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博主称住进月租6万元甲醛房致患病的话题又冲上了热搜,引发关注。
▲微博热搜截图
租客:房屋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要求退房租和押金无果
近日,博主“马钧澈MR”(本姓马)发帖称,他在杭州入住一处月租6万余元的租房期间,出现咳嗽、过敏等身体异常情况,检测机构的结果显示房子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但房东不回应他退还全部押金的要求。
▲图源:博主社交账号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消息,马先生于今年2月1日通过中介租下高档小区一户精装房。签约前,他被告知该房在2020年就完成了装修,此前对外出租多次,住过不少人。马先生是美妆自媒体博主,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拍摄或直播。
▲图源:博主社交账号
难退押金是马先生现在遇到的棘手问题。“房东现在以提前退租且未提前一个月告知为由不退押金。我这事儿从7月初发第一条微博算起,都上5次热搜了,现在都还没解决。”马先生无奈表示。
马先生与房屋中介的电话录音显示,“他(房东)对你这个甲醛检测机构不认可”。马先生让房东自己找人来检测,“他(房东)不派人,他(房东)说你去起诉好了”。
马先生说,他在11日已向房东发送律师函,并于14日收到房东的回函,回函中提到:“由于违约解除合同的行为,根据合同第七条之约定,您方支付的押金将作为违约金冲抵。另,您方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约且属违约解除合同,现已造成我房屋另行招租的空置损失,违约金不足以覆盖我的实际损失,故我将保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贵司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的权利。”
沟通无果后,马先生转而寻求外部帮助。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街道社区曾介入调解,但十余天过去未有实质性进展。更令他困惑的是,他曾多次拨打杭州萧山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却被12345工作人员告知:因其租赁合同是租客与房东个人直接签订,根据杭州萧山区的法律规定,此类“个人直租”关系不属于房管局、住建委等政府部门的监管范畴,12345无法受理登记此类投诉,唯一解决途径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记者随后拨打杭州萧山区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也表示不受理“个人直租”问题。
马先生表示,此次维权经历让他深感无力。他强调,在他社交媒体评论区有不少杭州租客反映类似“甲醛房”维权无门的遭遇。目前,马先生已暂停工作,正在寻找新住处,他一共付了6个月房租+1个月押金,已经花掉40多万,现在他的核心诉求是房东退还6万元押金。他已正式委托律师,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马先生提供的律师函显示,其名下公司与原承租方签订了《租赁合同变更协议》,约定自2025年8月1日起,上述房屋租赁合同的承租方变更为马先生名下公司,公司与房东也重新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马先生作为公司艺人,在入住期间长时间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经检测屋内甲醛浓度超标。根据《民法典》规定,公司要求退租及退还全部押金,并赔偿公司及马先生的室内空气检测费、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损失。
房东:房子和家具都经得起检测将通过诉讼起诉对方侵权
据极目新闻消息,涉事房屋的房东程先生称自己的这套房子在2021年年初交房,距今已近五年,此前有多名租户住过。房子是开发商统一豪装,不是自己装修的,开发商曾表示,每套房子装修的金额在400万元左右,他自行配的这套家具花费了约80万元。装修全部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家具也有环保证明,房子和家具都经得起检测。
房东认为,马先生入住后搬进了不少家具,不排除这些家具产生甲醛的可能。在马先生对甲醛产生问题后,他曾告诉过对方,如果有异议,可以让公司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届时可以从法院指定名单中选择一家公司再进行甲醛检测,前提是不允许有租客的家具及设备。
程先生称,事发后,马先生将他的照片、身份等个人信息公布在网上,当地派出所曾联系过对方,但在这之后对方仍将他的信息发上网,其中包括他未成年的两个孩子的照片,这让他无法忍受。对方还发布了关于他的虚假信息。为此,他也将通过诉讼起诉对方侵权。至于他不与马先生接触的原因,是因为在目前的租赁期内,房屋租赁合同的主体是原承租方,也就是马先生以前所属的公司。
对于程先生的回应,马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治病的同时忙着搬家、维权,事务繁忙。他已经向对方发律师函,但他也会担心在法院漫长的排期过程中,房子本身不是自己居住,检测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到时的检测结果他无法确信。
观点
月付6万租房甲醛超标2倍,用事实和法律定分止争
“我这事儿从7月初发第一条微博算起,都上5次热搜了,现在还没解决。”
上了5次热搜,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吗?当然不是。有些事件,迫于舆情压力,相对方会选择和解,但并非每一个事件的相对方都会做如此选择。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等考量,一些当事人选择不和解,这是他们的自由。
在这一事件中,如果房主认可马先生手中的检测报告,接受他提前退租、退还押金和剩余租金的解决方案,双方达成和解,省时省力。
但是,马先生单方委托的检测,房主可以不认可吗?可以不接受马先生“自己找人来检测”的建议吗?如果房主认为马先生的方案过于苛刻,可以不接受吗?上述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肯定的。
房主可以“不认可”,可以“不接受”,但并不意味着马先生维权无门。当和解之路走不通,他还有向法院起诉的路可走。
到了诉讼阶段,房主如果不认可马先生单方委托的检测结果,那就双方共同委托,或者由法院指定检测机构,对甲醛进行独立测量,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依据事实进行和解;房主如果还是不认可马先生的和解方案,那就让法律说话,房主可能要承担比退还押金和剩余租金更重的责任。
解决纠纷,诉讼是比上热搜更可靠的途径。这是因为,诉讼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法院居中裁判,“一锤定音”,一方哪怕心里不服,也要认可、执行。而上热搜,“各说各理”却无权威认定,难以形成共识。
从报道看,马先生并非不知道有诉讼的路可走,只是担心“起诉要花费很长时间,时间成本太大”。他说的一定程度上是事实,提高司法效率也正是司法努力方向。但有一点无可回避:当其他路径无法给他公道的时候,诉讼就是唯一可走的路,除非他放弃权利。
上热搜是比诉讼更有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但这一事件,5次上热搜也没解决,再多上几次热搜恐怕也难以奏效。对于马先生来说,及早到法院起诉,可能是更可靠的选择。
撰稿/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编辑/柯锐 校对/王心
来源 新京报评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极目新闻、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