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千年 数字焕新生——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掠影
创始人
2025-09-16 22:50:32

西安碑林的《多宝塔感应碑》在屏幕上重现笔锋流转,三星堆青铜神树借助裸眼3D技术动态呈现纹饰密码,应县木塔的榫卯结构在数字世界里实现完整“重生”,“坐观式”虚拟现实电影打破传统影院的时空局限……这些并非虚幻想象,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

9月1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如期启幕。全球近百家顶尖机构参展,系统呈现古籍、文物、古建遗址和非遗等领域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传承的创新成果,让千年文明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开展。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数字技术让古籍碑刻“触手可及”

步入精品展古籍展区,一名观众正在体验刻碑互动。只见她手指轻触屏幕,几下简单的操作便完成了选择碑石、描红、雕刻等一系列步骤。互动过程中,还伴有石粉飞溅特效,增强真实互动体验。刻碑完成后,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还能将带有个人印章的作品图片保存至手机或分享到社交平台。

这正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此次带来的古代碑刻数字化展览项目。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依托数字化技术,游客轻轻点击屏幕,就能解锁碑刻背后的“独家档案”。“从专家如何考证碑刻的‘年龄’和‘身份’,到书法家挥毫时的笔法奥秘,再到碑文中记载的古代社会生活细节,全都用图文、动画甚至3D模型详细讲解。游客跟着它一步步探索,不仅能读懂碑刻上的文字,还能真正明白这些石头为何能成为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

观众在古代碑刻数字化展位进行刻碑互动体验。光明网记者赵金悦/摄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承载者,中华古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传统的古籍保存与利用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古籍原件珍贵脆弱,频繁翻阅易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其晦涩难懂的文字和复杂的版本信息,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限制了古籍文化的广泛传播。

为打破这些困境,响应国家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号召,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了“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古籍数字化资源1万余种,10万余册,涵盖经史子集多个类目。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科技,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共享、全面多元的古籍资源和科技赋能、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将古籍中的历史画卷立体铺陈,让普通读者也能沉浸式感受文化底蕴。

相关专家表示,数字化技术不仅极大减少了实物展陈给古籍所带来的磨损风险,也改变了读者与千年文献的互动方式,拓展了文物展示与巡展的多元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中“活”下去、传开来。

数字技术让文物保护“多维呈现”

“快看,青铜神树‘长’出屏幕了!”循声看去,文物展区的裸眼3D屏幕前,三星堆青铜神树正缓缓“破屏而出”,枝丫层层舒展,栖于枝上的金乌纹饰在光影流转中熠熠生辉;三星堆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随后浮现……这是“万物有灵·三星堆——金沙”项目展位前的一幕。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采用了“文物+数字”的展陈形式,将裸眼3D沉浸秀和文物复刻品组合在一起,集文物观赏、数字化美学表达为一体。屏幕上播放的《青铜时代的古蜀文明》四川三星堆-金沙裸眼3D数字视频,精选了三星堆和金沙的18件文物,运用三维视效出画、国际化粒子特效、骨骼绑定等数字化手段,尽显文物之美、古蜀之韵。配合文物复制品,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

“我们对此次精品展极为重视,不仅与组委会协调启用了唯一一块异型屏幕,还经过严格审核,按照1:1的尺寸制作原文物的复刻品。”工作人员表示,一些文物受限于物理空间的原因,只能在博物馆中进行展陈。他们希望通过更抓人眼球的表现形式,结合数字化手段,在观众面前更直观地展现三星堆-金沙文物的面貌。

万物有灵·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数字展展出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另一项颇具特色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是“中华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它是对1995年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展示,整个展览构建了从文物保护、数字资源构建、复原研究、科技展示到后期智能运维的全链条高科技赋能体系,打造了智慧化、数据化的高质量文物活化利用示范。

