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头前,前央行副行长朱敏“捅破”房价真相:3大支撑全反转,未来5年楼市要变天?
创始人
2025-10-04 22:01:54

央视镜头前,前央行副行长朱敏“捅破”房价真相:3大支撑全反转,未来5年楼市要变天?

央视《面对面》栏目里,前央行副行长朱敏一句话让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房价很难再涨起来了”。面对主持人“会不会影响信心”的担忧,他更直白回怼:“想让房价再像90年代涨100倍?你和子孙都没这信心”。

为何这位前央行高官敢在国家级平台“说真话”?答案藏在支撑房价上涨的三大根基里,如今每一个都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1. 人口结构“拦腰砍”:20年后购房需求少一半

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1786万,2024年只剩954万,8年时间直接减半。这意味着20年后,每年新增购房需求会从1800万跌至900万。更关键的是,25-30岁群体的购房意愿,过去5年从65%掉到了48%——年轻人不是不想买,是算完账后不敢买。

北京、上海租套两居室月租约5000元,买同款房子月供也差不多,但租房灵活无压力,买房要掏空全家积蓄,还得背几十年房贷,每月近60%收入都要填进还贷窟窿,谁还敢轻易下手?

2. 土地财政“断链”:8.7万亿到4.87万亿,收入腰斩

过去20年,地方政府靠“卖地”赚钱的模式走不通了。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还高达8.7万亿,2024年就暴跌到4.87万亿,近乎腰斩。

问题出在循环断裂:以前是地方卖地、开发商拿地、购房者贷款买房、银行放贷,地方、开发商、银行都能赚;现在购房需求没了,房子卖不动,开发商不敢拿地,整个链条直接“停摆”。

3. 观念变了:年轻人不再愿用三代人积蓄换一套房

过去“有房才有家”的想法,正在被年轻人抛弃。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买套房要500万,首付150万得全家凑,贷款350万每月要还2万——这意味着未来30年,全家除了基本开支,不敢换工作、不敢创业、甚至不敢生病,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朱敏正是看到了这个深层矛盾:当房产吸走太多社会资源,经济正常循环就会被卡住。如今关于房价的两种争论,其实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

- 一种观点认为房价太高挤压消费:房贷占了家庭收入大头,大家没钱买其他东西,企业卖不出产品就减产裁员,形成恶性循环,这背后是没买房的年轻人和实体企业的诉求。

- 另一种观点担心房价大跌:中国约65%的财富集中在房产上,房价跌了居民财富会缩水,反而抑制消费,这代表了有房的中产、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和靠房贷盈利的银行。

但国家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十四五”规划提出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就是要弱化它的金融属性,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把重心放到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新动力”上,毕竟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必须找新出路。

中国房价未来怎么走?参考国际经验,2027年或见底

看国际案例能找到些方向:日本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后,调整了20多年,2012年才慢慢复苏;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后,靠市场出清快速调整,2012年就回暖了。

中国的情况有自己的特点:14亿人的大市场仍有内需潜力,城镇化率67%距离发达国家的80%还有空间,加上政府调控能避免大起大落。高盛研究显示,大型房地产调整平均要6年,中国房价2021年开始调整,按此推算2027年左右可能见底。

不过城市分化会很明显: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核心区,因为医疗、教育、就业资源集中,人口还在流入,2026年左右房价可能企稳,未来年均涨3%-5%,和经济增长同步;而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调整压力会更大。

说到底,朱敏在央视说的是大实话:房地产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不是行业要消失,而是要回归正常——房子从“投资品”变回“居住品”,从“财富象征”变回“生活必需品”。

