操作人员听力等问题。团队历时3年攻关研发出快速充气专利技术,又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制出艇体复合型新材料。迭代升级后的浮空艇,不仅能扛住高原的雨雪风沙,还把氦气泄漏率大幅压低,复用次数也大幅提升。

  近5年来,围绕浮空艇申请的专利达60余件。“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也为浮空器领域相关技术的创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泰华说。

  精准捕捉关键数据:为“亚洲水塔”研究提供坚实支撑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大河的发源地,每年向下游提供的淡水能滋养20亿人的生活。

  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亚洲水塔”。这些水究竟从哪里来、有多少、去哪里?人类活动会不会打乱它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冰川上的一滴水,都可能通过大气环流扰动赤道附近的洋流。青藏高原的冰川自2005年起加速消融,近5年趋势尤为明显。

  “极目一号”的高原行动,就是为了精准量化青藏高原水汽的时空分布与来源,摸清它的动态变化规律。近年来,它已在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西里等区域开展了系统的水汽观测和大气综合观测。

  这次试验,“极目一号”最高升空至海拔5900米高度,精准捕捉到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数据。科学家们将用这些数据搭建全球尺度的大气传输模型,为“亚洲水塔”研究提供坚实支撑。

  操作人员正在安装充气口。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更开放的空中试验平台:欢迎更多科学仪器“搭便车”

  浮空艇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8世纪末,法国就利用浮空艇开展空中观测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曾制作了大批齐柏林飞艇用于跨洋运输与军事观测。然而,体积庞大、行动缓慢等缺陷,尤其是飞机等新型飞行器的出现,大大压缩了“气球”的用武之地。

  如今,随着新材料、导航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浮空艇开始拓展应用领域:谷歌等公司曾探索利用超压气球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我国科学家利用浮空艇开展气象观测服务……

  “浮空艇利用浮升气体升空和驻空,不需要额外动力,没有污染,可以在任意高度停留,具备其他航空器没有的独特优势。”张泰华说,近年来团队为“极目一号”规划了不少新任务。

  2021年起,浮空艇团队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展放牧观测,对草场长势、退化区域、牲畜数量和分布实现精准监测;在海洋监测与通信领域,团队成功研制了船基浮空艇装备,搭载的专用通信基站可有效解决远海区域通信覆盖不足的难题。

  “要把‘极目一号’打造成更开放的空中试验平台,欢迎更多科学仪器来‘搭便车’,更好助力科学研究、服务国计民生。”张泰华说。

  策划:陈芳

  记者:刘祯

  统筹:吴晶、孙闻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地积极应对阴雨天气 力保秋粮...   央视网消息:近期,黄淮部分地区受持续阴雨影响,秋收进度偏慢,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支持...
看各地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读懂“...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美景如画,盛世华夏,国泰民安。在八天的假期里,我们看到车站、码头、机场熙熙...
沂河灵秀处 古村展新颜(文化...   王庄村村民在茅草亭内乘凉。  袁君玉摄  崮崖村修复的古城墙。  沂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王庄村的...
因“停摆”被迫休假 美联邦雇员...   新华社华盛顿10月7日电(记者杨伶 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联邦政府“重新开门”后,因“...
科学与健康丨海拔3000多米放...   夜幕下的西藏鲁朗地区,寒气袭人。海拔3000多米的试验场上,一只巨大的白色气球向着深邃夜空缓缓升...
我为“十五五”网信事业发展建言...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
美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周 给多少人...   由于预算谈不拢,美国联邦政府从10月1日开始的停摆已经持续一周,民主、共和两党仍然没有妥协的迹象...
焦点访谈|这些努力,是国家给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奔向更美好生活”。逢年过节,包括假期,年轻人一回家,常常会碰到长辈...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获2025年诺...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郭爽 张兆卿)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
史上首次!金价再创新高   据外媒报道,10月8日,现货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此外,截至美东时...
MOVA亮相AWE2025:多... 2025年亚洲家电及消费电子展(AWE2025)于3月20日在上海盛大开幕,全球领先的智能清洁品牌M...
当选市长遭袭后生命垂危,德国总...   当地时间7日,德国北威州赫尔德克市市长艾丽丝·施塔尔泽遭持刀袭击,多处受伤,生命垂危。  据环球...
这些年轻人为何爱上合唱(视线)   一直以来,合唱都被视为“高门槛”的艺术形式——专业化程度较高,且需要长期训练。不过,近年来有关合...
“双节”假日观察|家国情、中国...   金秋送爽,家国同庆,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
福建太姥山180斤游客卡在石缝...   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见习记者 安圣琦  在福建宁德太姥山的狭窄山壁间,一名游客不慎卡在石缝中,...
世贸组织大幅下调2026年全球...   10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
93天吸引游客近9700万人次...   10月6日,历时93天的第36届上海旅游节圆满收官。本届旅游节创新采用“暑期旅游季+经典活动季”...
数说“十四五”:基建领跑+技术...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国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成...
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魅力田园活...   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文旅活动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
祝福新疆更美好丨新疆景区暖意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王晶晶报道)“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新疆,还能看到这么地道的舞龙舞狮,太感...
视频 |“塔台无人值守” 美国...   当地时间10月6日,由于美国政府“关门”持续,洛杉矶地区的好莱坞伯班克机场当晚数小时无空管人员值...
专访丨全球治理倡议展现大国远见...   新华社洛美10月7日电 专访丨全球治理倡议展现大国远见与担当——访多中友协主席阿博  新华社记者...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外国...   央视网消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而随着免签、退税以及支付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的不...
海信家电的病,高玉玲能治好吗? 文 | 科技新知,作者丨思原,编辑丨蕨影与格力电器一样,海信家电也进入了“女子当家”的时代。前不久,...
AI家电热潮下的冷思考,技术理... 又是一年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作为国内家电领域的最大盛事,这里代表着家电行业的最新成果...
国庆假期文旅市场观察:锦绣中华...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大街小巷红旗飘扬,车站机场熙熙攘攘,热门景点人潮如织……今年国庆与中秋“...
国庆档观影火热 “电影+”系列...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相遇”,8天的假期为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在浙江,影院观影热潮持续升温,各地...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   一边是古老的红墙古楼  一边是现代的艺术中心  700岁的岭南古村塱头村  因为一场探索古建新生...
假期中段出游热度不减:多省接待...   央视网消息: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分析显示,假期第六天,湖南客流超过15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