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子轶、通讯员王祥)在今年9月开展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中,武汉激光产业迎来质量创新新机遇。9月18日,武汉市激光产业链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光谷正式成立。这意味着,武汉的激光企业将从以往“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共同破解行业质量技术难题,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激光产业质量高地。
活动现场
武汉是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实力不俗——激光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超过50%,聚集了300多家相关企业,年产值接近300亿元。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帝尔激光等一批行业龙头都扎根于此,这里也是全国激光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和上市企业最密集的区域。
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对激光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产业向数字化、高端化升级的趋势明显。为抓住新机遇,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由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华工法利莱、逸飞激光、帝尔激光等链上骨干企业,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湖北省计量院等技术机构,共同组建了这个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质量是激光产业的生命线。”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相关负责人葛先洪在成立大会上表示,联合体将为武汉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合体一成立就瞄准实际问题。大会上公布了首批七个质量技术攻关项目,个个直指行业痛点。例如,华日精密激光牵头攻关“工业级超快激光器批量化与标准化”,旨在解决高精密制造中的技术瓶颈;帝尔激光则聚焦新能源领域,研制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激光刻蚀设备,提升工艺稳定性;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研究建立国内首个激光产品安全认证规则,为激光产品开拓更多应用场景“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
“成立联合体不是为了简单‘搭台子’,关键是要实实在在‘解难题’。”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处相关负责人丁鹿杰表示,希望联合体推动技术创新与质量标准深度融合,既破解“卡脖子”难题,也总结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全国激光产业质量创新的“武汉样板”。
为扩大合作视野,会议还特邀山东、广东、浙江等地近20家下游应用企业参与,并组织德国莱茵认证公司专家开展“出海”培训,助力武汉激光企业抱团开拓国际市场。
据悉,下一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机构将围绕标准建设、质量数字化、国际互认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全产业链质量能力,助推湖北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