这个转型肯定有阵痛:有房的人可能面临资产波动,没买房的人虽能遇到更低门槛,但经济不确定性也会带来顾虑,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都要调整模式。但长远来看,只有购房不再耗尽三代人积蓄,年轻人不再被房贷绑30年,其他产业才有机会发展,中国经济才能真正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里程碑!萨卡在英超进球数突破1... 在足球的世界里,有多少年轻球员怀揣着梦想,渴望在绿茵场上大放异彩?而在英超的舞台上,阿森纳的萨卡正是...
29岁新郎婚礼当天跳河,30多... 现代快报消息,10月4日,陕西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0月3日,旬阳市一男子在小河...
库杜斯表现惊艳!传射建功助热刺... 在英超激战正酣的时刻,库杜斯成为了热刺与利兹联比赛中的绝对焦点!他在场上的表现真是让人拍手叫绝,不仅...
商场“天降红包雨”致人群严重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海南三亚大悦城商场于10月3日举办“天降红包雨”活动,因现场严重拥挤,有人被推倒...
志愿服务点亮秋林商圈|老建筑打... 这个双节,在哈尔滨繁华的秋林商圈,一场别开生面的“荣市老建筑集章打卡游”活动,因一抹抹跃动的“志愿红...
志愿服务点亮秋林商圈|老建筑打... 这个双节,在哈尔滨繁华的秋林商圈,一场别开生面的“荣市老建筑集章打卡游”活动,因一抹抹跃动的“志愿红...
国庆假期热潮:赤山十一山会精彩... 国庆假期正如火如荼,赤山十一山会的热度依旧高涨,第四天的精彩活动已如约而至!非遗大集汇聚了众多匠心独...
漏谷穴:小腿上的“健康宝藏”,... 在中医的宝库中,很多人熟知的健脾祛湿穴位如太白、三阴交,但你可曾听说过位于小腿的漏谷穴?作为足太阴脾...
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甲子万年”... 中新社台北10月4日电 (记者 朱贺)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台北故宫博物院4日起举办“甲子...
央视镜头前,前央行副行长朱敏“... 央视镜头前,前央行副行长朱敏“捅破”房价真相:3大支撑全反转,未来5年楼市要变天? 央视《面对面》...
今年中秋将现“超级月亮”,上海...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4日报道:今日是假期第四天,上海天气与昨天类似,云量较多,多云到阴为主,局部地...
中秋佳节温汤小镇:火龙追月与拜... 每年中秋节,正是人们共赏明月、寄托思念的时刻。今年的中秋佳节将在10月6日如期而至,温汤小镇的玉盘广...
本世纪最晚的中秋来了!比去年晚... 10月6日将迎来中秋佳节,这也是本世纪公历日期最晚的中秋节之一,比去年中秋节日期整整晚了19天。  ...
麦德姆明日或以强台风级登陆华南... 中央气象台今天18时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的中心今天下午5点钟位于广东...
2025全国中秋赏月地图 中秋邂逅国庆,天上还加送一轮“超级月亮”! 这个假期,把赏月安排上吧~ 想知道10月6日中秋之夜,哪...
国乒男双翻身仗!王楚钦/林诗栋... 北京时间10月4日,WTT中国大满贯男双决赛如期上演。 王楚钦/林诗栋在一场国乒“内战”中以3比0战...
当代艺术的边缘:从主流到外围的... 在当今的艺术界,曾经的主流艺术家们,如今却在外围徘徊。这个故事的主角,曾经凭借一系列头衔和展览,试图...
意大利侨爱慈善协会青年委员蒋盈... 意大利新华时报金荣军综合报道:2025年10月1日,意大利侨爱慈善协会在接到中国驻意使馆领侨处的紧急...
假期饮食过量?这份补救指南帮你... 每逢假期,总有那么几天我们会大快朵颐,享受美食,结果常常是‘假期胖三斤’。随着国庆长假的到来,许多人...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首个记... 当地时间4日18时,日本自民党新当选总裁高市早苗举行记者会。 高市早苗表示,其当选自民党新任总裁,将...
哈马斯最新表态!以方透露谈判地... 央视新闻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4日,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透露,哈...
育种秘诀:如何选择出色的种鸽,... 在赛鸽的世界里,冠军鸽的诞生不仅仅依靠飞行技巧与训练,更多的是源于背后深厚的育种底蕴。草鸡难出金凤凰...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举行当...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日18时,日本自民党新当选总裁高市早苗举行记者会。 高市早苗表示,当选自...
郑钦文因伤提前结束中国赛季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 由于伤病,郑钦文于3日晚宣布退出今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与宁波网球公开赛,这意味着...
郑钦文因伤提前结束中国赛季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 由于伤病,郑钦文于3日晚宣布退出今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与宁波网球公开赛,这意味着...
郑钦文因伤提前结束中国赛季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 由于伤病,郑钦文于3日晚宣布退出今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与宁波网球公开赛,这意味着...
郑钦文因伤提前结束中国赛季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 由于伤病,郑钦文于3日晚宣布退出今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与宁波网球公开赛,这意味着...
米兰外租球员:有人成为主力,有... 在足球的世界里,外租球员的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有些球员在新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迅速站稳脚跟,成为球队...
口碑好的刑事律师哪家好,探讨权... 探寻权威刑事律师:经验、性价比与口碑之选 在法律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刑事律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面临...
匿名游客转账千元 备注“兄弟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文漪 汤炜玮 “先喝水后再付款……大老远来我们武汉,请大家喝水也没什么!”10月...