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失去乌东4州,乌克兰基本就废了,粮食工业都在这,俄乌都清楚
俄军已经控制乌东大部分土地,格拉西莫夫说得很明确,未来的任务是继续推进,不会停,也不会接受什么临时停火。这场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交了实打实的代价,不会让乌克兰有机会缓过来,更不可能坐等对方东山再起。
卢甘斯克99.7%,顿涅茨克79%,扎波罗热74%,赫尔松76%。剩下的零头也没啥定居点,只是一块森林。从版图来看,乌东四州差不多就是乌克兰的“富人区”。在2014年之前,这些地方一直是经济支柱。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工业产值占比接近全国一半。亚速钢铁厂和伊利奇钢铁厂,一个590万吨,一个460万吨,全国最大和第二大,全都在马里乌波尔。
煤也不少,顿巴斯煤田光储量就2400亿吨,还有锂矿、金属资源,一片能撑起国家机器的区域。如果没有它们,乌克兰靠什么恢复?泽连斯基肯定清楚,以后谈判桌上,只要少了这“四州”,那基本就没人听你说话了。
扎波罗热核电站是全国电力中心,不是一部分,是核心,整个航天工业对钛合金也离不开那边的供应。从飞机发动机到大型变压器,那地方东西太全了,也太重要。赫尔松更别提,有玻璃、纸浆、机械制造,还有被叫做“粮仓”的黑土带。一旦丢掉,人力也好,地力也罢,都不可逆了。
战前1034万人,现在俄军控制区还有6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什么不好判断,但人口留存本身就说明问题。有些人走不了,有些人或许根本不想走。这种局面下,即使泽连斯基嘴上不松口,他应该知道慢慢拖下去,对自己只会更被动。
看表面,西部农业区还健在,但若真细看,就会发现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其实远远比不上南方黑土带。而且所谓农业区,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其他产业彻底缺席才把它推成“农业中心”。
越往西去,越偏远,也越难扛战争压力,投资者当然看得比谁都明白,一旦失去乌东四州,没有哪个企业敢轻易回流建厂。苏梅、第聂伯地区还有俄军存在,这种状态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不确定感一旦形成,会持续压垮所有计划中的重建方案。
特朗普一直在表达某种模糊的倾向,他清楚自己可以借这个局势为美国捞点利益。矿产协议很多签着挂着,可如果这些资源掌握在俄罗斯手里,很难想象美方还能怎么落地操作。
失去10.86万平方公里,不只是面积的问题,那占到了全国18%。从国家结构来看,是切掉了一整块心脏和一半以上血管。这不是简单领土纠纷,泽连斯基本人应该早已意识到,如果今天妥协,明天他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了。
马里乌波尔不仅出钢铁,它还是乌克兰最重要的粮食和金属出口港。如果这口子被堵死,中部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流通?单靠铁路是不现实的。而且长期战事导致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就算想修复,也要先过安全关这一道坎儿。
有人说,把战争拉长时间线,对俄罗斯其实并无优势,但情况若换一个角度——如果普京愿意牺牲GDP,为的彻底重塑欧洲安全格局呢?这样来看,他们并不急于求胜,而是在选择战术节奏,让局势按他们设定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