其中,在精品展现场呈现的“发现五星锦”沉浸交互剧场借助数字技术重构尼雅遗址历史时空场景,帮助观众在“感受—感知—感悟”中逐步建立历史认知。沉浸式展演中加入的交互设计,更是引导观众在体验中与历史共鸣,品鉴中华文明创造,增进文化认同。

数字技术让古建遗址“永续留存”

“哒哒哒”,一只银白色的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爬上台阶、起身招手……古建遗址展区的这一幕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这是联想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展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的‘小能手’。”展位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狗集成了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传感系统和仿生运动控制等前沿科技。在它的帮助下,目前团队已完成了应县木塔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未来有望应用于文保巡逻等工作中。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借助以AIGC空间计算、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在数字世界中构建1:1还原应县木塔结构细节的“木塔孪生体”,形成覆盖“保护-研究-活化”全链条的保护方案。

AI智慧应县木塔展位,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在进行展示。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在龙门石窟专题展位,两组数字化成果同样令人叹服。龙门石窟研究院聚焦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联合武汉大学,创新提出基于光度立体的高精度三维建模方法,结合预训练视觉大模型实现纹饰图案的自动理解与提取,并构建龙门石窟纹饰图案数据库。

展台中央,几件3D打印的龙门石窟文物复制品整齐陈列。这些复制品并非简单的“仿制品”,而是数字化应用的集大成者。“近年来,借助3D打印,我们以实体的形式再现龙门石窟残损及流散海内外文物的历史原貌。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历史影像、科技考古,构建起‘数据采集-虚拟修复-活化展示’的技术体系。进而借助巡展,让公众了解龙门石窟的前世今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观众在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三维建模及纹饰图案的自动理解与建库检索展位拍摄。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在龙门石窟展台斜对面,展板上的图文讲述着数字技术助力文明互鉴的故事。这是“三维建模技术助力中国-肯尼亚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区域。据介绍,自2017年起,中方无偿分享新技术、设备,已在肯尼亚博戈里亚湖遗址周边发现63处旧石器地点、近万件石制品。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石制品对现代人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入选2023年国外考古新发现。双方续签5年协议,推进多领域合作。

可以看到,数字技术正打破地域与时空的限制,让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实现“共享共赢”。

数字技术让非遗文化“焕新传承”

“戴上头显的瞬间,我好像走进了皮影戏的后台,能清楚看到艺人的手指怎么操纵皮影!” 非遗展区西影无界科技公司展位上,刚体验完XR观影的观众张先生摘下头显,脸上仍满是兴奋。

作为西影集团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成果,“坐观式”虚拟现实电影正以全新的沉浸体验,让观众与文化遗产近距离接触。观众只需戴上具备双目8K分辨率、超宽视场角的头显设备,坐在无界万向座椅上,便能即刻“步入”电影场景。

西影无界影院XR展位,工作人员在展示虚拟现实影院。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坐观式’虚拟现实电影是我们对沉浸观影体验的重新定义,也是对未来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积极探索。”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观影模式的核心亮点在于“动态同步”,当座椅向前移动时,观众在影片场景中会同步“前进”,通过座椅的势能变化,可精准控制观众在电影内容里的行走与位移,从而完成场景穿梭。

“这完全区别于传统2D电影的固定视角,观众眼前是360度全景循环的场景,目光所及皆为内容,能带来极强的真实感。”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首个“坐观式西影无界影院”已在西影电影园区准备就绪,将于今年十月左右开始试营业,届时观众可亲身感受“置身电影之中”的独特体验。

数字技术不是要取代传统非遗,而是要为非遗寻找新的传播载体与生存空间。展会现场,悠扬的古琴声不时引人驻足,这一声音来自唐影在线公司的展位。该公司带来的“亚洲数字艺术展—非遗互动展项·钧彩叠鸣”项目,以国家级非遗手工艺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反应为切⼊点,结合新媒介互动装置对钧瓷进行“再表达”。

