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儿童艺术剧团受沙雅县文化馆邀请,走进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为全校1000余名师生带来沉浸式儿童剧表演,以艺术形式传递温暖情谊与红色精神。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的操场里,来自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正在为学校师生表演儿童剧《回家的卡卡》。柴梦乐 摄
在表演现场,儿童剧《回家的卡卡》率先登场,演员们手持动物玩偶,用灵动的肢体动作和饱满的配音,演绎了小狗卡卡迷路后找寻回家之路的经历。途中,卡卡与老鼠相遇,前者保护老鼠不被猫咪欺负,后者为卡卡指引方向,两个小伙伴相互协助,穿过难关,最后顺利回家。台下学生们紧盯舞台,时而为老鼠的困境紧张,时而为互助场景拍手叫好,故事中“朋友间需彼此扶持”的道理,通过鲜活的剧情深植于心。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乃吉麦·艾力亚尔说:“我看了故事《回家的卡卡》,感觉特别有趣,讲了小狗卡卡在回家的路上和一只老鼠相互结伴、相互帮助,让我明白了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才能成功。”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的操场里,来自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正在为学校师生表演儿童剧《五星红旗》。黄志祥 摄
随后上演的《五星红旗》以“穿越”这一科幻元素为引,从儿童视角切入,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战士为解决群众粮食短缺问题、以生命守护百姓安危的感人事迹。演员们通过饱含深情的台词与沉浸式表演,还原了革命年代的艰辛与热血,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悄然萌芽。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乃菲赛·托合提说:“《五星红旗》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当解放军战士买买提倒下的时候,我真正认识到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的奋斗与牺牲换来的,也让我明白了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话剧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进一步落实文化润疆工程,弘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基层少年儿童精神生活的重要举措。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和学校师生一起合影留念。黄志祥 摄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副校长郭凯说:“这一次表演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也为我们的同学们扩展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想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今后在校园里面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沙雅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柴梦乐 实习记者 黄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