工作人员在亚洲数字艺术展文化遗产古琴与钧瓷交互项目“钧彩叠鸣”展位演奏古琴。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观众只需拨动展览中的琴弦(涵盖散、按、泛 3 种音色),就能触发一系列动态视觉效果:系统会通过3种不同肌理、7条琴弦、10阶震动频率等,产生数万种算法排列组合方式,每个体验者都会生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钧瓷色彩。生成的视频和图片可下载保存转化成个人文化数字资产,通过不同媒介让大家了解钧瓷,传播非遗文化。

古籍“屏上重生”、文物“时空对话”、古建“数字孪生”、非遗“沉浸体验”……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不仅是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宴,更是对文明传承探索的创新实践。数字技术正拂去历史尘埃,连古今、通中外,助力文化遗产走进生活、助力互鉴。(光明网记者 雷渺鑫 张晨昊 熊健)

编辑:束孟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藏绿电闪送广东,总投资约53... 西藏昌都昂多乡18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后将是全球第一大水光互补光伏项目 澎湃新闻获悉,9月16日,...
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城 专家... 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6日发布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第98师、第162师以及第36师在加沙地带北...
近百项成果亮相2025年世界互... 9月16日,陕西西安,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开展。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
指尖触千年 数字焕新生——20... 西安碑林的《多宝塔感应碑》在屏幕上重现笔锋流转,三星堆青铜神树借助裸眼3D技术动态呈现纹饰密码,应县...
重庆理工大学通报“男留学生与女... “重庆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 9月16日晚间,重庆理工大学就网传“男留学生与国内女生同住一栋学生公寓”...
女子误碰“化骨水”身亡,医生:... 近日,杭州女子接触氢氟酸不幸身亡一事引发关注。 9月16日,南都N视频记者联系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
多图!歼-20在长春首次静态展... 新闻荐读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将于本月19日至23日在吉林长春举行。目前,各项准备...
“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法院判...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当事人张女士今天在其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四年了我终于赢了特斯拉一次!” ...
试行对俄免签首日 北京大兴国际...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徐婧)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北京大兴...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 9月16日,2025年空军...
犯下五种种族灭绝行为中的四种,... 当地时间16日,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发布报告,认定以色列在加沙...
犯下五种种族灭绝行为中的四种,... 当地时间16日,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发布报告,认定以色列在加沙...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佛山...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也是中国企联连续第24次向社会发...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佛山...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也是中国企联连续第24次向社会发...
女子误踩氢氟酸后去世,现场还挖... 新京报记者 徐鸣 闫沫琛实习生 张启扬 刘俐杉 编辑 刘倩 视频制作 葛佳丹 9月15日,浙江杭州闲...
女子误踩氢氟酸后去世,现场还挖... 新京报记者 徐鸣 闫沫琛实习生 张启扬 刘俐杉 编辑 刘倩 视频制作 葛佳丹 9月15日,浙江杭州闲...
获刑十四年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 2025年9月16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建春受贿案,对被告人张...
获刑十四年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 2025年9月16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建春受贿案,对被告人张...
原创 勇...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来自名记Shams的报道称,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勇士队上周向乔纳森-库明加提供...
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白银期货不合规...   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的代理商老师违规喊单,虚假宣传引导客户去开户跟着炒白银!  现在很多...
各个角度都帅!歼-20在长春首... 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现场,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各个角度都超帅! ...
国防部:“香山时刻”即将到来 9月16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第十二...
地球臭氧层正在恢复,这意味着什... 9月16日是保护臭氧层国际日。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公报表示,地球的臭氧层正在恢复,2024年的臭氧...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 火车票正... 中新网广州9月16日电 (郭军 张晓敏 黄瑜楚)据国铁广州局16日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 火车票正... 中新网广州9月16日电 (郭军 张晓敏 黄瑜楚)据国铁广州局16日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
菲律宾10余艘公务船非法侵闯中...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9月16日,菲律宾组织10余艘公务船从不同方向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
临沧警方回应“嘎子哥”谢孟伟穿... “嘎子哥”谢孟伟在9月10日的直播中穿警服带货并骂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云南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9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